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204)
4;
朱元璋拍着大腿,不停叫好:“这黄巢残暴,但是打得好啊,就该把这腐臭的朝廷打穿,打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出身很低,所以很欣赏和自己类似的农民军领袖。比如刘邦,又比如黄巢。没人比他更清楚,农民军领袖有多难做了。
他激动之余,吩咐道:“来人啊,拿支笔来,朕要写诗了。”
朱元璋提笔写了一首《咏菊》:“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老四,你看咱写得咋样?"
朱棣刚刚当上储君,此时正春风得意。他接过纸张,陷入沉默,不久后方才说道:“父皇,你这写的跟他太像了,不是抄袭吗?"
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模一样。
朱元璋眉头一拧:“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抄袭呢,借鉴,只是借鉴罢了。你别提这些有的没的,你说写得好不好就行了。"
朱棣挠了挠脸,想违心地夸赞,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父皇,你知不知道有一个人叫做东施?"
朱元璋面色瞬间黑如锅底:“咱看你是皮痒痒了,想让咱给你松一松。”朱棣:"……"早死的大哥啊,父皇的储君是真不好当啊!
唐僖宗位面,唐僖宗本人得知未来皇城会破之后,慌不择路,连忙开始思考逃跑路线。不行,他得赶紧逃啊,不然黄巢就要打进来了!
那些世家大族,比如崔家,卢家的人,他们倒不是很慌。
崔家的家主安抚家中子弟:“你们慌个什么劲,那安禄山打进长安的时候,还不是对我们崔家有礼有节?只要那黄巢不是莽夫,就没什么大事。"
俗话说,世家有钱,有粮,有人,连皇上都忌惮和尊重世家。
黄巢打进长安,手下又没有能人,还不是得来拉拢他们?
崔家的子弟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开始思考出路:“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向叛军投诚,风险很大。"
崔家家主:“如今有了神仙的预知之术,这倒不是难题。你们不用管,我自有打算。”
他心想,在安史之乱中,大唐气数未尽。唐玄宗打回来之后,投降安禄山的大臣反而被处死。
可是现在天幕都说了,大唐要亡了,气运已经不在大唐了,必须得去投奔正确的明主,方能让家族继续繁荣昌盛。
至于投降好像不忠诚——呵呵,司马家造反才有晋朝,杨家造反才有隋朝,李家造反才有唐朝。谁能算得上忠诚?
在世家眼里,尤其是在崔家和卢家这样的大族眼里,李唐家族是他们的合伙人,而非主人。自然没有忠诚可言。
所谓家国,不过是先谋家,再顾国。
比如,唐文宗曾经想跟崔卢两家联姻,结果被拒绝,崩溃不已:“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而且晚唐国力衰微,主少国疑,唐僖宗不像唐太宗,他对世家的掌控力太差了。世家给个面子,叫唐僖宗一声陛下。不给面子,就能让他入土。
很多世家的家主跟崔家家主一样,开始思考如何放下成见、投资黄巢这个盐贩子。可是紧接着,天幕说的话让他们面色一变。
古青青:【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说:“朕与士大夫共天下。”那在宋朝之前,隋唐时期,皇帝与谁共天下?答案是世家。
这些盘踞在华夏大地上六百多年的世家,他们自己就是土皇帝,所以不在乎谁是皇帝。在黄巢起兵的时候,他们一点不慌。
只有舔好世家,才能坐稳皇位。连石勒这种杀人如麻的人,都发布诏令:"不得侮易衣冠华族,还给世家大族办君子营。
他们心想,黄巢应该也差不多吧。
可黄巢表示他们太天真了。
在晚唐,世家豪族多盘踞在长安和洛阳。黄巢攻占这两京之后,磨刀霍霍。他一点儿都不想舔世家。而是把这些世家看作ATM机,一缺钱了就去抢狗大户。
世家豪族被杀了一大半。
皇上都要讨好的五姓七望,却多被黄巢灭了满门。
这些让小镇做题家考不上的人,都直面了他的怒火。
晚唐有一位著名诗人韦庄为黄巢写了长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天幕话
音落下,大唐的世家子弟深深被冒犯了,又气又怒。
崔家家主咬牙切齿,摔碎了茶具:“竖子尔敢!这黄巢颅内有疾否?”连天子都对崔家礼遇有加,黄巢凭什么敢动崔家?
崔家子弟压下心中的惊恐:“家族莫气,黄巢到底是乡野之间的卑贱之人,眼界自然狭隘。什么小镇做题家
的怒火呀,真是笑掉大牙,不就是落榜吗?至于吗?!"
他越说声音越低,显然也知道自己的道理不正。
世家子弟出路太多,可是科举是普通人唯一体面的出路,黄巢为什么不在乎?
如果他是黄巢,可能也要说一句。挡路者,死。
大唐名相张九龄声色复杂,心中暗道:“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真是文如其人。”他以为黄巢顶多打到长安,结果他不仅打到了,还把世家大族杀光了。
这股疯劲,冠绝古今,令无数英雄豪杰侧目。
——
唐太宗李世民扫了一眼手下的文武百官。
果不其然,很多官员都气炸了,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要不是唐太宗还在这里,他们估计要当场开骂。
这些簪缨氏族的子弟在黄巢手下居然像牛马一样被杀。
黄巢真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
唐太宗李世民却唇角微微上扬,随后又压抑住笑意,一副不动声色的模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李世民还挺欣赏黄巢这股疯劲。
他上位之后,跟世家也起了不少冲突,受了很多气。要是在战场上,他能快意恩仇,大动屠刀。但为了国家安定,他没办法像黄巢一样肆意妄为。
他为什么不动世家?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才。
世家垄断了知识,垄断了人才。唐太宗大兴科举,可是贞观一朝,真正靠科举走出来的平民子弟不过马周一人。大唐的科举表面鲜花着锦,背后不过是.……
和世家作对,等于无人可用。
所以他才捏着鼻子,继续跟世家共天下。
他想报的仇,黄巢替他报了。
如果这黄巢不是大唐的掘墓人,他真想给他点个赞。唐太宗李世民笑完之后,收回思绪,陷入沉思。
黄巢的做法也给了他一点启示。世家的实
力没他想象的那么强大,或许可以学一点黄巢的疯劲。
古青青:【农民起义有它的局限性,朱元璋成功了,黄巢却没有。不久后,唐军打回来了,黄巢被杀。
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结束了。
唐僖宗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当时很多官员的女性家眷被黄巢的军队抓走了。
唐僖宗回来之后,他痛骂道:“你们都是公卿的后代,世代享受国恩,怎么能失节于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