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她现在的婆家裘家,宋筠不准备现在就写信,她打算先跟祁老板把自己落户的事谈定了,到那时候再来弄裘家。
这一年多操持家业不是白历练的,宋筠深知婆家人是什么性子,要是让他们早早察觉自己有离开的想法,他们能直接弄死自己。
毕竟这年头,婆家人随便捏个不守节的名头搞死寡居的儿媳妇并不犯法,别说看热闹的百姓了,连娘家人都不会管这个女儿的死活。
宋筠不敢拿一条命赌娘家人是不是疼爱自己,她宁可相信同为女人却能一手经营偌大地盘的祁老板。
有这觉悟后,宋筠发誓要将自己与祁老板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这么一想,宋筠觉得恢复自己的本名挺好的,在祁可这里女人能有尊严的活着。
祁可在把管不住嘴的乳娘拖走后,自己就回了祁庄,乳娘由别的女仆押去了百户所。
所里士兵一看是得罪了祁可送来的,问都不问前因,不审不判,直接把人扔进了苦役营,然后去跟粮草官袁阿水手下的一个书吏登记一下就完事了。
呆在私人地盘的祁可也没闲着,打开地图,与照临讨论未来的丝织业地盘放在哪一块。
桑田蚕房和日后的工场自然是挨在一起最好,减少原料转运的损耗,这就得划出一块比较大的地方用于初期生产和日后扩大。
帮宋筠悄眯眯地迁户籍也有办法,就是副手们出马,给裘家和衙门两边都下暗示,让裘家乖乖交出户帖,去衙门把宋筠母子和手下陪嫁迁出来,等暗示的效果随时间慢慢散去后,宋筠早就在凉水镇定居下来,裘家再闹都没用了。
但这办法没有第一时间采用也是因为有明显的缺点。
裘家老两口是怎么对大儿媳妇和孙子们的,家里人都看得清楚,不可能把主子包括下人全都下暗示,而且外人看到大儿媳妇带着孩子独立迁走也会议论。
他们在本地都是一个圈子的,相关人太多,暗示会起反效果,尤其等暗示的效果散去,人恢复清醒后闹起来,旁人看到前后言行不一致,还不知道会冒出多少类似中邪之类的流言蜚语呢。
第1607章 七里镇宋家(一)
所以为了不要节外生枝,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祁可才选择了传统办法,多费点时间但没后遗症。
但这传统办法的难处就卡在了怎样让裘家自愿与大儿媳妇切割。
不过这事现在不急,先把丝织业迁过来要紧。
宋筠寄给娘家的信当天晚上就上了船,第五天的白天送到了目的地宝泉县七里镇。
宝泉县的宝泉二字得名于地下有好水,夏季也不断流,适合搞种植,全县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于是发展出各种衍生种植业。
整个七里镇都是做织造业的,粮田旁边见缝插针地种着棉花桑树,原本是可以稳定地供给七里镇全年织造所需,但世道乱起来之后,外人都知道这里富庶,纷纷跑来劫掠搞破坏,农田工坊被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宝泉县衙门无力平乱,有钱人纷纷结束生意,有门路的人都在准备全家搬迁,不光是宋筠娘家想关张,裘家人也在考虑未来,只是他们的计划里带不带宋筠母子三个就不知道了。
送信的邮信局邮差找到宋家的时候,他们家正在与工坊老工人谈判,谈的就是生意关张后,这些老人怎么办,他们几代人跟着宋家做事,没了这个生计,宋家有钱有粮还能活下去,他们就要饿死了。
家里忙正事,本来邮差在大门口交了信就该走了,但因多说了一句来自出嫁的二姑奶奶宋筠从凉水镇发来的信,正房就将人迎了进去。
可见宋筠带孩子去凉水镇看病顺便传达口信的事,娘家人是知道的。
宋家老太爷和膝下几个儿子当着老工人的面,当场阅信,邮差被请了一杯茶,在屋角落里陪坐。
于是这现场的一幕就被原样传回给了照临。
在千荷境里接受陪练捶打的祁可难得一回中止练功,带着一身汗和乱糟糟的发型,跑出来跟照临一起看现场直播。
宋筠在信里清楚明白地写到两个选择,要么祁可接手将工人和工坊全部迁去凉水镇日后打她祁氏的招牌,要么宋家人自己把生意迁过去日后依然打自家的招牌。
祁老板愿意接收的原因是宋家做丝织业,正好弥补凉水镇的空白,不跟她自己经营的棉纺业抢生意,货物可直接卖给海外商船,利润能比以前挣得多,换别家都不会有这好去处。
当家男人们阅完信,将信中内容挑重要的念给在场众人听,新一轮的讨论开始了,只是这次就不是谈关不关张、卖不卖的事了,而是几时迁走。
就像祁可猜测的那样,干了几代人的丝织生意,真的那么心甘情愿关张吗?
看吧,结果这不就有了,从主家到下面工人,都统一愿意迁去凉水镇重新开始。
“老太爷,我这里斗胆提个醒,镇上干丝织业的不止我们宋家,事情尚未开始做,当心走漏消息。”底下的老工人当中,一个辈分最高的老人站起身向上座的宋老太爷拱了拱手。
“对对对!先保密!”其他工人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意,凉水镇上只要丝织业,可不能让同行抢了先。
第1608章 七里镇宋家(二)
“好,是要保密,这件事只在我们现在在场的所有人知道,多一个人知道消息就连坐,你们的家人徒弟和我家里的下人皆即时除名。”宋老太爷点头应允。
底下工人们都毫无意见,事关自身利益,再苛刻的条件都是应该的,更何况这个条件还一同限制了主家的下人。
因为主家肯定不会泄密,但家下人的嘴巴难说,就像他们在场的老人肯定管住嘴,但家人难说。
所以出了这个门,在场的人都要管住嘴,不能泄露给外人知道。
“但我们要迁生意,不可能不让人知道,对外我们就说卖给凉水镇的祁老板了,她全部接收,我们全家出动负责整体搬迁。”
“老太爷,家小不动的话,这理由倒是能糊弄外人,但事成之后你们怎么办呢?要不让家小跟我们一起走?”
“这个……”宋老太爷一时间也没什么好办法,刚刚才收到的信,哪有那么快就想出万全之策来。
这时,坐在角落里默默喝水的邮差举起了手。
“我是凉水镇邮信局的邮差,可否让我说两句?”
“小哥请说。”
“按照祁老板的意思,你们最好是一次性整体迁走,包括家小也带走。理由也好说,用卖掉生意的钱另寻了安全的地方定居,先将家小送过去收拾打扫,爷们从凉水镇过去会合。至于这地名是哪里,由你们自己想,糊弄同行你们应该很擅长,唯独要注意的是家小是否会与亲友联系告知自己的真实目的地,毕竟你们圈子里多年互相通婚,都是亲戚,现如今大家都着急寻找活路,你们安全地跑了,当心他们让你们全家都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