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112)

作者: 雁九 阅读记录

如今虎头这边,有安身立命的本钱,并不需要道痴都费心,王三郎是真心欢喜。

虎头坐在旁边,看着这个,又看看那个,依旧一脸懵懂。

翌日,众人陪王琪下山,去王家窑雇了车,送走王琪。

又过了一日,王二叔上山,带来一包衣服,还有一匣子自家制的月饼。衣服是给虎头的,月饼是新制的,给几位公子做小食。

到了八月十三这日,来的不仅有宗房的马车,还有王琪本人。

“左右也无事,哥哥便来接你们。”王琪笑着对众人道,而后就开始跟道痴表功:“叔祖母那里,哥哥都说得了;虎头的床铺,哥哥也是使人弄妥当。”

道痴作揖道:“谢谢七哥!”

王琪笑着受了,扶了道痴的胳膊,道:“谁叫我是当哥哥的,我不费心谁费心!”

王三郎面上也带了感激,即便王琪行事带了孩气,可这一年多待他们兄弟两个真是没话说。

虎头则是笑着看着王琪,脸上依旧是亲近,好像他这两天没离开似的。王琪“嘿嘿”笑着,从荷包里掏出块红枣大小的肉脯,塞到虎头手中,道:“吃。”

虎头好奇地看着看着,等到王琪示范过了,才跟着往嘴里送。

王琪又让三郎,三郎接过吃了。

他虽没有像王琪这样无肉不欢,可茹素七日嘴里也正寡淡。

兄弟几个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

等到马车进城,便直奔外九房。

王宁氏从早上就预备了一桌子吃食,等着几个孩子回来。对于道痴去西山悼祭老和尚之事,她不仅没有丝毫不满,反而颇为欣慰。

她是看出来,自己这个孙子嘴上说的少,可心里是个重情分的。只是这个情分要分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若是对他不好,他也能冷下心肠。

不管是族里,还是外头,有过继的嗣子嗣孙,不管养父母如何疼爱,等到长大能当家作主,不乏去寻生身父母,骨肉团圆,明里暗里贴补,视养父母为仇人。

骨肉天伦固然重要,可这样忘恩负义也忒不是东西。

王宁氏庆幸,自己有几分晚来福气,过继个重情的孙子。

至于带虎头家来,她心里也无异议。王琪不知道,她其实是见过虎头的,并且对那个少年印象颇深。或许旁人看来,会觉得虎头痴傻;可在她老人家看来,虎头只是个更稚气一些的孩子。心思纯净如稚子,总比心存不正要强的多。

王琪怕老人家嫌弃虎头,将虎头所受不公又夸大三分,又说了虎头以后的安排。

对于虎头或许会从军之事,老人家觉得并不妥当,可也没有说什么;不过对于虎头的父母,竟然嫌弃亲生骨肉,王宁氏觉得很气氛,心里对虎头就越发怜惜几分。不管孙子是将虎头当朋友,还是当兄弟,老人家都支持。实在是自家人丁太单薄,现下孙子年纪尚小还罢,等到大些,支撑门户,多个兄弟友人也多份助力。

顺娘听说弟弟今日会带个孩子回来,心里也有几分好奇。

等到道痴几兄弟带了虎头回来,王宁氏祖孙两个便都望向虎头。虎头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躲到道痴身后,还忍不住探出头来,看着王宁氏与顺娘。

这般孩子气,看的王宁氏与顺娘都笑了。

又想着这孩子白长了这么大个子,烧坏了脑袋,现下还不怎么样,等长大后到底要比旁人坎坷,祖孙两个的心中都带了怜惜。

看着老太太接受了虎头,脸上并无不快,王琪便与三郎告辞。

三郎出来多日,家里也催了几遭……

“祖母!”道痴指着王宁氏,教虎头道。

“祖母。”虎头随着老和尚去南昌府待了一年,口舌比过去好不少,如今说两个字、三个字的短句,除了慢些,倒是也利索。

“姐姐。”道痴又指着顺娘。

“姐姐。”虎头老实地学舌。

王宁氏与顺娘本就是心肠极软的人,见虎头这般安静乖巧的模样,只觉得可爱的紧。只能说道痴太老成,祖孙两个在道痴身上找不到的照看小孩子的感觉,如今来了虎头,就像是家里多了个小小孩似的。

道痴将王二叔带上山的包袱拿出来,里面的东西昨天已经看过,是两套秋衫与一套棉衣。

秋衫是新裁的,棉衣八成新。明显是成人的尺寸,王二叔虽没有说,不过瞧着这尺寸,应该是王二叔的衣服。

这些衣服不改是没法给虎头穿的,道痴怕被顺娘看见又揽了去,等到顺娘去厨房看吃食,才将包袱拿出来,交给王宁氏。

王宁氏听说连衣服都是虎头二叔给预备的,虎头父母没有任何反应,不免又唏嘘几声。

中秋本就是重要佳节,又是顺娘在娘家最后一次过中秋,道痴便跟王宁氏商量,明日上街采购,过个热热闹闹的中秋。

王宁氏本担心孙子为老和尚去世过于悲伤,见他有兴致,自然不愿违他心意。

次日一早,道痴使惊蛰出去雇了马车,他带着虎头、惊蛰两个,与王宁氏一起去西城。

西城三条繁华的街道,道痴一间间看过,主要想寻个省心、又能“洗钱”的买卖。这期间,他陪着老太太买了月饼蜜饯、瓜果葡萄等吃食,还给虎头买了两身成衣、两双新鞋。

路过银楼时,道痴多看了几眼,却没有停下。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没有做,那就是顺娘嫁妆里的首饰还没有打。不过在王宁氏跟前,他没有提这个,因为晓得提了也没用,早就决定“先斩后奏”。

顺娘陪嫁的家具,是在王家三房名下的一个木器店定的,八月底交工,用的是上等的鸡翅木,只这全套家具,就用了一百六十两银子。当然,这个价格在王宁氏跟前回禀时,说成是六十两。

算算日子,张庆和在省府正在考第三场,也不知今科能不能中……

第九十一章 分明一个女财神

一行人直到天色将午,才从西城出来。

各色过节东西,已经买个齐全。王宁氏慈爱地看着虎头,虎头手中正拿着块红糖烧饼,是刚才上车前王宁氏见虎头老看烧饼摊子给买的。

虎头接了烧饼,回城的时候就往王宁氏身边坐,看那样子,就像是摇尾巴讨吃的小狗。

人上了年纪,都喜欢儿孙撒娇,偏生顺娘与道痴兄弟两个,一个过于腼腆沉默,一个少年老成,都不是会撒娇的人。如今有了虎头,王宁氏觉得圆满了。

她慈爱地道:“好孩子,慢些吃,别噎着,家去再给你做好吃的。”

虎头不说话,只是乖乖地放慢了吃烧饼的速度。

王宁氏见他这般乖巧模样,越发满意,想起王琪说过些日子送虎头去王府的事,皱眉道:“二郎,不送虎头去王府不行么?这孩子心实嘴笨,受了欺负也说不出来。”

道痴道:“祖母,虎头多见见人,没有坏处。他没随大师父云游前,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吐,现下已经强出那时好多。趁着他还小,有些事慢慢教,说不定还来得及。”

上一篇: 奋斗在红楼 下一篇: 重生于康熙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