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159)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买车票进站,手机那一端的观众依然是看什么都好奇,而且这个“帝都”的一切看起来跟之前见到的又不一样,是另一种风格。

李晓诗一一解释,她扬扬手里的卡,解释:“这是车票,等会儿刷一下可以坐地铁。地铁……唔,大家可以当做是另一种火车吧,不过火车一般是在城市和城市之间跑,地铁是在一个城市中跑。”

李珉不干涉她任何的直播,所以什么问题她都得自己解释,遇上解释不出来的,比如地铁的运行原理,她干脆就直接说不知道。

这次负责安检的是两个人,排了两队,其中有个小姐姐。

李晓诗排着长长的队,直接把直播间里那些说“女子在男人身上乱摸”的给禁言了。

屡说不改,真讨厌!

周围人看她一个小姑娘在这儿对着手机各种自言自语,也看得出来她在直播或者是视频电话,但仔细一听,她说的却都是什么“检查是要防止大家带刀什么的”“消除安全隐患呀”“那是行李箱,我也有一个”之类的话,都忍不住频频侧目。

这是在给没进过城没见过安检、没来过大城市的亲人朋友们说话吗?

进了站,李晓诗站上电梯,又给一帮子震撼不已的古人科普了一下电梯是什么,至于工作原理,抱歉啊,她真的不知道!!

当地铁唰地从另一端进站,携风破空,就算有玻璃隔着、也有火车的例子在那里放着,天幕之外,观众们还是又一次不可避免地被震住了。

好……好快……。

好快啊!!

第75章 第七十五课 吃播小李

快, 确实是很快。

当李晓诗走进那“地铁”的门,乘上这又一个铁盒子,并且铁盒子顺利开始运行时, 直播间那头的观众又一次受到了冲击。

好快……

窗外虽然是黑的,但偶尔一闪而过的亮着灯光的广告牌却昭示着这地铁正在飞速前进中。

李斯:“这……这。”

这怎么觉得比那“火车”还要快?

要是有这样的车在大秦,陛下出行……不不不, 不要想不切实际的,这就不是大秦现在能奢望的东西。

清醒一点, 想点切合实际的……

强行止住自己的胡思乱想、以及刹都刹不住的羡慕,李斯悠悠叹了口气,但双眼依旧眨也不眨地盯着天幕,力求不错过任何有可能在大秦实现的“超前”东西。

明亮的车厢, 匆匆的旅客, 忙碌的路人,一波又一波的人中,一站又一站的人员替换,李晓诗抓着李珉的衣服,摇摇摆摆, 努力迎着观众们的要求给他们展示、拍摄周围的一切。

“这个呀, 这是抓着可以稳固身体的,不然刹车会摔倒。”

“这里是首都啦, 人当然多。”

“嘿嘿,黑乎乎的是因为在地下啊, 我们刚刚不是一起下了电梯吗, 现在是在大地肚子里跑呀。”

人多,李晓诗只能戴上耳机,才能把自己的声音在熙熙闹闹的人流中传递到直播间中, 传给镜头另一边,数都数不清位面中的、亿万观众们。

不知道走了多久,车窗外的黑暗霎时消失,一片光明亮堂。

地铁离开了地下,到了地上线路部分。

窗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比先前在火车上看到的还要多、还要夸张,不止观众们震惊,李晓诗看得也很兴奋。

因为是往市中心去,地铁上的人非但没有离了车站后变少,反而越来越多。

可即便到处都是人,也丝毫不影响她的激动和高兴。

可能她心里确实藏着每个华夏人都会有的情怀,对首都的向往,对未到之地的憧憬。

“怎么样,很厉害吧!”

“这可是我们现代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啦~”

尽管这样的大城市她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但不影响李晓诗解说时与有荣焉的心情。

那种给前人看现如今社会发展的、那种让先人看看这么多年来华夏积淀成果的骄傲和自豪。

尽管这只是城市,还没有到任何其他的内容。

出了地铁站,李晓诗就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了,她是不认方向的。于是只能自己拿好手机前置直播,把李珉的手机还给他,让他看地图找路。

跟在哥哥屁股后边,李晓诗边走边跟观众聊天,真正把“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精神状态给展现了一遍,看到什么都要说。

“那个?那个是天桥,过马路用的……喏,我们现在就在天桥上了。看,下边很多车吧?从这里走不会影响交通!还很安全~”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但是在冬天还开,应该是梅花?”

“快看快看,那是清扫车,扫马路的!”

“这里是盲道,盲道嘛……唔,就是给盲人走的呀?这种竖着的道道,都是盲道,每个人行道上都有的。”

“那个是广告呀,就是一些商人会把他们的商品放到这些可以给很多人看到的地方,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商品,加大知名度吧?”

“那些不是老板啦,是他们请的一些明星……唔,名角儿吗?差不多也可以这么理解吧。”

“看!!这就是我和哥哥早上骑的车,是小电驴,要靠电驱动的——那边那边,是我上次给几位皇帝前辈送的自行车,大家很多都还没见过吧?”

“喏,对,刚刚那个姐姐骑的就是,哈哈,是不是很方便呀?”

“我们这里车太多啦,有时候坐车不方便,骑车反而环保又方便。”

“大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呀,砍完的树要记得栽,生活垃圾不要到处扔……嗯,你们那里应该比我们这里环境好很多,但也要尽自己的‘举手之劳’去保护环境,还要节约用水,养成习惯哦!”

等到了预定好的民宿时,李晓诗已经叽叽喳喳跟诸天万朝的观众们又絮絮叨叨了一路,口干舌燥。

一边是天生的小话痨,一边是真·刘姥姥,双方一拍即合,这边说爽了对面听开心了,只有围观了全程、身兼行李搬运工、直播小助手、掩护者、监护人等多种身份和职责的李珉哭笑不得。

一路上路过的人注意到李晓诗的不在少数,不过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好,不管你行为再怎么怪异,只要不是裸/奔那种,就都不会有人对你投注过多的注意,所以他们看到李晓诗,估计也就是个闹着玩的小女孩儿。

李珉在前边登记入住,李晓诗已经又对着人家民宿一楼中间养的流水桌稀奇了起来。

那是个不大的小圆桌,桌上有流水的凹槽,凹槽里有几尾尾巴很漂亮的袖珍小鱼在游。

这回不是李晓诗给古人科普了,是一些观众在给李晓诗讲怎么玩鱼更高雅——他们有远比这个还“高雅”的玩法。

李晓诗看得两眼放光:天哪,难怪说古人很会玩呢!

在茶杯里,书桌上,茶桌上……

这叫什么,用哥哥的话说,这是b格拉满呀!

一直到李珉过来揪她,李晓诗还沉浸在那些闻所未闻的“雅趣”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