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97)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我知道了。”

她深深吸了口气:“和亲,纳贡。”

是的,和亲。

原来电视剧和小说里经常说到的和亲、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王昭君“出使”塞外竟然是来自这里。

她说道:“……匈奴和大汉朝纠缠了三百多年,一直到东汉时期才彻底落幕。”

刘彻脸色冷厉。

一直到东汉、这么说,也就是说,就算他把匈奴打废了,他的将冲进匈奴王庭,封狼居胥,也没能把匈奴问题彻底解决;他的后代,那个设置西域都护府的汉宣帝,即便有西域都护府,匈奴问题也依旧没解决。

……匈奴。

刘彻心里蓄起了满满一池的冰水,冷意慑人。

李晓诗:“史记说,当时有臣子进言,提议皇帝把自己的公主嫁给匈奴人,这样的话,我们的公主就会成为他们的阏氏,公主生的儿子也会是他们的太子,这样的话就能成为下一代单于了。”

“西汉当时采用的就是送公主或宗室女去和亲、外加每年给匈奴供奉黄金粮食和丝绸等,换来匈奴不再南下劫掠。”

秦朝人:?

什么?

…………给谁钱?嫁谁过去?嫁公主给谁?

赵构不以为然:“看到没有?朕做错了吗?亏你们还熟读史书,汉朝不也这样?”

嫌他丢人的个别大臣:……

打不过纳贡,那叫暂时退让,在这份屈辱之下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养精蓄锐静待反击时机。

打得过还退让,这叫什么?——这叫脑子有坑,纯属有病!

“虽然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而西汉给出去的钱,也远远要比打仗消耗来得少……”李晓诗的声音有些低落,“西汉初期确实不能打匈奴,因为打不起。但那些女孩子们呢?”

她们一直都知道匈奴是敌人,一直都知道双方有仇,是吃人喝血的极凶极恶之徒。

结果等她们长大,上边告诉她们,让她们去嫁给那些敌人,让她们去塞外,去迎着风沙、去牺牲自己。

是,她们的牺牲的确为大汉换来了喘气的机会。

可是凭什么啊?

凭什么她们就要牺牲?

用一个人去换一千、一万、甚至十万百万人的安宁,这交易固然划算——但成为那一个人的人,又何其无辜?

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国力丰厚,这看起来完完全全一片岁月静好。

但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岁月静好吗?

那些用纤细臂膀担起这整个仍在摇摆学步、虚弱苟命的王朝的,用自己孱弱身躯替这个仍处于幼年的王朝、迎接所有来自北地的风沙的女孩子们,又有谁记得她们?

她们难道生来就该是为了国家付出这一切的吗?

后人歌颂,歌颂统治者。

后人铭记,铭记统治者。

那这些同样在历史中扮演着必不可少角色、但若无人问起,就会完全泯然长河的牺牲者们呢?

可能是因为女孩子对女孩子的共情,已经逐渐开始接触更多的网络、了解到更多社会现实的李晓诗越想越难受,感觉心口好像被一团棉花给塞住,让她快要喘不上气。

她这段时间也逐渐开始对历史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这些政治方面的问题她虽然不精通,但好歹也见过猪跑了,多多少少都能理解一点。

高祖文帝景帝,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统治者。

有了他们,才有了之后的汉王朝,才有了更之后两千多年口口相传下来的“汉”民族,也才有了后世的一切。

李晓诗也知道,这只是一种取舍而已。

在那些当政者看来,他们所要承受的屈辱也绝对不是什么可以忽略的事。他们也会感到愤懑,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只能选择咽下这口气,忍着这份屈辱。

与此相对的,能够付出一个女孩子。去换国家十数年的安定,这也是很划算的。

作为一个后世的人,李晓诗这阵子也看了这么多历史,了解了这么多的事,这种很浅显的东西她都能明白。

可是明白归明白,明白不代表就不能觉得难过。

这些女孩子们——

……她们真的好可怜啊。

李晓诗揉揉鼻子,鼻音有点囔囔:“人和人都是一样的,那些‘公主’们,她们也不是生来就要被牺牲的啊,这太残忍了……”

她想说,请你们一定不要忘记她们,请你们一定要记得她们,是她们做出了牺牲,才有了大多数人的安宁。

她也想说,其实和亲了也没有用,匈奴照样还是在不停骚扰边境啊。

她还想说,能不能别让她们去和亲啊,她们真的好可怜。

但李晓诗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最起码在西汉初期这种时候是不可能的。

她们是在替整个王朝负重前行、承担压力。

组织了半天措辞,李晓诗也没找出合适的说法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想。

最终,她摇了摇头,冲镜头道:“——那我下线了,下次再见!”

第47章 第四十七课 推恩令

对这些在不可抗力下被送去和亲的姑娘们的同情, 让李晓诗连吃饭都是恹恹的。

匆忙下线后,她花了一天时间把作业写完,周日和同学们约着出去逛了一天, 都没再打开电脑。

时间一拉就来到了又一周后。

这周李晓诗着重去向老师和同学们咨询探讨了一下汉武帝相关的事情, 那些对着匈奴“重拳出击”的文字和话语才让那种一直似是而非的愁气散了一些。

到了周五, 李晓诗坐到桌子前, 终于再一次打开了直播软件。

“大家好,我来了。”

李晓诗拿出课本, 坐得端端正正, 直切主题:“这节课我们的主题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刘彻稍一挑眉, 不由地也跟着坐直了一些, 面容稍整。

听自己的事迹,总要严肃一点的。

虽然从之前的五千年中已经看到了他大概的功绩, 但还没听过细讲,总归不是那回事。

他冲还在宫里的臣子们都挥了挥手:“都先回去吧——”说完,他又叫住卫青, “带上朕的去病好好看看今晚的课!”

卫青:……

卫青:“是。”

自从知道了霍去病的身份, 他家陛下就总喜欢这么来两句。

这时,李晓诗惯例地说起了开场白:“在华夏历史上, 汉武帝是一个非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他让汉王朝变成了‘强汉’,对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巩固和完善。那么, 强汉是怎么样崛起的、他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来做成这些呢?”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刘彻虽然还在端皇帝架子,但这会儿也忍不住露了点喜色出来,毕竟他还年轻,还没到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境地。

挥挥手催大臣们赶紧走, 刘彻又松了架势。

没人看着了,那自然就是紧着舒适的坐姿来。

强汉崛起。

在前头几辈的时候都是“虚弱”的、靠和亲纳贡勉力维持和平的虚弱汉王朝,终于开始往强汉转变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