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医(127)
重回课堂的感觉很奇怪,听着杨益怀在上面讲述脉术起源的历史,顾念恍惚间以为自己好像正坐在前世医学院的阶梯教室里上大课,听老师讲中医发展史。
下午一口气上了一个时辰的课,中间只休息了盏茶时间。下课后,今天的学习就全部结束了,学生们各自回家,顾念也告别杨益怀,从后门到街上,雇了辆小车送自己回家。
回到家,时间尚早,顾不上跟街坊们寒暄,顾念叫了哑姑到房里,拿出那张历书,叫她帮自己把九月的课程安排重新誊抄一遍,贴到街门上,让大家都能看到,免得她要上课的日子,有病人上门。
哑姑拿了一卷大纸,端端正正地抄了一个月的,小心地裁剪下来,拿浆糊贴到了街门上。
街坊们看到,叽叽喳喳各种议论不在话下。
晚饭后,顾念在书房,端着杨益怀给的课本预习功课,看着看着,她又开起小差来,能落在杨益怀手上真是太好了,师公一定会护她周全,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分担秘密,她的心理压力也小多了,这接下来的学习她得上点心,不要叫关心自己的人失望。
目光重新投到课本上,但又没看进去几个字,顾念仍然在走神。
脉术是疾病确诊的一大重要手段,但她前世到底受的是西医教育,有些时候,她或多或少地会用西医的眼光看问题,在西医来说,听诊器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标志,或者说,现代医学始于听诊器的发明。
顾念认为,她的脉术基础太差,差到她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柳青泉的女儿,但脉术这门课,想学好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她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说她能在医学堂学习多久,既然因缘际会拜了师,她好好学习是一回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长是另一回事,毕竟她身上也曾经挂过听诊器的。
想到此,顾念扔下课本,找了纸笔,画起听诊器来。
放在病人身上的那个圆圆扁扁的金属东西叫做拾音部件,金属材质对音效很重要,声波在重金属的传送上几乎不衰减,因此好的听诊器都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这里当然找不到那种东西,而且打造锅碗瓢盆剪刀菜刀的一般铁匠也没炼制好钢的技术。
她可以找他们打造钳子剪子镊子针,但对刀锋要求更高的各种手术刀就少了,只试做了几把剜刀,给病人剔除腐肉什么的勉强凑合能用。
顾念一边画,一边自然而然地把主意打到了秦如栩身上。
给官家或江湖人制作兵器的匠人,一定有炼制高碳钢的技术。
顾念画了一晚上,打了一遍又一遍草稿,最终定稿,尺寸换算清楚写在旁边,她计划着先把拾音和听音这两大部件做出来,导管先用皮管试试,不好用再找别的。
次日一早,顾念出门前,给了哑姑一张纸条,让她转交包寄桃,要秦如栩有空到医馆来一趟。
第85章
上午在另一位老师的课室里上穴位的基础课,人体周身大小所有穴位顾念都知道,这堂课她上得比较轻松。下午又是跟着任焱焱在医馆里观摩,她依旧一句话不说,一个方子不写,不能在这帮和安堂人的眼前显露她的开方风格,她有什么问题都是下来后直接跟杨益怀沟通。
顾念每日来去匆匆,跟师兄弟们的交流很少,最多就是跟徐文明一块上基础课的时候,小师弟碰到难题了,向顾师兄请教一下,两人就此聊一聊,至于其他人,没人找顾念的话,顾念也不主动找人聊天。
年纪比她小的,没有共同话题。年纪比她大的,或多或少都在为明年的医证考试忙碌,没空聊天。而年纪相当的,则都当她是透明人。
烟花后巷专门给妓女小倌看屁股的黑医,这身份太低贱了,大夫好歹属于中九流中的二流人物呢,而这样的黑医,只能算进下九流的行列中去。要不是看在是大公子带进来的份上,而且确实有那么一点真材实料,这才有了相安无事。
这样相安无事最好,太亲密了,顾念自己也不习惯,更别惹得杨益怀精神紧张。
如此这般,顾念的求学生活就这么平淡地开始了。连上了五天课,第六天,顾念上午在学堂呆了半天,听了一上午的杨益怀的课,吃了午饭回家,开门插上医幡,一面等着病人上门,一面处理泡好的药材指挥哑姑熬药,接着又赶回书房温书做功课。
她就是不用毛笔写字,杨益怀也随她。只要她能交上作业,其它不管。反正打着不记名弟子的旗号,老师管得松些,也无人奇怪。
但顾念进了和安医学堂,得的好处可不止这些,最让她感到眼前放光的是,她得到了在和安堂药铺买药享受内部价的优惠条件。
因她住的位置更靠近古店街,所以她平时买辅药用品等,都是去那里的药铺,即使有时去玉府街逛逛。出于对和安堂的复杂情感,她更是一次都未踏进过那家玉府街分号。现在她是医学堂的弟子了,她要还是不光顾同门生意才是怪事,再加上有优惠价了,无非多走几步路嘛。就当活动腿部肌肉了。
上旬末的一天下午,顾念上完当日针灸的课程,领了布置的功课。辞别老师,赶去杨益怀处,交前一日的脉术作业。
两人在屋里聊了聊课业上的话题,看到天色将暗。遂一起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
锁了房门,下台阶。来到院里,二人一面闲聊,一面往院门那走。这会儿,院里其他老师都走得差不多了,只有仆役在洒水扫地。
顾念从后门出去回家路线近些,杨益怀则要走正门,两人就在院门外互相道别。
正欲分道扬镳,身后突然有人叫他们,回头一看,竟然是宋亦柏和他的老师一块出来。
双方互相见礼问安。那位老师先走一步,宋亦柏留下问些顾念这几日上课的情况。
顾念自然是各种好话,她这些天也的确是受益匪浅。
难得见顾念乖巧伶俐的小辈模样。宋亦柏内心油然而生师兄的自豪感,长辈样儿的伸手拍拍顾念的脑袋。叮嘱顾师弟要听老师的话云云。
顾念忍着躲闪和翻白眼的冲动,在宋亦柏的大手掌下,甜笑着向师兄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心。
杨益怀表情纠结地眨了一下眼睛,在宋亦柏扭头跟他说话时,又迅速地恢复正常脸色,和蔼可亲地表示一定会好好传授顾念医术,不让大公子失望。
又絮絮叨叨说了些话,三人终于分手,宋亦柏跟顾念都要走后门出去,杨益怀一人走正门。
在老师纠结又复杂的目光下,顾念跟宋亦柏一道走了。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随便说着什么,宋亦柏说一句明天天气大概很好,顾念嗯一声,然后说街上人流挺多。宋亦柏再嗯一句,跳转到某街某家店的大包子很好吃。
话题跳跃得毫无主题可言。
后门外的街上,宋亦柏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出于师兄的道义,邀了顾念上车,捎了他一段路,在一个岔路口放下他,马车往宋宅去,顾念拦街上的小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