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833)

早起的百姓依然跑来看热闹,见摊子支上了立马过来掏钱,正反两面四版,其实就一张纸的凉水月报,收费两文钱一份,说贵不贵,一个大肉包子的钱,这都要嫌贵的话,那还是先努力挣钱吧。

天光大亮后,报纸的销售就越发火爆,好在交易简单,一手钱一手报纸,排长队的队伍不断地在前进中,不会让人等得发急。

当天,全镇百姓嘴里谈论的都是月报上的内容。

报纸上的行文都是白话文,不是祁可图省事,而是从扫盲班结业的百姓能轻松看懂的正是以口语为基础的白话文。

因为看得懂,无论男女老少,讨论的兴头都很高,从国内局势到后面的小说和广告,一说起来都停不下来。

悬疑志怪的小说也受到了好评,不过祁可起了两个笔名,一个用于新闻,一个用于小说连载,所以没人知道这是祁可主笔,只沉浸在小说内容中,但只有上篇,下个月才有下篇,光是想到要等一个月就让不少人抓耳挠腮。

百户所拿到月报后,分出一份,跟军文一起送去了东临县千户所,这么有趣的东西,自然要问问上峰要不要。

同样的,照临也把版面发给县里的祁氏书局,让经营书局的女仆们印上百份,大部分放在书局卖,少部分再分成两份,分送到四柳村和泸西村,供村民阅读,顺便从这些村民口中收集新闻素材,为以后的稿子做准备。

社会新闻还有一个可以长期写的题材是衙门断案,正好做成普法专栏,家庭纷争、经济纠葛、刑事犯罪,没有新案子还能翻旧案,案例写多了,又会化为写悬疑小说的素材灵感,一举多得。

县里的这个书局一直靠免费扫盲班撑着人气,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凉水镇做事,成年人来读书的少了,换成了以孩子为主。

凉水镇招工必须要识字为最低门槛,在此基础上才是看年龄,当父母的在“把女儿早点嫁了减轻家里负担”还是“送去做工给家里挣钱”两头思虑再三,最终选择了挣钱要紧,放家里适龄女儿出来识字,期望下次招工能被选上。

第1852章 回镇上开报馆(四)

凉水月报一摆出来,首先就是这些孩子们最快知道,他们回家一说,愿意买的自然会来看看。

军驿的士兵们消息灵通,而且他们早已过了扫盲,两文钱一份的月报谁都买得起,千户所里柏擎还在对着凉水镇百户所送来的报纸发愣,县里的下属们都已经拿着油墨味的月报在读了。

等柏擎知道县里的新鲜事,做出了跟凉水镇百户所一样的决定,跟祁氏书局订阅了一年份的月报,也是好多份,分别放在军驿和千户所里供人随便阅读。

二麻镇百户所紧跟着也收到消息,成封亲自上县里买了一份,拿到手就原地打开阅读,才阅完首版,就在书局里订阅了一年的份。

县里到二麻镇的陆路,现在还在修,因为过年停了些日子,不过如今已经到尾声了,木造坊多段同步施工,进度是很快的,偏偏年后复工以来天气不太好,三不五时地就下场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使得这最后收尾阶段拖拖拉拉。

成封本来还愁这下雨有利春耕但是影响道路施工,可再看到月报上说今年可能北方春旱南方春涝,立刻觉得最近淅淅沥沥的雨水挺好的,起码没有春涝的危机。

衙门里也有不少人买了凉水月报,说出去凉水镇好歹是东临县治下,衙门关心自己治下某个镇子的情况不是理所应当嘛。

然后就被一二版的内容吓到了,各级衙门肯定是有邸报的,月报上的内容有经过重新编撰,但是核心内容一看就知道都是邸报上的,甚至有几句就是原文摘抄,一个字都不错的。

不论是邸报还是私人间流传的摘抄小报,反正祁可有路子搞到这两样之一作为自己月报的消息来源,这怎不叫衙门将对祁可的重视度又提升了几分,不管怎么说,她能搞来这些东西就说明她路子广,足以见得这个尚不到双十年纪的小姑娘已经有了自己的人脉和势力。

就是不知道柏家军那头知不知道?

不过想来即使知道也是不在意的,没看千户所也订阅了整年的月报么。

这么一个有实力又好用的手下,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那也是在所难免的,总要有人手做事吧,人手一多,势力不就起来了,拦不住,也防不住的。

衙门里有头脸的几位坐在一起一商议,最终也是分头派家下人去订阅了整年的份。

但是要说对凉水月报支持最大的,还得是东安府的商人和富户们。

先是在凉水镇进货的商人们把消息带去东安府,去年凉水镇工农产品交易会上吃过甜头的人,在听闻这个消息后纷纷赶来,只看了一眼广告版就订阅整年月报的客人简直不要太多,还有现场就要掏钱在下一期的月报上登广告的,把报馆一楼宽敞的接待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商人们如此热衷,正是因为这是月报,一个月才一期,登个广告,读者翻来覆去看一个月怎么都能留下深刻印象,有利自己做生意。

第1853章 太子搞什么鬼(一)

这么热闹的事情,柏大将军及手下诸位高阶将领自然都没有错过,顺便还把选出来学习修理自行车的人送来了凉水镇。

祁可也没想到广告版面这么受欢迎,她都有点担心收钱太多版面不够怎么办。

不过,这个担心也就维持了几秒钟就放下了。

报馆上下干活的皆是副手化装成的女文书,一个版面用多大的字号能塞下多少广告,她们算得比祁可快,没排上队的,不好意思,只能等下下期,若是愿意现在付钱的话,可以按付款顺序排队,不然的话,连下下下期可能都排不上了。

有备而来的一部分客人拿出广告底稿和钱,接过收据得意地走人,没准备的就有点慌神,好在可以先付钱占个位,付钱起三天内拿底稿来,否则就算主动放弃,钱也不会退的,报馆不可能一直空着一块版面等个不知道几时会来的广告主。

报馆业绩蒸蒸日上,天天被催稿、尽快完结小说上交报馆的祁可却收到一封来自柏大将军的私人信件。

那信拆开一阅,祁可脸色就不好看了。

这信其实是柏大将军和大夫人两口子共同名义写的,能写出这封信来就说明连柏大将军都把祁可平辈看待,与她讨论一件私事。

现年四十四岁的太子在年前向柏大将军来信提亲,要娶柏敏为太子妃。

信中笔墨最多的是介绍太子的情况。

前太子妃病逝一年半,膝下留有二子一女,另有庶子女若干。

四十四岁的太子,长子长女都已成婚,他本人已经是祖父辈的人,突然要求娶不到及笄的柏敏,让柏大将军一家心中难安,唯有柏敏一人不知此事,直到现在全家还在琢磨太子这是什么意思,怎么敢提出这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