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时光,若能重新来过(出书版)(13)
她扯他的袖子:“你哪里流血了?”
他抿了唇不语,只说:“没事。”
思晨侧头看到他的左手,手臂上还扎着几片玻璃,却依然护在她的耳侧。
真正的要被吓哭了,思晨声音开始发颤:“乔远川……“
他却只是把手臂侧过来,不让她看到伤口的地方,轻声抚慰:“别怕。”
幸运的是,这样多的人,此刻下边疏导似乎起了作用,一点点的散开了。
人群蜂拥往前的时候,乔远川依然让她停在远处,说:“再等等。”
“你在流血!”
“再等一等,我只是擦破了皮,没事。”
唐思晨伸出手去,想要替他按压住伤口,可是一手的玻璃屑,完全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只能呆呆看着他。
“打篮球的时候随便摔一跤就会这样,真的没事。”他依然安慰她,微微俯身,将唇贴在她额上,温热的触觉似乎能让她冷静下来,“别慌。”
最终下到体育馆一楼,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救护车停在门外,医生不耐烦的将唐思晨拦在外边,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进去,抿紧了唇,生怕自己动一动,眼泪就流下来了。
乔远川就站在一边,让医生简单的给自己包扎,一边对她比着口型,示意自己没事。
到底还是没能上急救车,她一路跑到了校门口,伸手拦了辆出租车,就追着去医院了。
思晨赶到急诊大厅,又找了许久,才在走廊上找到乔远川。一见面就拉着手不肯放了,看看他包扎得严严实实的手臂,只会问:“痛不痛?”
他像摸小动物一样摸摸她的头,摇头说:“不痛。”
其实这个丫头哭起来很执拗,一点点的抽泣,他安慰她,可她不听,眼泪一滴滴的落下来,白色的纱布上洇湿成一团团的,仿佛是云絮般,让他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
这个晚上,她陪着他打点滴。
大厅里很安静,思晨蜷在乔远川的身侧,紧紧扣着他的手指,仿佛是害怕……只要放松一些,他就真的不见了。
乔远川若有所思的看着她,带了笑意问:“你知道为什么我刚才让你把手臂放在身前?”
“因为……你要非礼我?”
乔远川笑得眉目舒展开,拿额头抵着她的,低声说:“就知道你这么笨。”
“那为什么?”
“以前有这样的踩踏事件,很多人都是被活活闷死的。拿手阻在身前,至少你有余地可以让胸腔活动呼吸。”他耐心的解释,“刚才那样,谁有心情非礼你?”
这个肩膀,叫她觉得……那样安全。思晨哦了一声,头一歪,继续靠着他,哭累了,也就睡着了。
可是如今醒了。是一场很久之前的梦,终于醒了。
她看见那对男女从另一个电梯中出来,往前边走去了。
灰色薄毛衫将他的身形勾勒得很挺拔。他将手中那瓶水递给女孩,为她推开门,等到她走过才松开。
这样彬彬有礼的绅士做派——不会笑话她的发型,不会和她抢吃一支冰淇淋,不会骂她笨——如今的他,隔了这么久,她认不得了。
9
回到学校已近傍晚。思晨一直走到校门口的时候,才察觉出海大的大门被装点得簇簇一新。各式的盆景众星拱月般,点缀出一个“150”的数字。
是要校庆了么?在脑海里搜索了许久,思晨想起来,费祎平最近忙得焦头烂额的,好像也是因为这件事。下一秒,心有灵犀一般,费祎平就来电话了。
“糖糖,你在哪儿呢?你老板的讲座都不来帮忙?”
“啊?”思晨有些茫然的说,“钱老师昨天才回来,没提起啊。”
“是明天啦!海大讲堂啊,大牛级别的才能上。校庆教授讲座第一堂就是你家老板,我们正在布置大礼堂呢。”
思晨嘿嘿笑了笑:“那你辛苦了,我就先回去休息了,明天等着听讲座,记得留票给我。”
讲座是在翌日晚上七点,思晨走进大礼堂,发现自己的票位置极佳,就在贵宾席后边一排。
学校似乎也吸取了上次DAB宣讲的教训,这一次组织得井井有条。思晨四下看了看,除了主讲人和贵宾未到,整个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
六点五十八分,十分准时的,精神矍铄的老先生从一侧走出来了,还甚是可爱的戴着一顶鸭舌帽,台下热烈的掌声。
接着贵宾们也开始陆续入席,思晨一抬头,瞥到一个人影,一时间愣愣的回不转神来,想了想,拿出手机编短信:“你在海大听讲座?”最后多加了数个问号,发送。
前排那个人低了一下头,似是在查看消息,过了一会儿,思晨的手机震动:“你在哪里?”
拜灯光与角度所赐,思晨恰好坐在他视线的死角处,于是她坐得光明正大,还清清楚楚的瞧见那个男人动了动肩膀,不经意的往周围扫视了一圈。
台上的钱之焕先生咳嗽了一声,开场白是:“这么多人?”接着转头问一旁的团委老师,“你们没给下达任务指标说每个院要出多少人吧?”
哄堂大笑。
老头等大伙儿笑完,才说:“如果真有被逼来的,那我就不好意思浪费时间了,进入主题吧。”
灯光稍稍暗了一些,一旁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出现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我引用陈寅恪先生的一句话开始吧。‘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钱先生用他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低沉嘶哑,思晨想,那是见证过那个时代的人才会带有的沧桑吧?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这句话,说的人是委婉了。不客气的说,这好比故宫在北京,可里边的宝贝,如今却在台北。”
礼堂迅速的沉静下来。
思晨掌心的手机又无声的震动起来。
她低头看了一眼,简直能体察到发短信那个人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你坐哪里?”
思晨瞧着徐泊原坐得挺拔的身影,回他一条:“嘘,专心听讲座。”
“……”
讲座进行了一个小时,期间老头只停下来喝了一口水,最后说:“有关当代敦煌学的内容,我今天讲到这里。接下来,主角应该是年轻人了。”
主持人接过话筒:“提问时间是半个小时,最后我们在这里还要简单举行一个敦煌学研究基金的开启仪式。”
思晨有些明白徐泊原来这里的用意了。
海大的学子们很踊跃,纷纷举手。
第一个站起来的前排的一个女生。
“钱先生您好。我是文学院的大三学生。首先我要说的是,您和您的讲座很受欢迎。下达指标分配名额的事您实在是多虑了,譬如我的票,就是我们班抽签,好不容易才拿到的。”
台下学生大笑,纷纷附和。钱老先生说了好几个谢谢。
“我知道您是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每年有大半年的时间会留在那边,我想问,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您……会觉得后悔吗?”那个学生顿了顿,补充说,“会觉得寂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