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宫复仇记(14)+番外

作者:小宴 阅读记录

岳峥道自己最爱《秦风》的《无衣》,慷慨高昂,宁蕙却红着脸说她更喜欢《唐风》的《绸缪》,绵绵情意,真挚且动人。

后来,他便听到宁蕙的歌声,回荡在安静的宫城里,婉转而悠扬。

岳峥意外却也惊喜,他没料到这个素来温软的小姑娘,竟也敢这样大胆地暗示自己她的心意。可正因她的大胆,岳峥才觉得这姑娘真率且难得……那是他第一次,在深夜,辗转反侧地思念一个人。

果然,母后说得没错,宁氏长女天生的好喉咙,宫里造诣再深的乐姬,也比不过她天然不加矫饰的声音。

“子夕子夕……如此粲者何!”宁蘅一曲终罢,唱得她自己眼角都有着微微的湿润。

当日,岳峥若知晓这是她唱的歌,这世间所有的误会,便都该烟消云散了?姐姐脾性温和,嫁入安稳人家,必可一生无忧。而自己,得偿所愿,也决不会像姐姐一样任人欺辱……

可从一开始,她就在错过,错过了岳峥最初的那份倾慕,又错过了岳嵘如今的钟爱。

面纱掩住了宁蘅嘴角自嘲的笑意,她敛裙拜下,温声道:“臣妾献丑了。”

岳峥大喜过望,第二次了,这是他的阿蕙,第二次这样冒险向自己剖白心意。他情不自禁站起身来,从九阶高台上步下,亲自扶起了跪着的宁蘅。

宽袖之下,他微用力握着宁蘅的手,半晌,岳峥方按捺住心中的惊喜,扬声道:“此曲甚妙,黄裕,把二弟从西北带回来的狐皮给宁御女送去。”

宁蘅垂首,不动声色地抽出手,向岳峥一福,“谢皇上赏赐……臣妾该回席了。”

岳峥可以在殿上失态,她却不能。朝臣的众目睽睽之下,宁蘅敢赌岳峥的心意,却不敢赌自己的清誉……她没有母族的依靠,没有前朝势力的支撑,一个废妃,她不敢再冒险,留一个惑君媚上之名。

“去吧。”岳峥的眼里尽是眷恋之情,他转身拾阶而上,却忽然停在了宝座前,“梓童觉得宁御女的歌,唱的如何?”

皇后一愣,她没料到岳峥会在此时询问她的意见,当着外臣的面,她身为皇后,自然不可有任何善妒之举,唯有应声赞道:“宛若黄鹂,臣妾深受所动。”

岳峥微笑,“既然皇后也觉得好,那便晋宁氏为从八品更衣,以示褒奖吧。”

未给皇后反驳的机会,已经回到席上的宁蘅起身一礼,“谢皇上隆恩。”

皇后没有半分再转圜的余地,只得顺从。有一瞬,她甚至怀疑着岳峥与宁蘅早便商量好的事情。

宁蘅歌罢,岳峥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即便岳嵘仍是醉态横生,岳峥也没有多加斥责,反倒在临近结束时,下旨册封岳嵘为秦王。

望着岳嵘醉醺醺地上前跪拜谢恩,岳峥哂然一笑,“起来罢,看你这样子今日也出不了宫了,且回圣哲殿住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新的早……是因为小宴准备明天晚点更新,晚上7点。【躺倒】以后应该除了加更,更新都会固定在晚上7点。

这样就算我提前一天睡过头也不会耽误发文← ←。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圣哲殿】当年岳嵘住在圣哲殿,太子岳峥住在兴龙殿← ←不知道这个设定以后还用不用得到,还是提前说粗来的好。

【中贵人】对高级内宦的尊称。就是“服务员,加瓶酒”和“老板,加瓶酒”的区别……

11、生辰

宫宴的翌日便是宁蕙十九岁的生辰,昨夜宫宴盛大,岳峥虽为着那首《绸缪》颇为惦记宁蕙,奈何皇后言语暗示,他也只得宿在了坤宁宫中。

不过,甫一从坤宁宫出来,岳峥便下旨赐了一盒龙涎香给宁蕙,更是吩咐黄裕在朝会后亲自给寿昌宫送去。是以,宁蘅刚定省回来,便见黄裕等在了门口。她忙不迭紧走了几步,迎上黄裕,“中贵人怎么在此处?让您久等了罢?”

“娘子万安,奴婢恭贺娘子芳辰。”黄裕一礼,笑着朝宁蘅拜道。

宁蘅闻言一愣,片刻才反应过来,今日是姐姐的生辰,她险些便忘了。“多谢中贵人,中贵人里面请,且赏脸喝口茶。”

黄裕与宁蘅姐妹还算熟悉,因而并没有太过客气,应了声是便跟在宁蘅身后迈进了灵毓轩。宁蘅一面吩咐小满去倒茶,一面请黄裕落座。

黄裕斜签着身子在一旁的椅上坐了,笑眯眯地让小黄门献上了一个小匣,“今日娘子生辰,皇上特地让奴婢给娘子送了香过来。皇上说了,这香照旧是只赐给了您一人……皇上心意,娘子该是明白的吧?”

立夏乖觉替宁蘅接过了小匣,宁蘅拨开铜扣,匣子里果然是龙涎香。她低眉一笑,“自然,还请中贵人代我向皇上谢恩。”

黄裕称了句好,又道:“皇上吩咐了,请您晚上去乾清宫一道用膳,也不必去坤宁宫昏定了。”

“是,我知道了。”宁蘅抑仄住心里的忐忑,面露一笑。

黄裕见宁蘅答应下来,没再多坐,二人客套了几句,黄裕便告辞离开。

宁蘅吩咐小满代她送了送黄裕,自己却孤坐在房中出神,手里的暖茶早就发了凉,她却将茶盏拢得益发紧了……姐姐,你的魂魄若还没有离开这世间,到时候,你会教我怎么做,对吗?

※※※

三月的夜来得不算晚,宁蘅理妆向乾清宫去的时候,东边的天已发了黑。她低首静默地走在绵长的宫巷中,不疾不徐,仿佛她心中根本没有那样多的波澜。

宁蘅仿佛走了很久,才终于走到陌生的乾清宫前,上一次她来的时候,是宣定二年的寒冬,她冒着风雪,孑然跪在乾清宫前,只为了乞求岳峥准许她去冷宫,陪姐姐过一个年。

已经过了三个月了……这世间的幸与不幸,都逃不过一个阴差阳错。

宁蘅立在乾清宫外长吁一声,继而匀开一个淡淡的笑意。她稳步走向殿前,早有眼尖的内宦进了殿中替她通传。待宁蘅在门前站定时,黄裕已亲自迎了出来,“见过御女娘子,娘子万福。”

“中贵人安好。”宁蘅微欠身,以示恭敬。

对着宁蘅,黄裕自然不敢拿乔,他偏身避开了宁蘅的礼,继而奉上一笑,“皇上等娘子有一阵子了,娘子快进去吧。”

宁蘅含歉低首,轻声解释着:“第一次从寿昌宫过来,没料想会这样远,故而耽搁了……皇上没恼罢?”

黄裕听出宁蘅话里有话,并不敢贸然表态,只中规中矩地答:“不打紧的,皇上也正批着奏章,手头还有些未了的事情,娘子且安心进去就是。”

宁蘅莞尔,向黄裕颔首,“多谢中贵人提点。”

言罢,宁蘅从容迈过门槛,踏入乾清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