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205)

作者: 墨尔玉 阅读记录

为首的女子说:“大军杀进长安,皇上,您跑到四川,唐军也跟着你跑了,却把我们这些没有刀剑的女人丢下来。

我们又有什么办法来保全自己?陛下没有办法保卫长安,却怪罪我们这些女子。这合理吗?"

大概意思就是:唐僖宗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

唐僖宗被怼得无话可说,同时也非常生气,所以把这些俘虏全杀了。明明她们是被强抢的,却难逃一死。】

唐太宗李世民心情本来还好,一听到唐僖宗的话,心情急转直下。他重重叹息:"不仅是个痴儿,还不是个男人。"

李清照:“他不怪自己,不怪大臣,反倒怪起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后宅女子。这位马球皇帝真是从未令人失望。"

李清照话音落下,眼中闪过失落之色:“唉,大唐如此,大宋不也是如此吗?靖康之变之后,也涌现了无数‘唐僖宗'啊。"

古青青:【这场起义是整个唐朝影响力最大的起义,它将整个大唐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黄巢虽然死了,但还有无数黄巢在华夏大地上发动兵变。

唐僖宗以为自己会像唐玄宗一样,再给大唐续个百年时间,结果逃不开历史周期率,没过多久就亡国了。

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正式开启。

黄巢这个大唐的掘墓人,挖掉了华夏六百年的世家毒瘤。如果黄巢杀得不是这么干脆,宋朝的科举制度不会那么顺利。

赵匡胤也不会说:“朕与士大夫共天下。”

华夏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黄巢带着他的菊花诗在华夏历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大家下期再见。】

紧接着天

音消散,天幕消失。下一段视频按照惯例,还是在十天后播放。

黄巢若有所思:“原来我失败了……”

得知自己会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感觉多遗憾。能打进长安,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还能奢求更多吗?

他是个意气用事的人,不然也不会屠杀世家,不给自己留活路。

曾经畏畏缩缩如蝼蚁,却让天下人跪拜,就算是死,也是轰轰烈烈的死,在史书上留下重要的一笔。

黄巢感觉,自己这一生值了!

亲信激动不已:“大哥果然是天眷之人,非凡人所能及。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还打不打?”

黄巢沉思良久,笑着说道:“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如今唐失其鹿,我黄巢凭什么不能去夺唐之神器?"

在天幕播放之后,他的野心极速膨胀。唐僖宗如此荒唐,大唐如此衰落,根本不足为惧。不过这一次,他会更小心和谨慎一点。

黄巢的军队立刻开始动员。这一次却不是去打广州,而是直接北伐。因为天幕已经说了,去那里容易得瘟疫。

黄巢手下的农民军兴致勃勃,激情澎湃,凝聚力比之前还强。

至于天幕说黄巢未来会失败,那都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只要现在有饭吃就好了。

要不是会饿死,谁想去造反?

黄巢走到朱温旁边,寒暄一会之后,好奇地问:“天幕说我失败了,但后来有人彻底打败了唐军,这人是谁呢?"

朱温目前只是黄巢手下的小官,他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一切还尚未可知。大哥你烦这个做什么,自从这天幕出现,什么东西都不一样了。想这些东西是没用的。”

黄巢心中的大石落下:“你说的对。”

他不知道的是,面前这个老老实实的小弟,未来的成就比他还大。他心心念念的唐朝终结者就是这个小弟。

朱温逼迫唐哀帝禅位,建立大梁,唐朝正式灭亡。

十天后,天幕准时播放。

唐太宗李世民这几天心情不好,谁看到子孙如此败家,心情能好?

这一天,他压低声音,向长孙皇后发牢骚:“虽然天幕提醒了朕很多未来之事,用处很多。但恐怕也让朕减寿好几

年。"

长孙皇后笑意盈盈:“瞎说,你不是说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不应该白头偕老吗?陛下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唐太宗李世民含笑说道:"那可不一定,要是天幕还这么气人,朕恐怕要走在你前面。"

"行行行,那陛下你别看了,省得被气。臣妾替你看,到时候转告给你就行了。"不久,天幕准时播放。

【这位帝王诗人是太原公子。】

第94章 李渊:这太原公子不是我吗?

唐朝大安宫,李世民的父亲李渊跟普通退休老头一样正在侍弄花草。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杀死兄弟,又将父亲赶下台,李渊只能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可这些年来,他想躺又躺不平,总是不甘心。李世民杀了他最心爱的儿子和十几个孙辈,又抢走了他的皇位。说不怨李世民那是假话。

他李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残暴不堪的混世魔王?

另一方面,李渊又清楚这个儿子有多优秀,儿子把皇位坐得稳稳的,天下还被他治理得不错。可能李建成上位,做得也未必有他好。

所以李渊对李世民的心情很复杂,怨恨、骄傲、悔恨……种种情绪交杂在心中,说不清也道不明。

退休后,他怀揣着一些报复心理,天天造儿子,给李世民添了不少弟弟,尽自己的能力给他添堵。这时,李渊听到天幕说得什么太原公子,眉头一挑,腰杆下意识挺直:"这说的莫不是在下?"

天幕说了,这榜单是按照时间顺序排的,现在应该盘点到唐朝了。他出自陇西李氏,年轻时也是风华正茂的太原公子。

怎么看,这天幕说的都是自己!

至于这诗人可能是李世民,呵呵,不孝子也配?妃子含笑说道:“陛下也写过不少诗,文采斐然,确实有可能上榜。”

李渊是个非常在意门第的人,常常为出身而自傲。

他志得意满,侃侃而谈:“我们李家祖上七代都是贵族,乃是权贵中的权贵。我七岁袭爵,被封为唐国公,曾经发奋苦读,要不是忙于正事,说不定也能成为千古留名的诗人呢。"

他说的正事,自然是造反。

妃子吹捧道:“上皇乃是大唐开国君主,不用当诗人,也千古留名。”李渊自我感觉良好:"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吗,还用说吗?"然而就在这时,天幕揭晓了这位诗人的身份。

【太原公子,裘褐而来。】

【第六位诗人就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李渊的面色有些黑了,感情是他自作多情了!这臭小子怎么阴魂不散?!

古青青:【599年,李世民出生了。

李世民四岁的时候,被他爹李渊带着出去玩。

有位算命先生跟他父亲说:“您是贵人的命格,你儿子也是位贵人。他龙章凤姿,气宇轩昂,天日之表。你得好好栽培你儿子,他长大之后能济世安民。"

李渊一听,这吉利话听起来真顺耳,于是给儿子取名“李世民”。也就是济世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