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牌芳香师(103)

李文芳喝了她们的茶,自然就拗不过她们的请求,只好铺纸研墨,先从教她们识自己名字开始,并且将她们的名字分别写在每张书写纸上,让她们带回去自己记下。

跟丫头子们玩了两刻多钟,打发她们走了,李文芳重新铺开描红纸认认真真练了三张字才收摊,接着又拿出针线笸箩坐在廊下继续织手套,脑子里同时开小差,构思自己那个小说该怎么写。

当初告诉梁大人说她要把故事写成话本小说只是一时嘴快,因为那时她弄不清梁大人的路数不愿深谈,但真没想到梁大人会一直记在心里,并且真的鼓励自己写出来,要是不试一试也挺说不过去的,万一自己是个写作的料呢?是吧?

对面的婆子们忙完了也都陆续坐在廊下做针线活,没多久就有婆子拿着几件中内衣小衣给李文芳看看,给男孩子们做的内衣差不多都完工了。

李文芳笑眯眯地恭维了几句,收下衣服等着下午小武他们回来再试穿,婆子又看了看李文芳手上的活,也夸上几句,就又回去继续做外衣了。

到午休时,李文芳拿着一上午赶出来的手套打算送去给刘叔,小叽这时从后头溜出来,肚子圆滚滚,抓着李文芳的裙摆几下就爬到了她的肩头,撒娇地蹭蹭她的脸,赖着不走了,李文芳只好带着它一块到前面去,一路打听着来到男仆住的院落。

院里,老刘正坐在游廊台阶上修补一只水桶,看到李文芳来送手套忙不迭地起身接过。

“哪敢让芳姐儿亲自送来,使唤个小厮也就是了。”

“哪里,正好走动走动,来了几天了,整个宅子都没怎么走过。刘叔还会木匠活?”

“就是些修修补补,算不上好。”刘老眼睛一瞄,看到李文芳肩头的小畜生,“哟,芳姐儿还养玩物?”

李文芳摸摸小叽,“是啊,从家乡带出来的。”

“这小东西吃肉的吧?”

“吃,吃鲜肉鱼肉,天天要给它买活鱼,刚死的都不吃。”

“哎哟,最近的早市离咱们府可有两条街啊,芳姐儿岂不得提着桶子去买鱼?”

“我才不费那劲呢,买了鱼直接跑回来。”

“哎哟,这样不是更费劲吗?”

“不会啊,我觉得提着水桶去买鱼才更费劲。”

“哎,芳姐儿可以请厨房帮帮忙,让他们帮你买活鱼啊。”

“那更不好意思了,太欠人情了,还是我自己辛苦点算了,正好到街上走走。”

“呵呵,早听说姑娘是跟着大人从滨州府回来的,大人一直器重着,府里这么多年来,姑娘还是头一个准许天天出府的丫头呢。”

“大人不是最擅长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么,我这就是特殊情况,真是感谢大人和夫人的大度。”

老刘笑着点了点头,又看看小叽,心里有了个主意,“芳姐儿给我织了手套,我没什么好回馈的,既然这小东西天天要吃活鱼,不如我给芳姐儿编个篮子,里面蒙层油布,装上水,好买活鱼?”

李文芳眼睛一亮,觉得老刘这个主意实在妙,“好啊,刘叔,我就先谢谢你了,还是刘叔能干,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天天早上买了鱼就要赶紧跑回来,到现在我还有好些生活用品没来得及置办呢,有了这个篮子,我就有时间逛街了。”

“芳姐儿太客气了,我还要谢谢芳姐儿的手套呢,我今天就给你编篮子,两天就好,回头让小厮送到你二门上去。”

“哎,好,我这几日再织几双手套,让那小厮给叔带回来,叔要是用不完,看身边有谁要用,送人就是,你们用得上我才愿意织。”

“哎哟,姑娘的手套可好多人喜欢,要是让他们知道姑娘愿意织,可一定有好多人来求。”

“好啊,让他们来求,我还怕手艺荒废呢。”李文芳掩嘴笑了几声,“那刘叔你忙着,我先回去了,下次再来。”

“哎,姑娘慢走。”

李文芳回了屋里,稍微睡了个午觉,起来后洗了脸喝了茶,复又坐在窗下桌前,拿出上午买的洋笔洋墨,摊开一张书写纸,试笔。

鹅毛笔就是一根根粗壮的鹅毛,十根一捆,墨水是蓝色的,装在杂色的琉璃瓶里,瓶子的样式就像那玻璃墨水瓶,这一套笔墨贵就贵在这墨水上了。光是这色彩不均匀的琉璃瓶就不便宜。

店家还送了一把削鹅毛笔的小刀,李文芳把玩了一会儿就扔进抽屉里暂时不管了,抽了一根鹅毛笔,小心地蘸了一点墨水,在书写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鹅毛笔自然是比不上前世用惯的水笔原珠笔钢笔等,但总比毛笔好,李文芳在纸上不断地写着自己的名字,越写越哈皮,等一张纸都写满了,才发现手上沾到了一点墨水,好在后面洗手时用胰球就能洗掉,这里的墨水的化学性质跟她所知道的一样。

本来李文芳洗了手想再织手套的,可拿针线的时候,眼睛扫到水盆架边上的胰球盒,又把针线放回柜子,回到窗前桌下,铺开纸笔,认真地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自己毕竟是精油专业出身,她前世虽然只有三极证书,但她其实具有二级水平,只是在本科毕业前夕参加职业考试前一天突然发烧,第二天还没退烧,晕晕乎乎地进考场,结果自然是考砸了,所以她手上的最高级别职业证书是大专时考的三极证。

工作之后那几年几次想重考二级证,可回回都有各种原因考不成,一直拖了下来,后来合同到期恢复自由身,本以为总算有时间去考二级证了,没想到又来到了这个世界。

老天爷真会折腾人。

李文芳感慨了一下自己的命运,拿起鹅毛笔蘸了蘸墨水,在纸上开始落笔。

她是精油师,虽有化学课,却是为本职专业服务的课程,在化学的专业性上不能跟正经化学系的同学比,读书时做的最多的就是手工精油皂,她还记得她们那个班的女同学们变着花样做精油皂,不光自己用,还送人,她们那几个寝室是整层楼最受欢迎的。

想起精油皂,李文芳又叹气,胰球的化学性质类似洗衣皂,甘油含量少,用得皮肤好干,她真想自己做几块冷制皂洗手洗脸洗澡,可惜没原料,她跟厨房那边的关系还没搞好,不好贸然过去说要借用锅灶熬猪油。

李文芳又叹口气,在纸上写下制作各种肥皂的方法步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个原料暂时缺乏不能随时做实验的现状下,还是把自己的经验记在纸上保险些。

这一写就停不下笔,本来只是记录肥皂的制作流程,里面额外添加的内容却越来越多,不但把一些名词用化学分子式代替,还在不同的化学反应中添加了反应方程式的备注,以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最根本的东西。

等洋洋洒洒几大张纸写完,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李文芳搁下笔,检查了一下自己写的这些东西,然后收在了抽屉里,又拿起笔继续写她的职业规划。

上一篇: 继后守则 下一篇: 快穿之六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