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快穿之糟老头2(51)
作者:洛缃月 阅读记录
当然了,像边境这种高危险的地方,肯定不会让这些才十六岁的少年们去,难度和危险,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跟着一点点加上的。
杂班的少年们,也是从十六岁起,就到工部各司下的那些作坊里当过学徒了。
至于文班的少年,不像武班和杂班那般辛苦,却也得每年都去云贤管事的慈幼局帮忙。
如今这些少年们基本年满十八,司静航就将他们都召来一一问话。
之后就传出了这些少年们不是要被流放边关,就是派出海外的惊天大消息!
皇城西巷宗室一条街内,此时正是热闹非凡。
一身青绸衣的宴娘子正拉着自家儿子石中淮哭天抹泪。
“淮哥儿,咱们不敢想那大富贵,就安安稳稳地在家不好么?”
旁边的老仆也跟着劝,“是呀,淮公子,听说那南高县离着京城,足足有千里那么远呢,您这一去,虽说是去当官,这山高水长的,万一有个万一,叫太太怎么办呢?况且太太这些日子已是要替您相看起来,准备婚事哩!要是人家的小娘子听说了,谁肯跟着去南高县呢?”
这什么南高县,她还是专门去打听过了,说是从京城过去,光在路上就得个把月,那地方穷乡僻壤的,当地人年年都出来逃荒,如今都没什么人了。
石中淮如今已是位身材高大的俊朗青年,他有些无语地看着母亲。
“阿娘!看您想到哪儿去了!男儿志在四方,儿学了好多年,如今能有主政一方的机会,为何不去?况且儿还选的是咱们大业朝内的县呢!”
当时陛下叫他们过去,给了每个人三个选择。
一种是出海出塞,建功立业,凡是打下来的地盘,都是自己的,自可裂土封疆,异域称王!
二是选大业朝内穷困之地,主政一方,凭本事和政绩做官。
三是啥也不干,就跟没来上书房上过学一样,仍旧在家里领宗室钱粮,混吃等死,也是安安稳稳的一辈子。
他们二十五个人,甭管是学文还是习武,还是选的杂学,这么些年下来,哪个不是一腔势血,满怀抱负?
这些年看着五公主建功立业,手段超绝。
甭说他们这些小家伙原本也没多少争夺的野心,就是陛下对他们这些年的教导,也不敢生出什么想头来。
然而谁知道临近毕业,陛下竟然给了他们这样的安排?
第三个那自然是没一个人会选了!
十八九岁的热血小伙子,也是从那么多的宗室里头脱颖而出的,谁会想一辈子当个碌碌无为的米虫?
只是在第一和第二里头举旗不定罢了。
二十五人里,那些学武的同学们,八个人里就有七个站出来要选第一种。
不过很快那些学杂学的同学,就指出了这些同学平时的小毛病,什么计算粗糙啊,什么观察不仔细啊,什么大手大脚啊!
这要是冒冒失失真出海出塞了,别说闯出一片天地了,没准自己小命都难保。
最后一番争论,三种班的同学竟是自发组出了四个小队。
一队四五个人,有学文的,有习武的,也有杂学的,如此合作互补,倒确实厉害。
这四个小队一共十七人,都选择了出海或是出塞建功立业。
他们将来打下来的地盘,就是他们的封地,虽永为大业朝的番属,但除朝贡外,税收、征兵、治理都由他们完全自专……哪怕这会儿只不过是口头规划,他在心里却已经全然相信,他的这些小伙伴们,在大业朝的支持下,是能做到的!
余下的八个人,也包括他自己,犹豫再三,就选的是第二条路。
他其实内心里也想去冒险,去闯荡啊!
可谁让他娘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呢?
他要是没了,他相信阿娘也活不成,因此这才选了去南高县的。
宴娘子听了儿子一番解释,目光闪了闪,不由得后怕不已。
幸好儿子还算孝顺,没选那第一条。
最近传出流言,说是陛下培养的五公主羽翼已成,而且又有了皇嗣,正是立太女的好时机,因此陛下很有可能就要对上书房的宗室子动手了。
所以她一听淮哥儿才回家来就让她帮着收拾行李,要去南高县,顿时觉得天要塌,这才闹了起来的。
没想到却是这样的。
那要是跟第一条远走国外比起来,还是去南高县更好一点了。
“淮哥儿,那阿娘收拾行李,也随你去南高县!”
她就这一个儿子,在外头吃苦受罪了,隔得远了她也是担心,不如跟着去了。
只是那第三条路,混吃等死,还真是万万不能的。
石中淮听了感动地叫了声阿娘,“阿娘我……”
母子俩正要再说些什么,就听到不远处的邻家里传出一声怒吼。
“石中泽!你可真好!真孝顺!”
“什么伯泥旧国,不许去!敢去老娘跟你拼了!”
宴娘子听了几句,就知道这是邻里十九弟妹在骂泽哥了。
“泽哥儿,他选的第一条?”
看到儿子点了点头,宴娘子不由得抚了抚胸口。
得亏淮哥儿比泽哥儿稳重,要是也非去往国外,要裂土封疆啥的,可不要吓死她?
还好只是隔壁家的孩子啊……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5-14 20:04:57~2023-05-15 20:58: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万万睡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4章 绝嗣老头(end)
◎彼借我势,我赖彼力。。。◎
现如今朝常上的各位大人, 常常觉得当今陛下实在是行事出其不意,已经无出其右了。
然而陛下却是总能让他们更加瞪目结舌:原来世上还能有这样的操作?
打从前前朝起,因为吸取了藩王造反的教训, 此后的王朝, 就都对宗室防范极严。
一个宗室,再是才华盖世, 也不能去参加文举武举, 做不了实职的官, 最多得个爵位,领一份钱粮,就算是被封到外地做藩王的近支宗亲,也只是能享用封地一部分的税收而已, 并没有权利干涉地方军政。
实质上就是把宗室当猪养。
这样做的好处是,宗室能力不足, 就不会对中央皇权有威胁,不会出现x王之乱这样的同姓诸王大乱斗,反而让外族占了便宜的愚蠢局面。
但这样做的坏处其实更为致命。
宗室们全都躺平了,就靠着吃宗正寺的钱粮过活了,那么多的空闲工夫,干点啥好呢?
那自然不是生儿子就是欺负老百姓了!
欺负老百姓,自然是在一点点地自断根基。
而不停地生生生,朝廷要负担的宗室开销也就年年上升, 最后到达一个可怕的数字, 变成了王朝沉重的负担。
另一个致命的弊端是, 当中央皇权出现危机时, 比如没有继承人了, 被敌国攻入京城了, 被奸臣篡位了……此时的宗室,就算是想做点啥,也是无力回天的。
一代一代被当成猪养的后果是,真的变成了猪。
现如今司静航的策略就是,放开宗室上进的口子,并且鼓励支持他们出外闯荡。
上一篇: 男友他病得不轻
下一篇: 穿书九零,大佬的炮灰前妻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