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才记录的过程中,李文芳已经想清楚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的路线图,趁着现在记忆还算清晰,赶紧记下来,以后就算时运不济走了歪路,起码还知道自己的正道在哪里。
李文芳当然是想重操旧业的,只是还在滨州府时实在没那个条件,才想要退而求其次地往化学发展,如今到了京城,安顿在兵部尚书府,长期来看应该不会再有变数,是一步步回归正职的时候了。
要做精油,就得有实验设备,这里的植物化学特性跟前世都不一样,那些名字相同的植物其实长得大相径庭,完全是两样,要提取植物精油就得先做大量实验,而李文芳是习惯了玻璃制品的,换别的她还用不来呢,所以首先要有玻璃器皿。
转世以来这么久,从未没听也未见过哪家店卖玻璃或者类似玻璃的东西,大概可以认定这个世界还没有玻璃,她知道玻璃的原料和工艺的理论知识,要是一直没有玻璃器皿,也许还得她来开第一家玻璃作坊。
化学实验酒精灯是必须品,那么就需要酒精,这里只有烈性酒,还不保证一定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酒精也得纳入计划,开家酒精作坊?
要点酒精灯得要火柴,火石这种东西太麻烦,哪有火柴干脆利落。火柴要烟火原料,现在住的这地方,上哪买火药去?
想起火柴,李文芳又唉声叹气,这是她现在最想要的东西,火石她是越用越烦躁,点个灯都费劲,这些日子她都是跟别人借火,或者拿个纸捻儿去炉火上引个火回来。
火药,火药,上哪找火药啊?
李文芳支手撑额,另一只手快速地把自己想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记在纸上,然后收了摊,准备去接小武他们放学。
李文芳赶到学堂,还没下课,听师母说是孩子们正在轮流背书,没背完不准走,学堂里一同等待的还有别的家长,于是这一群女眷一边围坐享用茶点一边聊八卦。
主题各种发散,没有话题,经常是一群人讲几件事,那些家长又都是平民,跟李文芳的身份截然不同,除了师母,没人愿跟李文芳交谈。
李文芳也不在意,她就随便听着,偶尔顺话题插几句嘴。
女人聊天,永恒的主题就是衣服珠宝化妆品和家长里短,李文芳寻了个空,就把话题给引到化妆品上面去了,引得女人们都在聊最近市面上有什么好用的胭脂水粉等物,那些老字号的胭脂店又出了什么新货,等等。
李文芳就是等这个时候,再次插入,“听说制作胭脂水粉这些东西,要用到猪油,胭脂店的师傅难道还自己熬猪油?”
“胭脂店才不干这个呢,他们都跟汤锅店买的,汤锅店最会熬猪油了,我家自己吃的猪油都是跟汤锅店买的,早就不费劲自己熬了,反正也便宜,十几文钱一大罐,够吃一个月。”一个妇女接嘴道。
“就是,我家也不熬了,直接上人家店里买,比我熬得好多了,肥膘买回来要洗要切要熬,有这工夫我编根丝络赚的钱都够买一罐猪油吃了。”又一名妇女摇着扇子接话道,其余妇人也有人点头附和。
“可不是么,我也是。哎,你都给谁做活?我最近想换上家了,原来的那家不做了,最近我正烦着呢。”一根随口说出来的丝络就这么又成了话题转折点。
“哎,我那上家还挺好的,给的价钱也蛮合适,你要想换那我回去给你问问,规矩你都懂了,人家要验活,预备一根丝络给人家看看。”妇人们马上就转移了话题。
李文芳得到了想要的讯息,她就不那么热络了,转头喝茶吃点心,与师母说几个笑话。
又等了大概一刻钟,夫子那边终于下课,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出来,妇人们接到自家的孩子也就渐渐散了。
第一卷 滨州剿匪 第75章 新鲜讯息
第75章 新鲜讯息
李文芳领着四个孩子往家走,到南街上钻进一家杂货店,买了几个大小陶罐带回去,及时洗干净搁在窗下晾干。
晚饭后照顾着男孩子们洗了澡,拿出新的内衣给他们试穿,见都合适,也就让他们这么穿着了,那些从滨州府带来的旧衣服全部给了婆子拆开做抹布,跟过去道别。
第二天正好是沐休,官府的休息日,但宫里早朝依旧进行,府尹衙门照收状子,学堂也不放假。
依然是平日的那个时间送了梁大人出府,然后李文芳送男孩子们上学时顺手拎了一个洗干净的陶罐,在早市上找到了一家汤锅店买了一罐小火慢熬香气袭人的上好猪油,又买了几条活鱼,双手满满地往尚书府跑。
才跑回南街上,急急忙忙地李文芳差点与个男孩子撞个满怀,那孩子一边叫卖着手上的东西一边倒着走,幸好李文芳及时刹车闪避。
“干嘛呢,走路看着点,哪有倒着走的,脑袋后头长眼睛了?”李文芳稳住身形,看看手上的陶罐,还好还好。
“对不住对不住,姐姐,要不要来份民报?”那男孩子道完歉又继续做生意。
“啥?民报?什么东西?”李文芳狐疑地瞅着对方身上背的书包和手上抱着的一叠印刷品,脑中一根神经突突地跳。
“官家的叫邸报,民间的就是民报喽,姐姐一样来一份?都是今早出来的,绝不拿上周的糊弄你,你可以看日期。”
“周?”李文芳脑中那根神经跳得愈加厉害,“什么周?周期性的?一周一次?”
“对呀,一周一次,官老爷五日一休,加起来正好六天,六天一周,我手上的三份民报都在沐休日出来,别的日子还有别的民报。”
“骗人吧?我怎么从来没碰到过?”来京城这么些天,也就今天撞到个报童。
“街上人多,姐姐不凑巧也是有的,姐姐照顾一下生意吧,还没开张呢。”
李文芳看看那些报纸,想买来看看,可再一看双手的东西,又腾不出手来。
“我现在没手拿,你回头有空一样一份送兵部尚书府去,到东边门,找芳姐。”
“兵部尚书府?梁大人府上?梁大人真回来了?报上都登了,老早就在猜梁大人是不是回来了。”
“报上连这种消息都有?你们不是民报吗?”
“嘿嘿,好姐姐,邸报又不是机密,总会漏点消息出来。”
“行了,少废话,三份报纸多少钱?”
“谢谢姐姐,五文钱一份,一共十五文。”
“行,回头你送来再给钱。”
“好嘞,兵部尚书府,东边门,芳姐,我记下了,一准儿给姐姐送去。”男孩子高兴地连连鞠躬,李文芳提着满手的东西马不停蹄跑向尚书府。
李文芳从东边门进府,给门上的大叔几个小钱跟他们交待好,然后沿三丈巷往二门上跑。
小叽早早地蹲在二门上等着李文芳,一看到她跑近,它就扑了过去,在李文芳反应过来之前,它几个纵跃就上了李文芳的肩膀,挂在上面让李文芳带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