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斗(214)

“回老将军话,他是奴婢亲娘舅。”

随如熙话音落下,岳夜鸣起身向老将军一抱拳,刚才王爷的引见中可没包括这个信息。

“哦?那可真是巧,舅甥两个都在王府为王爷当差。”

老将军又将目光转向对面的岳夜鸣,脸上笑容可掬,胸腔中的那颗心脏却跳得像是要破胸而出。

难不成?难道是?不可能吧?天可怜见!

“欧阳小兄是叫欧阳夜鸣?”老将军在念这个名字的时候又颤抖了一下,“夜鸣”和“冶鸣”其实在发音上很容易搞混,这个年代可不像现代中国有全国统一的普通话。

“是,在下欧阳冶鸣。”岳夜鸣故意在发音上含糊带过,直接曝露他的真名。

“那不知你那过逝的姐姐闺名是叫?”老将军见岳夜鸣这么年轻,倘若是妹妹肯定生不出这么大的女儿,所以只能是姐姐。

“在下那可怜的姐姐闺名宛秋。”

青天白日仿佛一道炸雷将老将军炸得犹如触电般,“呼”的一下从凳子上站起,。直瞪瞪的看着岳夜鸣,一动不动,神态极其骇人。

如熙悄悄退后几步不敢与老将军靠得过近,征 战沙场十数年的人,身上的杀气一旦暴发出来,普通人根本承受不了。

“你……你是……冶鸣……你是欧阳冶鸣……”好半天,老将军总算回魂,指着岳夜鸣用颤抖的声音唤出对方真实的姓名。

怪不得一直觉得眼熟,虽然长大了,脸形与小时候有了很大差别,但是那眉毛和眼睛还是能看出有妹妹当年的影子,脸的轮廓则像妹夫,怪不得,怪不得呀……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将军,您怎……老将军,您的外甥早已下落不明,要谨慎啊。”王爷赶紧上前劝阻。

“不会错的,王爷。”老将军推开王爷,走向岳夜鸣。

“老将军,只凭一只簪子,一个名字,您又怎能肯定一定就是呢?”

“倘若是别的人别的东西说不定我也认不得,但这簪子我一定认得。”

“这是为何?”

“这簪子是我母亲的东西,妹妹嫁给欧阳海之后给了妹妹做陪嫁,别的不认得,但这件东西我一定认得。”老将军握着簪子语气是斩钉截铁般的肯定。

外甥冶鸣向舅舅问安。”岳夜鸣离席向老将军行了个晚辈见长辈的礼节。

“那……那她……”老将军伸出颤抖的手指又指着如熙,眼睛睁着犹如铜铃。

“如熙向舅公问安。”如熙也走过来行礼。

“好好好……好啊……真是太好了……”老将军一手牵着如熙,一手拍在岳夜鸣的肩上,眼里泪光闪烁。

“老将军,屋里谈吧?”王爷走过来轻声说道。

彭老将军“呼”的转头看了一眼王爷,王爷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突”的猛跳了一下,老将军就是老将军,这等气势就连王爷都承受不住。

“好,王爷,请。”深吸了几口气,老将军渐渐平静下来,心里也明白待会儿谈话的内容大致是什么。

于是四人转回逍遥居,如熙奉上香茗,关上书房大门,任他们三人谈去,与她自无关系。

房间里,老将军问起当年的事情,尤其是甥女宛秋是如何死里逃生的,岳夜鸣于是拿出卓韵秋的那封信,老将军看罢落下几滴虎泪。

“罢罢罢,当年老夫就曾发誓说,何时找到外甥何时老夫才重回京城,如今外甥和外甥孙女都有了,老夫自当履行当年誓言。”

老将军也不是傻子,虽然戍边十几年不了解朝堂上的事,但自己的军队每年的军饷物资总是不能如期到数的到位,所以对于京城里的事老将军还是心中有数的,根本不需要王爷在多说什么。

“有劳老将军了,铭鸿替天下苍生感谢老将军。”王爷站起身向老将军深深一礼。军方干政是大忌,比文臣干政的恶劣后果还要大,因为有夺权篡位之嫌,如果事情最后没有得到完美解决,那老将军一世英名可能就此化为灰烬,所以王爷是发自肺腑的感激。

老将军端坐不动,受了王爷这一礼。

“如此,小王先给老将军讲解一下现在朝堂上的局势,让老将军心中有数……”

如熙坐在逍遥居的客厅里看完了一本医书,书房里的三人还没有出来,如熙放下书伸了个懒腰,收起医书后正要上前敲门问问是否要添加茶水时,书房门从里面打开了,王爷三人走出来。

“王爷请留步。”

“老将军请慢走,如熙,送老将军出府。”

“老将军这边请。”

老将军向王爷抱拳告辞,随如熙向外面走去,舅公看外甥孙子也是越看越喜欢,但在事情结束之前,老将军仍然是老将军,丫头也仍然是丫头,二者之间不能、不会、也不应该有任何交集。

如熙一直将老将军送到了大门外,看到老将军消失在了视线尽头如熙这才回转身

玩了三天的使臣终于收到皇上的召见上朝觐见天子,呈上老长的一份礼单,上面都是北边氏族的特产,大部分是贵金属、毛皮和药材,另外还有四名妙龄少女,个个脸似满月眼如星子唇红齿白,年轻最不胆小,大大方方的看着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皇上。

皇上笑纳礼品,命人带下少女,赐使臣座,开始步入正题。

大齐本来就与北边氏族由领土纷争,北边有几块土地几番易主,互相都说对那土地有主权,所以可以想象土地的谈判肯定是盟约的重点,所有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那几块有争议的土地使臣带来株累单于的意见是共同开发,天寒地冻又缺少水源,那些土地既不适宜耕种也不适宜放牧,使臣转述株累单于的意见是在那些土地建公共市场,方便两国商人百姓互换所需商品,双方国家共同管理,至于土地归属问题则以后再谈。

这办法当然是个好办法,打仗不论输赢终究是百姓受苦,一旦某一地的人口因为战争受到大量削弱的话,那么那块土地将在很长时间内恢复不了元气,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人口意味着税收。

既然最有争议的条款这么快就商定下来,剩下的一些条款和附加条件谈起来也就更加容易,新的盟约很快就写好了,使臣带走了他的那一份,约定下次再来互换盟约。

使臣返程,皇上也送了大量的礼物,绝大部分都是对方急需的物资,双方都心知肚明这趟盟约是为了什么,国家政治就是这样,各取所需罢了。

彭老将军的假期也宣告结束,上了朝辞别皇上后第二天整顿队伍护送使臣一行人踏上了返程之旅。

送走了使臣,京城又开始为过年而忙碌起来。

本个月后新年如期而知,全城热闹无比,在欢庆新年的人群中,还有不少的学子,而这些学子的年纪也都不一样,有老有少,因为今年有些特殊,又是一年选秀以及开科取仕,所以有些学子就会提前进京复习,而且提早来也比较容易找到住宿的地方,要是等过了年再来,那只怕连最便宜的客栈都没有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