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宫复仇记(69)+番外
岳峥只觉她话音凄寥,神色却古怪极了,眉峰微蹙,可到底也没再开口。
宁蘅加快脚步朝殿外迈去,她一身碧色的裙子,像是开到最盛时的兰花,由行到奔,轻巧利索踏下几阶台阶,转个弯便不见了。
岳峥心头大恸,好像被人割去了一块肉,痛得他想要大叫出来。
他从没想到,那一段最美好的时光,竟是水中月镜中花,起于一场海市蜃楼,终于了无痕迹的一滩泡影。
康子娴仍跪在殿中,脸上神色洋洋得意,她是输了,可懿贵妃也没赢。
她静默地等待着岳峥最后的宣判……懿贵妃已永世不得翻身了,那么她,这一世也该结束了。
“皇上,后妃自戕乃是大罪,臣妾不想连累族人,是三尺白绫还是毒鸩一杯,凭君吩咐。”
岳峥懊恼隐怒之情,被康子娴这句话登时激了出来,不舍得发在宁蘅身上的怨怼,也一股脑冒了出来。他不顾殿中尚有旁余妃嫔,只是冷道:“你想让康氏全身而退已是不可能了,朕不会让你死,你得看着,朕是如何让你悔恨终生!”
康子娴一愣,却很快明白了岳峥的威胁之意。
康氏一族眼下犹如累卵,岳峥想一点点蚕食康氏的力量,叫她这个被寄予重望的废后,眼瞧着自己的家族大厦将倾,两朝煊赫,毁于一旦……
她敛去面上种种表情,又恢复了过去端庄稳重的模样,“皇上既然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康氏,那臣妾今日还何必怜惜性命?”
言罢,她猛地起身,用力朝最近的红柱上撞去。
康子娴一生骄傲,尽付与这乾清宫中最久远的龙涎香中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字数够多吧!!!不知不觉又写到了凌晨两点!!!
明天计划去高雄+垦丁玩儿,不知道还能不能按时更新,我会尽量哒~~请大家到时候关注一下公告栏哦。
不过马上要结局了,我争取在路上的时候码字,努力日更到结局。
结局后还有番外,应该都是第一人称写的。
会写岳嵘(这个会甜哦~)、岳峥(这个不一定用第一人称,还没想好)、秋芸……其他人还有想看的吗 0 0?
52、造反
四月,岳峥不顾朝臣反对,终于还是颁下了废后圣旨……即便在那个时候,康子娴的尸体早已凉了。除了这一道圣旨,岳峥同样在秦王岳嵘的奏请下旨为他与秋氏嫡次女赐婚。
婚期定在六月,大婚满月之后,秦王就藩。
自废后那日至今,宁蘅始终孤居永宁宫中。那日康子娴将姐姐隐瞒了多年的秘密,当着岳峥和六宫嫔御的面前统统揭开。这桩事虽在宫里掀起不小风波,但始终没有传出去,因而岳嵘并不知晓。他只当皇帝既已废了皇后,宁蘅自此可高枕无忧,便履行诺言,上奏请了赐婚。
静充华得到家里送进宫的消息,特地去谢了宁蘅。
彼时衷兰殿冷清,宁蘅默不作声地听着静充华道谢,谢着谢着,一向自持入秋芸,却忍不住哀泣出声。
宁蘅曾一心一意地爱慕了岳峥十年之久,自然明白静充华的心情,她伸手递了帕子出去,温声开解道:“我知晓阿嵘是好人,你错过他,确实可惜……但你妹妹能有这样好的归宿,你该替她高兴才是。”
静充华逼着自己止住泪,却忽见宁蘅也湿了眼眶。
宁蘅是突然想到姐姐,倘使当日皇后不曾害过她们姐妹二人,姐姐来日必能重新复宠……而她,大抵亦会嫁给岳嵘。姐姐也会在她出嫁之前,这样温和地告诉自己,她得了一个好归宿。
然后一世安稳,宁蘅可以安心地躲在岳嵘的庇护之下。
可如果那样,宁蘅也许一辈子都没法察觉到岳嵘的好。
她只会怀揣着错过岳峥的遗憾,用一生去思念那个得不到的人。
岳嵘是良人又如何?
宁蘅顿觉索然无味,便向静充华下了逐客令,“皇上大概一辈子都不会来我这里了,你还要自保,以后……也不要来了。”
宁蘅知道,岳峥是真的起了与她死生不复相见的心思。前几日,卫才人查出身孕,岳峥欣喜之下,将她晋了一位,是为卫美人,迁出永宁宫,赐居万安宫的未暮阁。
这样一来,永宁宫就剩宁蘅一人居住。
岳峥厌恨她……或者说,厌恨姐姐至极,是以才要将昔日华美独绝的永宁宫变成一座有实无名的冷宫。
这样也好,至少能落个清静。她活过来,无非是想报了昔日的仇……如今皇后死了,她又何必再去争那些名利?
她已经腻了这宫中的争斗,更腻了岳峥。
岳峥眼下是掌握着天下人生死富贵的天子,他的爱从不会只属于一个人。她曾经盲目的仰望,也因为两人的距离,让她的世界,自此之后,再看不到岳峥的身影。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尘埃,宁蘅不想拥有整个世界,她渴望的无非找个安宁的角落安定自己。
如今衷兰殿无人叨扰,她便心甘情愿在这里尘埃落定。
※※※
废后的圣旨是后宫人人早就知晓的,因而倒还算平静。但传到朝中、民间,动静却变得大了起来。
岳峥丝毫不给康氏一族留任何情面,诏告天下的圣旨中,将废后罪行条条列陈,即便那是宫闱秘辛,岳峥也毫不遮掩。
一时间,朝野震动,康氏自觉颜面大失,以镇国公为首,康氏族人纷纷上奏请罪,要求皇帝免其职责,还乡种田。岳峥怒到极致,反而镇定,他将康氏奏章统统理在一起,挨个数了下来,朱批于上,全部准了。
康氏族人众多,在朝野之中俱是要职。康氏此举,原是想逼着岳峥下诏安抚,只是他们没料到,岳峥竟起了刮骨疗伤的冒险心思。奏本还发,所到之处,皆是摘掉乌纱,开缺回家。
岳峥让康氏大吃一惊,而康氏,却也干净利落地报复了回去。
六月初,秦王大婚。
这位秦王妃秋氏乃是秋家幼女,自小便得双亲宠爱。这一番出嫁,说是十里红妆毫不为过。岳嵘心不在焉地骑着高头大马从秋府往秦王府去,他簪花披红,面上却毫无喜意……娶了秋氏,便是与邺京割下最后的牵连。
下个月的这一日,他便要与他的新妇子离开邺京,前去雍州……藩王无诏不得入京,此后,山迢水远,他的阿蘅却要长眠邺京,再无相见之机了。
他需得要永远割舍掉心里埋得最深、最美的记忆。
这一生都没法再打开了。
正想着,岳嵘忽听一阵熙攘,他此时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循声偏首,但见正北方一片火光……他眉头一蹙,立时反应过来,那是大魏宫的方向!
岳嵘从军两年,打过无数场仗,见灰烟明火,不由警醒地勒马。
他这么一停,连带着后面迎亲队伍都跟着停了下来,他身后相随的内宦刚要上前询问,却见岳嵘已是翻身下了马,跪在地上,附耳贴着地面用心听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