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慕先眉头微松:“但不是赵泽,又会是谁?”
“管他是谁!反正不是赵泽就行!”
齐宣正不禁又得意起来。
这时,他一下子在窗边跪下,膝行至齐慕先身边,抓住齐慕先的手,道:“爹!时间紧迫,别想这些没意义的事了,快帮我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做!爹,你一定要救我啊!”
齐慕先思路一沉。
有一句话齐宣正说得没错,在这里休息的时间十分有限,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刀刃上。
齐慕先暂且回过神,他看向齐宣正,道:“正儿,讲真话,现在的情形对你来说不容乐观。我本想在阻止大理寺升堂,在升堂之前就找人将你换出来,或者直接把事情捂住,但现在……事发突然,就连现在你我单独相处的机会,我本来都没有十足把握。”
齐宣正心头一紧,忙问:“爹,那、那我该怎么办?”
齐慕先说:“既然已经升了堂,那将这件事完全捂住已经不可能了。时间紧迫,我也还没找到可以替你顶罪的人。
“现如今,你要洗清罪行很难,我们只能换个思路,尽可能想办法减轻你的罪行。”
齐宣正脸上一白:“我现在可是秘书少监啊!势头正好!若是认下这罪,我今后的仕途……”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齐慕先劝道。
“有官做没官做,不能只顾当下,还要计之长远。”
“你这事捅出去,皇上一时生气难免,但你仔细想想,乐女是贱籍,名声又差,而你是个风流倜傥的四品官,不过是在年轻气盛时一时气愤,惩戒乐女时不慎致其死亡,说是意外也行。只要你之后几年都行为得当,再做点好事,重新塑个善人的名声,真会有人觉得这是个很大的污点吗?”
“这几年你老老实实蛰伏起来,但你与天子毕竟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等过个几年他气消了,我们打压打压其他官员,给你空个合适的位置出来,先说这位置其他人都当不好,再多提提你的名字。
“你有天子对你的情谊,还有我坐镇,到时候再让天子将你官复原职,难道很难吗?”
“本来你按理也是要丁忧几年的,算不上什么损失。”
齐宣正心中一动,好像没那么不甘心了。
齐慕先对他招手,示意他靠近,然后道:“其实在赶来这里之前,我派人多少去做了些准备。不过这萧寻初动作太快,我能做得也不多。
“正儿,你听着,等下回到堂上,你……”
齐慕先对着齐宣正的耳朵,如此这般了一番。
齐宣正对自己无法完全脱罪一事,还是多少有些不满,但听完齐慕先的安排,他对后面的事情有了底,表情多少轻松了一些。
然而齐慕先交代完这部分事,仍是愁眉不展。
他略顿了顿,又开口对齐宣正道:“对了,正儿,我且问你个事。”
“什么?”
齐宣正抬头。
齐慕先问:“你在大理寺狱的这段时间,可有听人谈起萧寻初调查此案的细节?比如说,他在调查尸体的时候,有没有从那乐女身上……搜出什么?”
第一百二十二章
齐慕先的语气超乎寻常的严肃, 他紧紧盯着齐宣正,目光深邃幽深,让人难以看出目的。
齐宣正一怔。
他知道父亲这样问他, 这必是个重要细节。
齐宣正心想这说不定会对他减轻罪行有利, 便绞尽脑汁回忆起来。
“我这两天是有听见狱卒聊天。”
他说。
“好像说,从那女的怀里搜出一封空白的信, 什么都没写却很小心地带在身上, 怪得很。”
齐慕先声音低沉:“确定是空白的吗?”
齐宣正点点头。
齐慕先神情肃然。
齐宣正看到父亲这般神情, 不由问:“爹,那是什么,很重要吗?”
齐慕先不言。
齐宣正费解道:“爹,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啊?”
齐慕先抬手捏了捏鼻梁, 泛黄的眼底有数夜没睡好的血丝。
他声音比往日低哑,带着齐宣正不太理解的阴郁。
齐慕先道:“不该你管的事别多问,你处理不了。”
*
同一时刻。
后堂另一间屋子中, 赵泽屏退众人,单独与谢知秋见面。
门窗紧闭,赵泽身着五品官服, 缓缓摘下头上的帷帽,神情肃穆。
谢知秋跪在赵泽面前,伏身叩首, 一言不发。
赵泽此刻心情十分复杂。
谢知秋道:“微臣知错,请皇上恕罪。”
赵泽想用手指点她, 但在屋中焦虑地转了半天, 最终还是收了手, 长叹一声。
“哎!”
赵泽百味交杂,甩甩袖子, 对谢知秋道:“算了算了,你起来吧。朕知道你也有你的难处,你若不这么做,朕又怎能知道朝中百官欺瞒朕竟已到这等地步?”
“多谢皇上。”
“不过……”
赵泽将袖子背在身后,又来回走了两圈,转对谢知秋道:“萧爱卿,我看齐宣正这事,要不还是点到为止吧。”
谢知秋抬眸看向皇上。
赵泽道:“齐宣正孝期流连烟花之地确实德行有损,还闹出了人命,着实不是一个朝廷命官该有的行径。
“但他毕竟是相父的独生子,相父待我恩重如山,我不能让相父太难做。
“照朕的意思,不如就对他严厉斥责,革除全部官职,五年不得复用,然后让齐家给乐坊一定赔偿。当然,朕下次上朝时,一定会对群臣好好说说这事,让他们不敢再效仿齐宣正之行。”
谢知秋默然。
半晌,她说:“齐宣正本来正该丁忧,五年不得复用,于他而言并不是很重的惩罚,恐无法起到儆效尤的作用。”
赵泽道:“你说的,朕也明白。但若不这般,还能怎么办?齐宣正是相父唯一的孩子,朕总不能因为他一时酒醉误杀一个贱籍女子,就将他杀了吧?”
谢知秋道:“依照律法,良籍殴打贱籍至死,应徒刑一年。齐宣正自知犯错却试图隐瞒,理应罪加一等,加杖责一百。
“且春月姐妹本是良籍,是受人拐骗才会被卖到此地,理应复籍,若照良籍来算,即便齐宣正有官身,也该流放两千里。”
实际上,即便如此,齐宣正的罪也不算重的。
如果情况相反,是下人殴打主人,那么无论对错、是何缘由,主人只要有伤,下人就会被处以绞刑。贱籍殴打良人,更是再加一等罪。
赵泽则头疼道:“萧爱卿,是律法大,还是朕大?你平时是听朕的,还是听律法的?
“忘忧,朕知道你正直,朕不是有意责怪你。但你看今日堂上,相父他一看齐宣正被压在公堂上,当场就气得晕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