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斗(213)

刚开始。使臣一行人还耐着性子在听,可当发现这没一刻钟的时间念不完时就不太受得了了,队伍后面的押运礼物的下人中甚至都有人打起来呵欠。再有的干脆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只有站在最前面的使臣、老将军和身边的随扈在认认真真地听着。

冗长的圣旨终于宣读完毕。使臣上前接旨并行礼,转身回到队伍中的时候佯装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接着装作像是受不了那太阳似的抹了一把额角的汗。然后将那圣旨小心的放入一个匣子中保管,最后翻身上马。等待启程。

王爷这一大队人马这时也开始调整队形。重新调头整理队伍,又花去不少时间,好不容易终于可以出发了,王爷邀请使臣和老将军与他并驾齐驱一同进城。从后面看去,这只庞大队伍所过之处只留下烟尘滚滚。

等再度进了北县,这一天的时间就去了一半,是没法再继续进京了,于是照事前计划好的那样,安排使臣那一大帮人在北县最好最大的客栈住下,命人妥善伺候,王爷则去邀请使臣一起共进午餐,其间聊些风土人情,双方倒也开怀。

第二天大清早,大部队再度启程,不做停歇直奔京城,京城那边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就等着午时迎人。

一路赶得辛苦,总算好歹在预定时间抵达了京城,一进城门,使臣就被夹道欢迎的百姓们给吓了一跳,一眼望去只见人山人海,百姓挥舞双手欢迎远到的客人。

如此盛大的欢迎场面让使臣也为之动容,不自禁地举起手臂一路走一路挥手,等进了内城,使臣发现他的手臂也酸得抬不起来了。

给使臣一行人的宿地在皇城里面,那里有一个专门用于招待别国公使的高级驿官区,位于皇城西北角,占地面积很大,风景也非常的秀丽。

将使臣一行人安排妥当后王爷的重任终于结束,转身又赶往皇宫禀报,皇上和百官还在等他的消息。

彭老将军在将使臣队伍护送到驿馆之后他就带着随从也离开了,内城筷子街有他的一栋将军府,那是先皇赐予他的,在赐封他为镇北将军的那一年,明天才轮到他正式进宫面圣,不过晚上要出席宴会,所以也能提前见到皇上。

当夜,宫里设下宴席,大宴远道而来的使臣,百官作陪,觥筹交错之间气氛喧闹无比,宾主尽欢。

之后三天,皇上没有下旨召见使臣,只是命了专人陪同使臣游览京城风光品尝京城美食,使臣的那些随扈也跟着得了一些小礼,大家都喜笑颜开,一派和乐融融。

彭老将军戎马一生,半辈子都是在军中度过,妹夫一家死后,京里再无亲人朋友,皇上给的这假期让彭老将军觉得有些伤感,想去祭拜妹夫一家可时间上又不够他来回,而且身为一个将军在这样的时刻远离京城也难免会让一些小人钻了空子,所以彭老将军左右为难。

王爷趁机派人送去请帖邀请老将军前往王府赴个午宴,老将军左右思量一番觉得自己与这王爷向来没什么交集,不太明白这午宴的用意,不是很想去。

但是老将军身边的幕僚人员却都劝老将军去赴宴,毕竟那人是皇上的胞弟,与他走的近些也没有坏处,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北关的将士们想,在寒冬腊月时节谁不想能日日有口热汤人人身上有件御寒衣物。

于是老将军派人回了信,单身准时赴宴。

午宴在花园里举行,时间特意定在正午时分,太阳正好。

王爷请了老将军上座,他在老将军下首坐下,岳夜鸣敬陪末座,如熙以侍女身份在旁斟酒伺候。

三人见了礼,王爷讲了几句客套话,三人同举杯,然后王爷和岳夜鸣频频敬酒,如熙往来斟酒不停。

如熙一个丫头自然不会引起老将军的注意,而且时隔多年,他也无法认出已经长大成人的外甥,只是在岳夜鸣说了一些话后依稀觉得对方的样子像某个故人,于是下意识的主动与岳夜鸣说话,还以一个长辈的姿态打听对方小时候的事情。

王爷举杯欲饮,实则暗中观察老将军神情,心中暗喜,同时借着酒杯的阻挡,悄悄的向如熙使了个眼色。

如熙悄然退下,片刻后端着一大盆红烧鹿尾回来,而且故意在老将军的左手边上菜,上好菜后还喊了一碗鹿尾低头弯腰毕恭毕敬的放在老将军面前。

“老将军请慢用。”

老将军爱吃鹿尾,王府的厨子手艺不凡,这鹿尾烧得香嫩可口,光是闻着那香气就让老将军食指大动,如熙一放下碗老将军就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动筷子。

正要夹碗中鹿尾的老将军却突然筷子一顿,眼睛往如熙头上看去。

如熙故作不知,又拿来酒壶给席上三人的酒杯斟满。

王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岳夜鸣看在眼里愁在心上。

老将军的目光没有半分遮掩,盯着的正是如熙头上的那根骨簪,似是在辨别什么,也管不了他这样是不是失礼。

骨簪中的银票早就取出,午宴时间又是正午,军人没有迟到的习惯,宴席是准点开始,冬日的正午阳光虽然没有夏季的阳光那么强烈,但已足够让那簪子现了原形,簪头那朵暗刻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随着如熙的动作时隐时现。

“老将军?老将军?”王爷轻轻的推了推老将军的右手。

“嗯?哦,王爷,何事?”

“老将军在看什么看得如此聚精会神?”

“哦,没有什么,只是觉得那丫头头上的簪子好生奇特。”军人说话就是直来直去,老将军连点掩饰都不做,直言不讳。

“哦?老将军喜欢那簪子?如熙,来,把簪子取下让老将军一观。”

“是,王爷。”如熙放下酒壶,掏出手绢擦了擦手,然后摘下头上骨簪双手捧着递到老将军面前,“请老将军观。”

老将军一接过骨簪直接就对这天上的太阳,透过阳光,簪上暗刻的梅花一览无余。

“这是巧匠的梅花骨簪。”老将军的声音有些激动。

“老将军,这难道是巧匠当年的遗作?”

“是的,王爷,这不会错的,这就是巧匠当年那12只簪子中的最后一只。”老将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那……”王爷一拍桌子,叫过如熙,“你说,这么贵重的簪子你从哪得来的?”

“回王爷话,簪子是奴婢娘亲的遗物。”

“你娘亲?你娘亲可知这簪子的价值?”

“回王爷话,奴婢不知。”如熙摇头。

“王爷。”老将军抬手制止了神情不善的王爷,和颜悦色的看着如熙,“丫头,能否告诉老夫你娘亲娘家的姓氏?”

“奴婢娘亲?娘亲过逝多年,老将军又何必问呢?”

“问你你就说,罗嗦什么?”王爷喝斥一声。

“回老将军话,奴婢娘亲娘家姓欧阳。”

“哦?这倒是巧了,与这欧阳小兄一个姓氏。”王爷在将岳夜鸣介绍给老将军时用的是他原来的姓氏“欧阳”,而名字仍旧是假名“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