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武皇第一女官(692)+番外

作者: 顾四木 阅读记录

据司农寺的回禀,接下来一直到中秋,会陆陆续续有不少瓜成熟。

品种和味道应当都会有些差异,这最早一批熟的,未必是最甜的。

不过这头一起儿的西瓜,虽未必是最好吃的,却自是最罕有的。

稀罕到限量供应,连太平这样的小公主,府上分到的瓜也很快吃完了。这不,就来姜宅蹭瓜吃。

崔朝放下了手里的玻璃盘。

盘上里放着的,除了被切成一牙一牙的西瓜,还有几盏放着西瓜块、莲子、葡萄干等水果干果的冰沙。

孩子们都是刚从外面进来没多久,便都拿起最凉的冰沙来吃。

冰镇过的西瓜更加甜脆。

作为农学院的学生,李显就道:“除了御园中划了单独的瓜田出来,如今学院里还抽掉了不少种植专业的学生,去神都周边勘察土质,选一些适宜种瓜的地段,也教给百姓种去。来年,估计这瓜便多到南北市上可见了。”

他还说起了嘉禾老师的调查报告——

嘉禾是早在圣神皇帝还在做婕妤时,就跟在身边的人了,太平、李显几个公主皇子,与她自然熟谙。

她曾经随李淳风出海,在占城稻育种事上经验丰富,故而此时就做了农学院的老师。

只是她教的专业跟李显(畜牧业)并不是特别对口。属于李显的选修课。

不过因为西瓜之事,李显倒是难得把选修课的内容记得挺清楚,此时就掰着手指道:“神都附近的田亩,并不只种粮米。据嘉禾老师的调查报告,有半数人家——若家中有地十亩,会留出三四亩,种杂菜、葱蒜、瓜果等物,除得供家,有余出卖。”*

这也是百姓收入的重要来源。

“若有西瓜,也算是一项可观的收成。”

只看李显能把百姓之事说的这样头头是道,这学也就算没白上。

而听李显说起学校的事情,太平边吃瓜边长叹一声:“自从开始好生读书,我便知道案牍劳形的苦了。”她指了指自己乌鸦鸦的秀发:“我有时候都觉得头发少了,姨母看出来了吗?”

姜握忍笑,伸手抚了抚她的鬓发赞同道:“真是辛苦我们令月了。”

太平再次叹息:“不辛苦,只是我命苦罢了。”谁让家里有皇位,姐姐还耳提面命过‘可以摸鱼但不能真的菜’,只好上进。

在座其余人听太平抱怨命苦:……

唯有婉儿笑道:“公主近来读书着实刻苦。”

据婉儿看:自从镇国公主有孕,对太平公主的考教与要求比从前更严格了。甚至颇有几分去岁乐城郡公考公主的样子——把公主要烤糊了。

婉儿一向心思敏锐细致,很快察觉到,镇国公主的严格,除了教导妹妹,自然也有心底的不安:必是怕自己在产育过程中有个万一。

想到这儿,婉儿吃了一口冰沙,看了看师父,又看了看在旁的神采飞扬的太平。

她不是皇室中人,家里也没有皇位要继承。

那么……婉儿想,她也愿意如师父一般,不要子嗣。

若是将来公主有孩子,她会帮着养育教导,也是一样的。

而婉儿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来,也是因为,如今外头有关于她婚事的传言——

“他们也配!”说这话的还是太平。

就在婉儿方才走神思考自己人生大事的时候,话题已经转移了,且正好转移到她想的事情上去。

武家人虽然被关着学规矩,但小心思是不会少的。

在跟礼部礼官学规矩的过程中,不免打听了许多神都中事。

而官场大面上人尽皆知的事儿,武家人问,礼部的官员也就都说了。

反正他们不说,将来武家人出门也能打听到。

于是……

姜握也捧了一盏冰沙:她想起了史册上的武家人,哪怕当时武皇都抬举了他们做官,给了他们封王的爵位。

他们却依旧不顾身份体面,薛怀义得宠的时候,就去替薛怀义牵马,还口称‘薛师’,后来张氏兄弟得宠的时候,又去替他们牵马,把他们夸的一朵花似的。

趋炎附势之心,可见一斑。

而这条线上,武家人过的无权无势颇为潦倒,想来更是恨不得削尖了脑袋,钻到权势中去,求得庇护。

如今神都中权势最盛者——

太平提起这件事,气的连瓜都不想吃了:“他们竟然也敢痴心妄想,与姨母家联姻?!”

姜握看了一眼婉儿:是的,在武家人看来,她这位大司徒无子无女,只有一弟子,还是女弟子,正是绝好的攀附对象!

若娶此女,与大司徒的‘女婿’就是一样的。

而大司徒又没有儿女,那女婿就是儿子啊!还怕她不扶持帮衬武家吗?

太平哪怕知道此事必然不能成,但听闻也气的够呛,直接道:“这便是癞虫合、虫莫跳到脚背上,不咬人也恶心人。”

婉儿倒是听笑了。

太平又奇道:“他们难道不觉得自己讨人嫌?!吐蕃到现在为止还未定下和亲事,说不定,就是看不上武家那起子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呢!”

*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在姜宅,太平对于武氏宗亲的一通‘不配’‘痴心妄想’的气话,旁人听了也罢了,倒是李显听了,越想越害怕。

于是端午前一日傍晚,圣神皇帝久违地接到了周王李显的单独请见。

他不但自己来了,还特意带了伴手礼:两只肥鸡。

说是他亲手养的,亲手捆的,又亲手交给了严公公。

然后又从袖中摸出一份公文,向母亲汇报,他最近在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如何配比一种能防部分鸡瘟的药粉。

他说的认真,圣神皇帝却有几分唏嘘。

她想起了从前李显怎么都不肯好生进学,把先帝气的,有次都抱怨道‘这是儿子吗?这分明是滚刀肉’。

如今却也老老实实上进了。

大约是终于懂事了吧。

圣神皇帝刚想到‘懂事’这两个字。

就听李显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母亲,你不要把我送去给吐蕃的摄政王后好不好?我不想去当后爹。”

圣神皇帝:……

半晌才道:“谁告诉你这些话的?”

李显毫不犹豫:“是令月。说吐蕃看不上武家人那种上不得台面的‘和亲王子’。”

那谁上得了台面?

必然是他这种有用的,有是出身正嫡的皇子啊!

李显顿时有了危机感。

事后,被圣神皇帝叫过去问此事的太平,好悬没有冤枉死。

**

说起来,这一年的新西瓜,还运了一些回长安,以供皇陵。

四时祭祀,除了三牲三禽,也自少不得瓜果等物。

圣神皇帝自选了数个好瓜送与乾陵。

昭陵也是一般的份额。倒是高祖李渊的献陵,圣神皇帝还真犹豫了下:毕竟头起儿的西瓜数量太少。

而在世的重要的人还有许多等着分瓜,献陵要不依旧用香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