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司这些人都是没人性的,有人性的在这里熬不住。
“这么晚还在忙,吃过饭了吗?”
“吃过也必然饿了,正好,我们也要吃宵夜,一起一起。”
“快去喊老锅子,再加一人。”
“老张你喝酒吗?”
眼看着话题越来越奇怪,张元忙借着施礼,避开了朱川的手。
“我在追查墨徒行凶案,苦于行迹隐秘,无从得手,听说当年霍都督曾与墨徒们打过交道,特来请教。”他表明来意,“不知可否见霍都督。”
朱川拉下脸:“所以你只来讨好处,不屑于跟我们一起喝酒吃饭?那你等着吧。”
说罢转头走了。
张元被晾在原地,这院落如同大门外一样,灯火明亮,空无一人。
看吧,就知道这些家伙喜怒无常。
虽然大理寺刘宴说话很气人,但张元觉得至少有人气。
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那就等吧。
在大理寺,他往里闯,兵卫会将他抓住威胁说送进大牢。
但在这里,看似无人阻拦,但他相信,只要往前多走一步,四周暗藏的阴兵就能将他的腿直接砍断。
……
……
朱川当然不会立刻就请示霍都督,谁来都能随便见,那都督成什么人了。
他脚步踏踏来到一间厅内,厅内灯火明亮,正中摆着大锅,果然围着一圈人在吃肉喝酒。
“那小子不敢来吃。”他说,撇撇嘴,坐下来……
“敢来叫门就不错了。”络腮胡笑说。
朱川哼了声:“来叫门算什么不错?来求我们办事,要么舍着脸跟咱们一起玩,要么带些金银财宝,他什么都舍不得,理他呢。”
络腮胡说:“既然是晋王余孽,那咱们要管吧?”
“对啊,都督每年外出巡查,就是为了追查这些余孽。”另一人说道,“如今出现在眼皮底下不能不管。”
身为都察司都督,是皇帝身边离不开的人,按理说不能出京城,但霍莲每年都会出去一趟,目的是追查余孽。
皇帝恨不得把跟晋王有关的人挫骨扬灰,不允许逃过一个,所以特许霍莲出行。
只是这四年出行,并无所获。
没想到这次从外回来,京城出现了墨徒。
但霍莲除了在大理寺给刘宴提醒一句外,再没理会过。
朱川啃着肉一笑:“都督是要钓大鱼,刘秀才这个案子,肯定是个外地来的墨徒干的,通过他,钓出藏在京城的墨徒,那才是大鱼。”
他将骨头吐出来,咧嘴一笑。
“京城的墨徒都装死这么久了,突然冒出这么个案子,他们也被吓一跳吧。”
……
……
哗啦一声,昏昏室内跳动的火光下,一张拓印的认罪赋被捏在手里抖了抖。
“东家。”知客提醒,“别扯坏了,花了很多钱买的呢。”
很值钱的认罪赋被挪开,露出其后面容,面容俊俏,但因为穿戴华丽,让人总是忽略了他的样子,只余下炫目。
会仙楼东家,高小六,此时就算炫目,也遮盖不住脸上的不高兴。
“晦气。”他说,“才几天,我这个生意断了!”
知客说:“没办法,大理寺知道是假的了。”说到这里又嗔怪,“东家,我都说了,你不要写这么好,写太好会被人发现的。”。
第14章 章 说家门
高小六看着手中的文章。
“还是写得不好,过了这么久才发现。”他撇撇嘴,不屑说,“我的文采是那秀才能比的吗,应该一看就看出来嘛。”
说到这里,他的脸又沉下来,恨恨看向一方向。
“晦气,都是因为这个蠢货!”
这里并不是会仙楼华丽的包厢,而是一个没有窗户的暗室。
室内摆设也很简单,一床一桌椅。
高小六坐在椅子上,知客站在他旁边,床上也坐了一个人。
昏暗的室内,身形矮小,宛如一个小孩。
听到高小六的骂,他发出一声冷哼。
这声音不是小孩。
“杀人就杀人,写什么文章——”
他不开口还好,刚开口,原本坐着的高小六一跃而起,一步就到了床边,抬起脚踹了过去。
床上的人没说完的话就变成了痛呼。
他不是不想躲,但高小六的腿宛如疾风骤雨,他怎么躲都躲不开。
直到知客看了一刻,好心来劝:“东家别打了,都没塞住嘴,让人听到不好。”
“听到又如何?”高小六喊道,“赌输了,欠了钱,活该被人打死!”
他再次狠狠踹了两脚,踹的床上人连痛呼声都发不出来了,才一甩衣袖停下来。
“跑到我的地盘杀人,你现在还能活着,感谢祖师爷吧。”他骂道,“还敢说我写文章不对,怎么?像你那样在刘秀才尸体上写上血字,杀人者死,这就对了?你知不知道要惹来多少麻烦?”
床上的人已经被踹得躺下了,蜷缩起来更是小小一团,虽然呼痛都呼不出来了,但听到这句话,还是从牙缝里发出声音:“你竟然怕麻烦,你算什么墨……”
“我算什么?我算你祖宗——”高小六转身抬起脚。
知客这次忙拦着:“算了算了,愚者不可语……”俯身轻轻抚了抚高小六的脚面,“别把鞋踢坏了。”
穿金带银华丽的高小六脚上,踩着一双草鞋。
高小六放下腿,衣袍垂落遮住了鞋脚,走回椅子前坐下。
“你看看,什么东西都能自称墨者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他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
年轻的脸故作老成,看上去有些滑稽。
知客跟着轻叹一声:“自从出事已经败落不堪。”
这几句话说出来,高小六不说话了,眼中浮现阴霾。
“败落……”个人再次发出呢喃,“到底出了什么事?俺们那边突然就没人了。”
他是胶州乡野里的杂耍艺人,入门是因为承袭师父,其实对门派没有什么了解,也没接触过,师父让他入门,本意是想让他有个寄生之所。
“家门之中,守望相助,你活不下去了,就去求口饭吃,不会饿死你。”
他虽然低贱,但自强,师父死后,不想去求饭吃,依旧走街串巷,一人杂耍为生,也没有遇到过什么事,直到那一日来到胶州所。
官所的差爷们戏弄他,看了他的杂耍,把饭倒进了狗盆里让他吃,结果还被狗抢走了。
他蹲到角落里,想着以后不来官所之地,还是乡下人实诚,这时候一个罪妇看到了,给他分了半块饼子。
他接过来道了谢本想默默吃,那罪妇却有些神志不清,给他哭诉冤屈。
罪妇的仇人是个读书人,还是个很有钱势力很大的家族,遮蔽官府掩盖此事。
那按照门里的规矩,官家不管的事,那就是江湖事,江湖事江湖了。
他就跟罪妇索要的售,接了她的诉,按照规矩跟门派里说一声,但来到师父说过的所在找堂主,已经人去楼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