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794)

祁可才不赌人性。

舒千户更无所谓,本来就是军队做地主,只是交由祁庄统筹经营,新村子在法理上自然都是军户村,要么有自己的军户村民,要么租给佃农耕作。

反正对千户所来说,地主永不失业,怎样都是有赚的。

第1764章 整顿新秩序(二)

衙门对此毫无异议,祁庄种田的本事他们这一年都看见了,任何一个大地主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农田收获的谷子能达到亩产三百斤的产量,祁庄及下属的田庄轻轻松松都办到了。

军队自己的田庄供得上粮草物资,县里的供养就会轻松一点。

但这份轻松是不是好事,县丞会不会想到这一点,祁可与千户所都不关心。

朝廷供养的大军,倘若粮草物资完全由军队自给自足,那么,朝廷大军和私人军阀,还有什么区别?

祁可是有一点存心的意思,想看看当朝廷察觉到柏家军已经羽翼丰满时会作何反应。

福县同意给粮,让漳县大喜过望,同时军队也将流民返乡的消息公告出去,正满足于安稳生活的流民一个个嚎啕大哭,哭完了才开始考虑切身利益。

各个流民营开始人员流动,愿意返乡的慢慢往县境边上的流民营集中,身后已无牵挂的往后方流民营流动,就地改成军籍,一人一张身份卡和一张存折,前期干活的报酬都折成铜钱记在存折上,然后每天活照干,钱照给,就这么等着最终分配。

这些天,祁庄在人群中的宣传不是白费的,这时候就有不少家中只余妇孺的流民愿意留下来,大人小孩皆领到一张身份卡,七岁以上的还有自己的存折。

家中没有成年男丁,叔伯兄弟就要来吃绝户,反正在哪里都是一无所有,那不如原地留下,还能保住这些天干活的报酬。

还能自己作主留下的妇孺算是幸运的,更多的是当场吃绝户,孤儿寡母被亲戚们拆得骨肉分离,分别卖给别人,男童最好卖,多的是人买去做自家的香火。

因此各个流民营都能听到妇孺的哭声。

祁庄再次出手,雪亮的小银锭子公开摆出来,大声吆喝收买妇孺,招来一帮子坐地起价的男人。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讨价还价,最终就是个乱哄哄的现场,谁说的话都听不清,光看他们嘴巴动的样子,全都好像是挣扎着浮出水面吸氧的鱼。QqXsΝεW.

但是,就趁这个乱乎劲儿,监控小飞虫们开始在妇孺群中播放有暗示效果的特殊音频,引导这些不愿骨肉离散的女人孩子主动投身祁庄,她们获得解救,丧良心的亲戚们也得不到半点好处。

这种音频只有引导作用,并不是全员催眠暗示一起往祁庄跑,只是刺激那些不甘命运的妇孺们鼓起勇气为自己拼一把,实在是刺激不起来的就算了,祁庄不是什么人都要。

当然,幼儿除外,那是直接抱走,回到她们母亲怀里。

相信科技的力量,这种刺激卓有成效,当天半夜就陆陆续续有妇女孩子像梦游一样走出营地,在漆黑夜里被飞行器接走,离开县境一百里处后再换马车回祁庄。

等白天妇孺们清醒过来,茫然地看着四周的环境,摸着身下的马甲,听到驾车的女仆说正在回祁庄的路上,一个个都是懵圈脸,完全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离开的。

第1765章 整顿新秩序(三)

流民营里,当发现丢了很多女人孩子以后,自然是乱套了,买家找卖家要人,卖家说人丢了关他们屁事,于是一整天下来,不停地发生男人间的打架斗殴,打得上头时抡石头砸的都有。

这种打架女仆们从不阻止,只围观,看到要闹人命了才会对优势方抽一鞭子,那一鞭子就打得人皮开肉绽。

也有聪明人怀疑是流民营和祁庄联手搞鬼,但又不敢去挑战祁庄女仆的战力,于是盯上了别人家的妇孺,想把她们弄走弥补自己的损失,以为少几个人不会有人注意到。

也就他们自己这么以为了。

电子眼下无所遁形,整个流民营随时随地人脸验证和定位,任何一个女人孩子突遭意外的全过程都被记录下来,不等把捆起手脚堵上嘴的妇孺藏起来,祁庄女仆的箭就到了面前。

罪行揭露,收缴全部财产充作罚金和受害者的赔偿金,干事的人则送出流民营转交给军队。

苦役营欢迎你。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都集中在等待返乡的流民营中,都是男人主导,就算有女人跳出来背后也都有男人的影子,看得手后的利益分配就知道了。

当然,祁庄强势干预后,什么利益都没有了,参与者不论男女都送苦役营。

他们闹得凶,祁庄女仆锤得重,不服气的只管来试,肉体凡胎跟她们比力气那是找死。

这么恶整了三五天,各个流民营渐渐恢复秩序,老实人早已继续干活,走之前能挣一天的报酬是一天。

不老实的,都被锤乖了。

漳县派来接人的官吏和衙役们恰在此时到了县境上。

祁庄做事风格,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不用这些拿着户籍名册来的官吏清点人口,就反倒先从军队手中拿到一箱花名册,返乡百姓的户籍地址和现存家庭人口,事无巨细记在上面,点名领人编排队伍就行了。

没在名册上的自然是原地留下了。

漳县官吏们还以为这么详细的花名册是柏家军做的,言语中多有感谢。

军队笑眯眯地应了。

有了花名册,带人返乡的进度转眼就加快了很多,队伍就按户籍地排,但不是挤在同一天出发,而是一天天轮着来。

大虎哥带领的那支庞大队伍早已按他们各自的原籍分散开,按同样的方式,听到点名就拿着行李与同营的人排队前往县境。

到县境前再点一次名,确认每个人都在,接着士兵们移开拒马,目送流民们踏上返乡的旅程。

随着流民人数的日渐减少,县境上的士兵们心头也一天天地轻松起来,这些天确实辛苦了。

同样想欢呼的还有县境边上的各个田庄,流民们一撤走他们就想庆祝但是不敢,现在是真的可以了,鞭炮都不知道放了多少,硝烟味长久不散。

流民走了一半多后,柏福港向周边一镇二村公告消息,召集佃农。

这些召集来的佃农有两个选择,一个就是佃农,干活拿钱,不享有任何村民利益。

一个就是转军籍,成为军户村的村民,分宅基地和二亩口粮田。

第1766章 整顿新秩序(四)

一个人转,就得一人份的,一家人转就全家都有,按人头给,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头上都是一样的二亩口粮田,哪怕是孕妇都会预留出婴儿的那份。

但是口粮田不能出售不能继承,人死如灯灭,名下田亩收回村中,留着分配给新生人口。

女子外嫁,名下田亩也保留,算作嫁妆田,无论嫁到哪里去都保留,嫁到外县,也能挺起胸膛说自己有嫁妆田,只要回娘家探亲就能拿到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