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48)
“刚刚我们才说了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促进鲜卑族汉化推进民族和谐的那位皇帝,接下来要说的这位也是北魏的皇帝——北魏拓跋氏被孝文帝改成了元姓,所以这位皇帝叫做元修,是北魏的最后一个皇帝。”
“这位皇帝沉稳厚重,喜爱武事,谥号也是孝武皇帝。”
虽然大家都还沉浸在“陪伴了他们这么久的天幕竟然可能要没了”的情绪中,但听到这里,也还是有人不由地跟着李晓诗的话音走了。
沉稳厚重,孝武皇帝……等等啊,这不是在说“荒唐”皇帝吗?
而且,这是北魏的“最后一位”皇帝?不是沉稳厚重吗,怎么变成最后一位的了,还荒唐?
刘彻:不知道,但先别撇清,希望人人都知道,天下孝武皇帝不是一回事。
李晓诗摇头:“上次的刘子业喜欢自己的亲姐姐和亲姑姑,这次这位孝武皇帝,他公然和自己的个姐妹一起住,娶了个姐妹当妃子。”
许多老儒已经气得胡子哆嗦了。
不知羞耻!
……罔顾礼仪人伦!
像这种皇帝,像这种女子,就该骂!!
换到他们这里,一定每天不重样翻着花地骂,骂他们个一身狗血!
不是所有读书人都会通读上下史书的,但所有读书人在知道这些事后,不管真假,都会做出个被气得半死的架势出来。
他们见得多知道的多,也知道确实有些人有个人爱好,但私下里如何是私下里的,不为人知的事就要不为人知才好——但作为皇帝,把事情闹这么大,又被天幕说出来,那当然要同一战线一起骂了。
老百姓们却是一个个都十分不齿。
和自己的姐妹这么搞,真的是不怕被雷劈啊!
李晓诗在这里说的其实也不太对,这位元修是娶了个姐妹,但那是堂姐妹,她看漏了一个堂字——虽然在现代来看是不容于世的,但对于还没有“近亲不可结婚结婚”观念的古人来说,也还好。
只不过平台也没有帮她修正的意思,毕竟这位北魏的末代皇帝也是因为这个由头被权臣给杀了的,也算的确荒唐。
说完这个,李晓诗又继续道:“元修死后,北魏分裂,两位权臣分别立了一个傀儡皇帝,互相对峙,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后来权臣直接废了皇帝,自立为帝,也就是之后高姓的北齐,和宇文姓的北周。”
北周,到这儿隋朝的观众们就觉得熟悉了。
宇文嘛这不是!
李晓诗:“北周的一位皇帝,宇文赟,沉湎酒色,暴虐荒/淫,还十分喜欢用重刑去罚人,他一口气立下了五个皇后。”
之后的事她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想不到真有皇帝会这么做,“而且,为了能早点全心全意和妃子们玩乐、纵情声色,他很早就主动禅位给了自己的长子,然后去做太上皇了——他十九岁登基,二十岁就禅位了!而新的皇帝才七岁……这位皇帝广揽天下美女,但因为太肆意了,所以很早就去世了。”
不止李晓诗想不明白,搁谁能想得明白?
尤其是前前后后的皇帝们。
只听过为了当皇帝、不想早早退位,所以忌惮自己逐渐长大的太子的,因此也造成过不少惨剧,这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要是说哪个皇帝是为了玩而把国家扔给七岁的孩子,自己去当太上皇的、那就真的是稀罕事了。
简直一字一句间门都写着“迫不及待”几个字。
离大谱。
李晓诗的声音还在继续:“当时最有希望一统全国的就是北齐了,北齐的实力相当于是最强大的,北周那都已经弱得不行了——但最后却是北齐被北周给拿下了,这要从哪里说起呢?其实也是他们皇帝的问题。”
“之前的南朝皇帝们,够离谱吧?是不是一个比一个要奇葩?”
李晓诗摇头晃脑,“但是比起北朝北齐的这几个高氏皇帝来说,那都差远啦,那能算什么呢?”
不明就里的观众们:啊?
那些、那些南朝的……还能算好的?
北齐这皇帝们到底是做了什么啊!
通南北朝历史的人则是呵呵一笑,不语,一派高深模样。
不说,说出来脏嘴巴。
“北齐总共经历了五个皇帝,其中只有两个算是正常的,其他的个……呃,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真·高了。”
李晓诗道,“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在位初期政治国内事务,整顿吏治修改法律,实施改革,劝农兴学、严惩贪污**之徒,励精图治,还向外征伐企图拿下南梁,被突厥可汗都称为英雄天子。”
不用她多介绍,观众们都知道,转折要来了。
这前边说得再好,都是虚的,后边做的事一定都会把这些好印象给磨灭完了的,不信就看萧衍——谁还记得他一开始是个好皇帝?反正大家现在都知道“南朝四百八十寺”了。
“但这个人后来仗着自己的功绩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变得残暴、荒/淫滥杀——他还喜欢喝酒,一喝酒就误事,但偏偏就喜欢喝酒。他经常在大冬天暴露着身子跑上街,爬上高台等;还喜欢涂脂抹粉化妆穿女装出去逛街、或者叫人召一大批女子入宫,和亲信手下们一起昼夜不停地放纵。”
说不上是不是暴露癖、异装癖的癖好,但在那时候,的确很能吓到人。
试想一下大家正一如往日地生活着,突然发现一个暴露自己身体的人出现在大街上,能不吓人吗?
更别说这人还是皇帝。
接着,李晓诗说出了那件让她初看时都觉得毛骨悚然的事:“他有一个很喜欢的妃嫔,长得特别漂亮,高洋十分宠她,几乎是日日黏在一起。有一次他抱着这个妃子正在喝酒,喝着喝着有点醉了,想起来这妃子和别人的传言,一时有点吃醋,就拔刀把这妃子杀了,然后抱着妃子的尸体继续去找别人喝酒。”
“喝了好久,他突然把尸体从怀里拿出来,然后开始就地解剖肢解……”
李晓诗的描述不怎么有技巧,纯粹地在平铺直叙,完全没有说书先生那样的高超话术,但却让广大观众们听得入了神,连“天幕是不是不会出现了”的担忧都抛到了一边,全神贯注就想听听这高洋是在做什么。
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突然杀人,然后还抱着尸体继续喝酒,喝着喝着又把人剖了……
怎么听都是个常人不能理解的变态,但,正因为不能理解,所以没人猜得透他要做什么。
知道的人也不说,就只是淡定地把茶杯收起来,决定先不喝水,下一顿也先不要吃肉了。
李晓诗:“然后他把这位爱妃的骨头抽了出来……”
要取骨,势必要剐肉。
杀人、肢解、剐肉取骨,如此残忍的行径——这还是日日陪伴在枕边的人。
一些和丈夫有所不睦的女子眼神已经有些不对了。
她们代入了一下,如果是自家丈夫在好好吃饭的时候突然要杀她,或者是雇人来杀,那真的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