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5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啊,是李白的。我们学好多好多好多李白的诗,还有杜甫王维苏轼陆游啊他们的,小学就开始学了!”
被点到名字的几位都不是什么小孩儿脾气,反倒是他们身边的人比较激动一点。
李白更是还在倚着榻呼呼大睡,完全不在意天幕的出现。
李晓诗:“恩恩,等旅行回来之后我要找点我们的诗词赏析题来给大家做,就请原作者来做一做~”
一路上有说有笑,时间竟也过得不慢。
李晓诗翻书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她看着书,观众们看着窗外。
“啊,朋友——!”
车窗外的高大建筑减少,一片相对开阔,但依然隐在晨初朝阳中的地区出现。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随着列车前行,那开阔之地逐渐将本身面貌展示给了众人。
初上的旭日照耀下,看不出原本颜色的水面泛着粼粼波光,没有澎湃激昂的浪,平静和缓,却耀人夺目,开阔而包容。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还没有度过完整变声期,少女的声音清脆中夹着些尚显稚嫩的尖,但在那名为“黄河”的画卷缓缓在所有人面前铺陈开来之时,又显得那样合衬,不显丝毫违和。
李晓诗专心诵读,观众们则都不约而同停下了手中在做的事情,愣愣看着天幕上那平静温和的“母亲河”。
河水、黄河。
有多少人,是连他们生活的时代中的黄河都没见过的,更不要提这千年之后的黄河了。
看过的人也都觉得震撼。
两岸建筑林立,堤坝高筑,树影丛丛。
河上可见大桥,桥上黑影点点掠过,应当是李晓诗说过的“汽车”路过。
而河水也不似记忆中的凶险,反倒是异常的平和静、堪称温和地流着,遥遥可见弯转隐进远方灿阳的尽头,似乎流入了那遥远的天际。
这样的一条河,这样的一条河……
人民百姓可以安然过河,也不像每年都要决堤洪涝淹田冲人。
这样的一条河,少了多少危险……又能够多养活多少人?
许多人看着、看着,不知道是被那直面的刺目阳光激到、还是什么别的原因,竟无声掉起眼泪来。
这是一种隐含在华夏民族骨子里的情怀,虽然不通文墨的人不能找到很合适的言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但他们知道,那些情感中一定有羡慕,和欣慰。
羡慕千年之后的人们可以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欣慰千年之后的子孙不用再像他们一样,过朝不保夕的生活。
黄河再宽,放在火车的速度前也只不过是几瞬间的事。
李晓诗一首黄河颂没读完窗外就已然换了场景。但在这时,各大时空的观众们才回过神来。
嬴政难得又被勾起了些心潮澎湃。
能将如此凶险的河水治理管控成这样的模样、能在河水上建出宽阔牢固容“铁车”行进的桥,还能建出容李晓诗所坐的“火车”通行的“轨道”桥,后世的技术和能力……
若大秦也能将河水收服,也能与河水共存、那么江水,那么其他……
政令和政策传递起来就会更方便了。
过了黄河,后边又是和之前一样的场景了。
高楼大厦,民居田地,还有一些废品回收站和汽车回收厂之类的。
但这些跨时空观众们好像看不够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问,李晓诗也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答。
接近中午的时候,李珉起来了。
补了补觉,精神气好了很多。他去给李晓诗泡面,又加了两根肠,自己也来了一份。
李晓诗就收了课本,呲溜呲溜嗦泡面,做了会儿吃播。
面对观众问这是什么东西,李晓诗想了想,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调出平台商城,用虚拟货币下单买了五大箱袋装泡面,开了个随机抽奖,发给大家让大家和她一起吃。
嗯,大家一起分享嘛!
……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东西,但好吃啊!
日过中天,又渐渐往西偏,到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听着广播中“首都x站到了”的播报,李晓诗把早已经收拾好了的书包拉上背好,垃圾整理进袋子系好放在桌子上,床褥都还是整整齐齐的,拉开了包厢的门。
手机还是在李珉那里拿着,他俩依旧是拿着对方的。
按理李珉应该觉得无聊,但这么大半天下来,他听着李晓诗直播,看直播间弹幕,竟然也没空感觉到无聊,让他自己都感到了不可置信。
李晓诗走出车厢,站到了首都的土地上。
“……坐了好久,累死了。”
她夸张地深吸了一口气,大大伸了个懒腰:“终于到首都了,这就是首都的空气吗。”
李珉不由莞尔。
直播间弹幕,李斯一串省略号在一堆问号里格外显眼。
不怪老百姓们不信,放皇帝贵族们身上他们也不敢相信。
一千多里地,这样就到了?
就这……这就到了?
而且,这人也太多了吧!!!
没了黑夜遮掩,人挨人人挤人的一幕已经不是普通一句能概括的场面了。
李珉都不再放任李晓诗自己走路,而是把她牢牢牵进了手里,寸步不离。
离开了十八线小市,再加上身为帝都的人流集中处,火车站高铁站集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又是寒假期间,这人/流量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看着李晓诗在人堆里被挤来挤去,带着围巾的小脸都被挤得变形,刘彻有点微妙的羡慕。
……好多人,这要都是他的子民,那国库能多多少钱啊。
多少钱李晓诗不知道,但她真的快要被挤飞了。
虽然不是春运高峰期,但好歹也是寒假,也是春运。
平时首都车站就人满为患,根本没有没人的时候,更别提现在了。
要不是有李珉拽着,她说不准就真丢了。
跟在人后下楼上楼的过程中,李晓诗连直播都没工夫再去看,更没工夫回应弹幕了。
直到无缝走入地铁站,她才扶扶帽子,吹了一口气,有点后怕地拍拍裙子。
“太多人了……”
李世民赞叹:“盛世。”
之前华夏五千年还说大唐是盛世,如果相比一下的话,大唐就必须要再加个前缀了:相对的。
看看这一幕,这才是盛世啊。
这里应该也是“驿站”,但只一个驿站,就有这么多的人。
那全国会有多少个这样的驿站?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又究竟会有多少人?
正是下午,外边又热,李晓诗也没什么立刻去看预定景点的心情……她又不是傻子!
在地铁站找了家,临时落脚点,兄妹俩凑一起挑选了一下住处,这次李晓诗说了,不要委屈自己,加上她小金库真的挺厚的,为了这回旅行特地从系统里提了点钱出来,所以也没怎么在意价格,挑了个位置上挺接近市区的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