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朝中众臣还没从太子纳侧、文良娣受宠的种种八卦中出来,一条更惊人的消息,迅速的传入众人的耳中,立刻成为朝中议论的新重点,那就是周青杀人了!
林正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还正在户部当值,听到时,还一愣,心道天底下杀人的那么多,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再说这杀人的事归刑部管,他的手下这么急的跑来告诉他干什么,他是户部尚书又不是刑部尚书。
可等林正反应过来周青是谁,不由一拍大腿,我去,这位可是圣上嫡兄!
事关天家的事自然是头等大事,林正对前来报信的人张侍郎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侍郎也是世家出身,对于世家的消息自然灵通的很,又知道林正和这两家也有关,所以才一得到消息就特地赶来报信,听到林正问,忙说:“属下也是听家里传来的消息,说前几日周公子在外面吃酒,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争执起来,周公子一时不慎,推倒了那人,谁知那人居然恰巧磕到了后脑勺,不治身亡,所以……”
林正点点头,哪怕是无意,可是因为争执而起,最后致死,按照律法,也是要杀人偿命的。
“因为何事起的争执?”林正疑惑道。
“听说,听说是因为那人嘲讽周家有眼无珠,当初得罪……”张侍郎用手指了指天。
林正顿时明白,看来是对方嘲讽当着周青的面嘲讽周家有眼无珠,当初得罪天子,弄的现在周家如此尴尬。
当初周青为了得到周家,费了好大劲才把周孟赶出去,可谁想到后来周孟居然得了天下,如果当初他不赶周孟出去,现在身为圣上的兄长,一个王爷妥妥的少不了,周青本来就是热衷于权势之人,如今可不是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居然还有人当面挑他这个伤疤,周青能忍的住才怪。
当然忍不住,周青也最多不过去上去说上几句,至于后面的出人命,那还真是周青时运不济。
想到这,林正往后面椅子背上一倚,问道:“那现在怎么样了?”
“青州的官员不敢接这个案子,已经将所有的人证物证和周公子还有死者的亲属全部送到京城来了,打算交给刑部处理。”张侍郎说道。
林正对此倒不奇怪,事关皇亲,哪怕皇帝没认,下面也不敢担这个责。
“看来这些人不日就能进京。”林正用手敲了敲椅子说:“行了,这事本官知道了,你有心了。”
张侍郎听了大喜,忙说:“那下官就不打扰大人了,先行告退。”
说完,张侍郎退了下去。
果然,几日后,随着周青一众人的进京,周青杀人的事开始在京城传开,而随着周青和圣上关系的揭晓,各种流言更是满天飞。
林府
林正小心翼翼的扶着慧儿在院子里散步,走了一会,林正指着前面的凉亭,说:“今日走了不少了,过去歇歇。”
慧儿其实才走了不过一刻钟,倒不觉得累,不过知道夫君担心她,就点点头,朝凉亭走去。
两人进了凉亭,旁边的丫鬟立刻把厚垫子铺上,又端来茶水点心。
慧儿端起白水,喝了一口,说:“听说因为周家的事,外面闹腾的很厉害。”
“你在家里都听说了,”林正笑着用竹签扎了一个李子,递给慧儿,说:“这个酸,吃这个。”
慧儿接过,咬了一口,说:“连出去采买的丫鬟都听说了。”
“事关皇家,众人本来就好奇的很,又是出了人命的大事,可不就是很好的谈资,如今马上就要入冬了,正好闲来没事,可不就是用来唠嗑的好话题。”林正随意的说。
“你倒是看起来一点都不关心。”慧儿吃着李子说。
“关心什么,陛下已经决定三司会审,刑部和大理寺还有都察院自会头疼,我一个户部尚书,才不会去趟那浑水呢!”林正笑道。
慧儿想起丫鬟给她说起的外面那些传言,就问道:“那三司会审结果会怎么样?听说外面赌场都在押周青死不死。”
“你不会也想去押吧,”林正顿时好笑道:“不过三司会审,除非陛下力保,否则周青肯定凶多吉少,毕竟律法在那,这事又取不了巧。”
慧儿听了,吃惊的说:“难不成陛下真会杀自己的亲兄弟不成?”
“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兄弟。”
“不是听说周家主也进京了,打算亲自进宫去求情么?”慧儿问道。
“要是周家主不来,说不定周青还有三分活命的机会,可周家主来了。”林正摇摇头,说:
“依陛下的性子,只怕………”
第八十四章
周青的案子在三司会审下审理的很快, 这种因斗殴而失手致死的案子在宗卷中多的是, 律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周青的案子又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 人证物证俱全, 所以只审了一次,三司就干净利落的判了周青斩立决。
周家尤其是周家家主周晋自然不服, 闹腾着非要进宫陈情, 只可惜周孟懒得理他,周晋没有诏令也进不了宫,想托人求情也没人敢应, 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去了法场。
就在周青被斩的十日后,周孟突然重提立宗庙之事, 顿时让整个朝堂措手不及。
“陛下怎么这个时候提这事?”邓禄抚着手说。
今日快退朝时, 周孟突然提到宗庙的事,并让礼部尚书先做准备,顿时把邓禄惊了个够呛, 所以一散朝,邓禄就忙把其他几位尚书和朝中重臣请到了礼部,共同商议这事。
文尚书喝了口茶,说:“这个时候提这事确实有些不妥, 周家公子刚死,要是陛下打算选周家,很容易让别人觉得这是在补偿周家,只怕周家本身, 也会这么觉得,这样非但施不了恩,反而显得陛下底气不足。”
“可要是选了冯家,那更不妥,周家公子刚死,陛下又选冯家,难免给人苛待周家的感觉,周家家主毕竟是陛下的生身之父,不知情的百姓只怕会觉得陛下薄情寡义。”邓老有些头疼的说。
文尚书本来想和林正商量一下的,可想到林正夫人姓冯,刚要出口的话又吞了回去,只好接着和邓禄说道:“邓老,难道你刚才未曾进宫劝诫一下陛下吗?”
“刚散朝的时候,老夫就追着陛下去后宫把顾虑说了,只是陛下主意已定,老夫没劝动啊!”邓老无奈的说。
文尚书听了嘴角抽了抽,陛下主意都定了,你还叫我们来商量干什么?
其他几位朝中重臣也和文尚书有相同的反应。
“老夫这不是担心陛下声誉受损么,所以才请各位大人和老夫一起进谏。”邓禄说道。
“这个,这点小事不用一起进谏吧!”文尚书有些犹豫,这要是事关朝廷的生死的大事,那他们身为朝中重臣自然义不容辞,可这给死人追封,对于礼部确实是天大的事,可对其他的大臣,那真是关系不大。
邓禄一听顿时不悦的说:“事关陛下声誉,事关宗庙社稷,岂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