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零六零~我是锦鲤(186)+番外

作者:传山 阅读记录

常原和崔健也知道,刘家有老家来的客人,难得来一次,估计要住上几天才能回去。刘甜甜得在家里,肯定没时间出来。

好在刘甜甜安排的细致,都想好了,也没啥,没有介绍人跟着,也许更自在。

第二天是星期天,刘家忙碌的时候,上午十点崔健和安慧在约定好的公园,已经成功会面。并且感觉很好,两人聊的很投机,悄摸跟在后面的两家老人见到儿子(闺女)聊的不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看样子这次能成事的。

公园靠着人工湖的长椅上,安慧和崔健两人已经开始聊了起来,最先的话题是两人都熟悉的刘甜甜。

“崔同志,你是怎么认识甜甜的。”

安慧和刘甜甜是同学,也谈的来,但是了解的并不多。

“一次帮人给她送东西的时候认识的,慢慢的有了来往。”

“哦,甜甜在我们同学中,算是比较神秘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她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后来跳级,也就没有建立很深的友谊。我和她还是在一年前碰到,慢慢才续上这份同学情的。”

“是吗,那也是很有缘分的。几年后能再续上这份友情。”

安慧和刘甜甜还不知道她们两人之间还认识一个共同熟悉都人袁湘惠。刘甜甜每次和安慧见面都是在街上,她只知道安慧的工作单位,她家住在哪儿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不去,或者安慧不说认识袁湘惠,估计她也不会知道。

因为她不知道袁湘惠娘家的地址。

知道不知道,对于刘甜甜的生活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崔健和安慧聊了很久,到了中午崔健请客在国营饭店吃饭,点了两个安慧喜欢吃的菜,安慧明白自己喜欢吃的两个菜肯定不是崔健误打误撞点中的。肯定是甜甜说的,她们也在一起吃过饭。还吃了好几次,知道她喜欢吃什么并不奇怪。

吃完午饭,两人又去看了一场电影,崔健送安慧进了大杂院以后才转身回家。

袁湘惠刚好此时回娘家,准备在家里吃晚饭,和崔健擦身而过。见到一身军装的崔健,觉得很好奇,谁家的亲戚。大院里面好像没有谁家的亲戚是军人。

第142章

袁湘惠刚好此时回娘家, 准备在家里吃晚饭,和崔健擦身而过。见到一身军装的崔健, 觉得很好奇,谁家的亲戚。大院里面好像没有谁家的亲戚是军人。

除了自己的丈夫是军人,大院还真没有见过其他的邻居家有个军官的亲戚,看看衣服也知道是军官。

军衔取消了, 但是干部和普通战士的军装还是有区别的。

带着好奇,回到家里。

安家

安慧一进家门, 安父安母还有安家两位哥哥和两位嫂子都不急着做晚饭,时间还早。

都想听听闺女(妹妹)说说她相亲的情况,他们对崔健的条件可是一千个一万个满意。只要人品没有问题,就是闺女不同意, 也得同意。这么好的条件上哪儿去找。人家在部队是干部,也不需要随军, 听说调回来了首都。

随军也可以, 不随军也行, 多好啊。

安母迫不及待拉着闺女问,“慧, 怎么样,瞅中了不?”

“妈, 就他了。我不挑的。”安慧难得调侃一下。

“不挑,这样的人你还挑啥,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安家二哥吐槽自家妹妹。

“二哥,你妹妹很差吗?难道配不上他。”

“不是配不配的上, 主要是我们身边没有认识这样的人,要不是你同学,估计你也找不到崔家小伙子。”安父是个明白人,自己身边认识的人,即使有认识这样的小伙子,也不会轻易介绍给自家闺女,谁家没有几个关系好的亲戚,自己没有适龄的闺女,那也得介绍给亲戚家的。

哪里会轮得到自家的闺女,人家年龄是大些,可是职务和工资不低,以前也是常年不回来耽搁的,在很多父母眼里,那就是顶顶好的小伙子。怎么会轻易便宜给别人家的闺女。

“那倒也是,咱家亲戚中真的没有与部队搭上的。”

安慧也明白,甜甜不牵这根线,她也许一辈子也不会遇见崔健这样的军人。

安母不争辩搭不搭的上的问题,她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闺女和崔健有没有下回见面的机会,别的都是扯淡,父子几个一个都没有问到正题上,她拉着闺女问道,“闺女,你们下回见面约好时间了没有?”

安慧难得羞涩一回,听到亲妈的话语,脸红了,“约了,别的您就别管了。他还有差不多半个多月的假期。我们先处处。”

听到约了见面的时间,安母挂在心里的那块石头落下来一些,笑容满面的说,“约了就好,约了就好。”

连说两次,心情巨好,招呼儿媳们去厨房做饭。

此时的崔家人也高兴,崔父和崔母高兴的听大儿子说起今天相看的那位姑娘,他们本来就很相信刘甜甜,知道那是靠谱人,她介绍的姑娘肯定不会差,见到儿子和人家姑娘聊的还不错,回家后再一问,妥了,不出意外那姑娘就是自家的大儿媳。

崔家人厚道,二老还一个劲的交代自家儿子,和姑娘约会大方点,别抠门。

时间总是在人高兴的时候悄然流逝,无论是崔健和安慧还是刘家的三位贵客也是一样。

在首都住了十天,三人带着大包大包的行李回到了老家。

刘二林在车站接到三位,看着随身背带的行李,傻眼了。东西真多,“安叔,平叔,大哥,你们三人到首都打劫回来的吧?”

难得宝气一回的刘二林,望着大家的行李只有一个打劫的想法。

“咋那么不会说话呢?还是局长呢,帮忙搬东西呀,看什么?”刘大林使唤自家二弟,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刘二林请了半天假,借了单位的车,就是为三人服务的,安全快速的送三人回家。

下午,晚上时间长也不怕时间上来不及。

“行嘞。”刘二林在电话里听到大哥说东西多,找辆车来接他,不拘啥车,牛车也行。他当时还以为大哥夸张,看到以后,才知道东西真多。

东西搬上车以后,刘大林递给刘二林一个小包袱,“给你的,是甜甜准备的。让你媳妇儿拆,别自个儿拆。”

“嗨,知道知道。还有我的呀。”

“肯定的,甜甜做事多周全,怎么会没有你的。明年等瓜瓜高中毕业以后,甜甜到时候带着老太太和两个孩子以及瓜瓜回来住上一年半载,到时候你多尽点心就是,别虎虎的,啥也不管。”

刘大林对刘甜甜回来一事,高兴的很。

“哥,不用你说,我也会照看甜甜的。”

刘二林两兄弟坐在前面,江家兄弟俩,坐在后面。在首都转完一圈,眼界开阔不少。对于坐上吉普车,也不再惊叹了。

“安叔,平叔,这次去首都,感觉怎么样?”刘二林找后面的二老说话,免得冷落了他们。

江全安兄弟俩,想起这次在首都的所见所闻,心情巨好,见刘二林问,“二林,首都真是大,我和你平叔,还有你大哥去了老多地方。天.安.门,长城,还有什么公园,好多地方都去了,英子的部队也去看过。我们只是在家属区,别的地方去不了。哎呀,还有什么专门让外国人买东西的商场,我们也去了……。”说到所见所闻,江全安兴奋的说了起来。看来首都之行,让他大涨见识,回到榆树沟也有的是吹牛的本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