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137)
真要是由着他来,那就是钱出了,还在县太爷跟前讨了嫌。
如此这般,其他富户格外配合的交出了人。还有几个是买了王家女眷的,本想随手丢给家中奴仆当媳妇儿,但转念一想,没道理买了男丁的还能在县太爷跟前刷好感,他们这些买了女眷的,就活该吃亏?
于是,就有人向钱大富提了个非常人性化的建议,表示不忍心他们一家人失散,正好男丁下地干活,女眷可以帮着洗衣打扫生火做饭等等。
至于王家的庶出小姐们到底会不会洗衣做饭……
不会可以学嘛!
反正遭罪的也不是那些富户。
钱大富大获全胜。
就是背地里被王家人问候了祖宗十八代。
据说,消息传到县城大牢里,在得知自家子嗣兜兜转转最终又落到钱胖子手里时,王老爷直接喷出了一口血。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其他从犯都已经被判下来了,剩下的几乎都是注定要被判死刑但还不确定究竟是个什么死法的主犯们,县太爷大手一挥,让他们从猪圈那边回来了。
重回县衙大牢,王老爷并不感动。
尤其是随着天气愈发炎热了,秋收时节即将到来,这不光意味着王家子嗣开启了新一轮的磨难,也意味着马上就可以秋后处斩了。
……
安家父女因为凑热闹的缘故,去县城里逛了几天。离开后,想着有阵子没回安家村了,加上他俩因为一时冲动在县城里买了不少东西,其中还有很多是容易放坏的食物,因此索性回了一趟村里。看望亲朋好友,每家送点儿礼物,然后去安爷爷安奶奶的墓前祭拜了一下,最后才打道回府。
这么一来,安氏殡葬铺歇业的时间就略有些长了。
但因为早先铺子里的生意也不好,毕竟这行当原本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加上前阵子才帮VIP大客户余家更改了庇佑,安父以为暂时没人会登门拜访的。
没想到的是,还真就有人过来。
等父女俩回到家时,就被告知他们刚走那天,生意就上门了。
安父起初还不以为意,毕竟他已经不是刚穿越或者刚到昌平镇时的他了,如今的他积累了不少客源,买了地盖了新屋,还攒下了不少钱。因此,就算错过了一桩生意,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的。
说白了,就是膨胀了!
这是生意人的大忌,但安父的情况却又是极为特殊的。实际上他应该算是手艺人,而非生意人,只要他的技术还在,膨胀不膨胀的,问题不大。
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膨胀得太早了。
父女俩虽然离家了,但老家来帮忙的大哥一直在的,而且他天天都开门,只因为这一带的风俗里,莫名其妙的关店门是不吉利的,除非是快过年那阵子。
于是,客户就将情况告诉了老家的。
他又告诉安父,有人出天价请安父出山。
安父差点儿就喷了:“出山?还天价?得了得了,他人在镇上吧?闲着也是闲着,只要不是特别远,我就接了。”
“幺叔啊!真的是天价呢,远不远的我不知道,但人家可有诚意了!”
“哟,你还能看出来他有诚意?”因为辈分的缘故,明明人家比安父还大,却得管他叫叔,管安卉叫妹子。不过,安父已经习惯了钱大富的凑不要脸,这边好歹也是正经亲戚。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甚至他觉得人家搞不好已经走了,毕竟如今天气已经很热了,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停棺这么长时间的。
然而……
“叔啊!人家出三千两银子呢!”
噗——
正在喝凉茶解渴的安父直接喷了。
“多、多少?”
老家的比划出三根手指头,一字一顿的说:“三千两银子,我肯定没记错,问了好多遍了!”
安父原本琢磨着,大夏天的,再说过阵子府试的成绩就该公布了,搞不好本月底或者下月初,余家的人就又该过来了,他就不想出远门了。
但如今,他改了想法。
别说出远门了,出国也是可以的!
“人呢?你没问人去哪儿?”
问还是问了的,不过老家的表示,倒也用不着特地去找人,因为那人一天八趟的往殡葬铺里跑,估摸着马上就该来了。
果不其然,安父才进去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就听说贵客临门了。
能出三千两银子请他出山的,不是贵客是什么?
安父高高兴兴的迎了出来,随后就陷入了迷茫之中。
不是他先敬罗衣后敬人,实在是因为这年头的有钱人真就是一眼能看出来的。像钱大富这种人,那真的是把有钱两个人写在身上的,一看就知道他是暴发户。
但眼前这人,看着跟钱大富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首先,长相和身段方面就甩了钱大富好几个档次,甚至不说已经人到中年发油发福的钱大富了,连长相俊俏的钱家小少爷,都没办法跟这人比。反正一眼看过去,这人就跟普罗大众是两个画风,搁在安父上辈子,绝对是明星级别的。
其次,能掏的出三千两银子的,安父认为肯定是个有钱人,但这人虽说身上的衣衫看着都挺新的,料子款式都还不错,可也仅仅是还不错而已。跟他出手阔绰这一点,看着好像不太相配。
最后,就是神态了。
尽管来人还是表现出了那么一丝急切,但总得来说,人家情绪是很平稳的,完全没有任何悲伤。
安父陷入了沉思。
他在思考,对方也在打量他。片刻后,对方先开口作了自我介绍。
他自称姓唐,祖籍在江南一带,祖上曾出过不少读书人,他祖父更是曾在府城任官职,却因为疾病缠身,在任上就过世了,只留下了当时年纪尚轻的他祖母和年幼的他父亲。
“……祖母也曾想过要带父亲回江南老家寻求庇佑,可无奈,江南那边尚有祖父的妻儿,担心当家主母容不下他们,我祖母便丢下父亲改嫁了。”
安父刚缓过来要接口,就被这巨大的信息量给整傻了。
仔细一琢磨,他就明白了。
这是典型的老家一个原配正妻,出来再找一个小妾的模式。听着好像挺不道德的,但搁在这个年代,却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反倒是老家的原配容不下夫君在外的血脉,更会惹人非议了。
至于年轻的单身母亲丢下年幼的儿子选择改嫁……
安父终于理解他闺女常说的那句“槽多无口”是个什么意思了。
但不管怎么说,哪怕撇开对方是自己的客户这一点,安父也没立场责怪对方,只能绷住表情继续听他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