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糟老头2(50)

试想,一位英俊如玉、博学多才、品行端方、家世优秀的年轻未婚男子, 真的高攀了五公主, 成了未来五驸马, 而五公主又成了储君,那公主生的子女,自然是要姓石的。

公主政务繁忙,那府中子女管教、内外管理、人情往来、又由谁来管呢?

这不就成了入赘?

赘婿自古以来就被人看不起, 愿意当赘婿的,不是懒散无能, 就是恶习恶疾。

就像上述那般的年轻男子,他能心甘情愿地当赘婿吗?

如果五公主像大公主二公主那样,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跃跃欲试的。

装模作样十来年,富贵已极一辈子。

等到老皇帝殡天了,就大公主二公主那般模样,要哄骗她交出皇位,取而代之很困难吗?

但五公主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玉面修罗啊!

要是装不好被发现了,不光小命难保, 就连整个家族, 怕不是都要受到牵连。

所以就算有些世家高门心里对五公主的婚姻有些惦记, 但再细一想想, 就都打消了念头。

不是他们不想搏一搏, 实在是对他们自家的子弟不敢高估, 万一不懂事惹了祸可就弄巧成拙了。

也有人推测,没准五公主就会终身不婚,等年纪再大一些,直接再过继高姓子弟也未可知。

不过很快这种推测就被推翻了。

五公主在一次清剿西北商道上的匪帮之后,带回京城一位年轻小郎君。

这位小郎君今年十九岁,原本是当地富商之子。

只因家中父兄带着商队出关经商,就遭了匪帮毒手。

这位小郎君散尽自己名下财产,改名换姓,准备潜入匪帮替父兄报仇。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的计划还没开始,五公主带的剿匪军就到了,三下五除二,就将那伙匪帮的老巢给端了,他倒是因缘际会,给五公主提供了不少线索,还自告奋勇地给剿匪军当本地向导啥的……

然后这不就熟悉了么?

五公主回京的时候,才显露了自己的真实姓别和身份,问他愿不愿意跟她走,小郎君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啥,反正他哥已经生了一儿一女,都八九岁了,由大嫂抚养着,倒也不怎么在乎他有没有传香火,而且京城那么繁华,五公主又那般美丽,弯弓射箭杀贼的样子,实在令他心折呀……别说赘婿了,就是让他入宫……那也乐意呀!

五公主带回来了一个小男友这种事,司静航既不反对,也没有马上赞成。

考察了几个月后,发现这个小男友,是现时现世大业朝里很难得的……男子恋爱脑,或者还有点性取向偏类同性的异性,总之,就是司静航六七十岁那会儿,搞得概念很是复杂的一种极端小众人群吧。

换成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这位小男友,喜欢的是像现世优秀男人一样拥有力量和心智的女性。

于是司静航就同意了。

这不是天定姻缘,什么才是呢?

量身定制都不一定能弄成呢!那他当然不反对了。

因小男友父母双亡,定亲成亲这些程序就快得很,只用了短短三个月就全都搞定。

五公主快活地带着新婚夫婿入住了五公主府。

五公主府也是现成的府邸,旁边就是大公主府和二三公主府,如果五公主乐意,都能随时去姐姐们家串门。

不过五公主实在太忙了。

新婚不到两个月,就被父皇抓去干活了。

小男友……现在是五驸马了,他也没闲着,将五公主丢给他的田产铺子都打理了起来。

倒底不愧为商人之子,没用几个月,这些田产铺子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就连隔壁四公主都忍不住派管事来向五驸马求教取经。

她名下的那些产业,她也是尽心在打理了,可产出的出息总是马马虎虎的,如果说从前跟大姐二姐比还略有些优越感,如今有了五妹家做比较,她就要忍不住反省了。

毕竟,从前她只有季殊一个儿子,如今又生了个老二,看样子,似乎又不比老大聪明,她不多攒点家底怎么行?

还别说,五驸马这人是真不错,还真就亲自到现场去考察琢磨,回来给四姨姐出了好些个招儿。

四公主挑着能用的试了试,嘿,大部分都挺管用的,让她的家底是真的涨了不少。

四公主取经成功,三公主又看着眼热了,也学着老四向妹夫取经。

紧接着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大公主……府上的掌事姑姑也来了……

最后,五驸马凭借着一手理财赚钱的本事,赢得了三位大姨姐的一致好评,只除了二姨姐。

不过,五公主早就跟他提过了,让他不要理二公主,不管在哪里遇上,一定要敬而远之,千万不要听她多说话,免得被影响了脑子。

身为皇家好女婿,他当然是听五公主的了。

五公主成婚第二年,生下了长女。

第四年,又生下了个儿子。

此时朝堂诸公已经麻木,谁也不提那什么立太子的事了。

上书房还在开着,老皇帝还是活得有滋有味,完全没有什么身体不适的迹象。

真的,老皇帝的心思你别猜,猜啊猜的你也猜不明白。

没看当初舞得最欢的苏相,在三年前就已经告老致仕,致仕没两个月就驾仙鹤西去了。

这是老身板真的撑不住了,但凡还能坚持,谁会舍得从高位上退下来呀?

得,这下可好,老皇帝亲临灵堂拜祭老臣,可以说是死后哀荣备至啊!

然而讽刺的是,苏相死后,苏家三个不怎么成器的儿子因为争家产就闹腾了起来。

听说二房儿媳跟三房儿媳打了一架,大房儿媳又发落了二房的孙媳心腹。

还有大房孙子引得三房孙子去赌博坑了把大的。

二房的孙子又找闲人将大房的小舅子给收拾了一顿。

大房的一个小重孙不知道为什么就掉进了荷花池,虽然是幸好救了上来,却是烧了两天,烧成了个傻子,至今不知道是哪房干的。

总而言之,就是神探在世,都理不清老苏家这一本乱麻似的糊涂账……让京城的吃瓜众们,好生的吃了许多天的连环瓜。

那些跟苏相年纪差了几岁的老臣们,一个个的都越发的谨慎了。

真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初何尝没在心里对今上有所轻视。

再是贵为天子又如何,还不是没个亲生子送终?

而老苏倒是亲生子送终了,就是丢人丢的有点压不住棺材板……

俗话说,大块的黄铜比不上小块的金子,还真的有几分道理啊!

但他们不提,却没想到竟然是老皇帝先开口……不,先动手了!

上书房里培养的那二十五位宗室子,如今已经基本都年满十八岁了。

三公主生的卫家三宝,已经都十九岁了。

这些年里,不光五公主在大业朝四处奔波干活,卫家三宝从十六岁起,也都开始上工了。

和卫家三宝一道选了武班的那些个石姓宗室子弟,也是从十六岁起,已经会被派到各处军队里,从小兵做起,这一呆最少就是半年,期间有任何调兵作战,也是会跟一般的大头兵一样,上战场杀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