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98)

作者:丁珰 阅读记录

都是他的功绩。

父皇他们也都在看着吧?

嗯,希望他死去的奶奶也在看。

刘彻心里生出些畅快的喜意。

李晓诗:“刚刚我们的开篇问题上也说了,汉武帝是一个非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那这一点具体从哪里体现的呢?从我们‘现代’的评价来说,汉武帝是几乎可以和秦始皇齐名的一位皇帝了。”

“秦始皇我们都说过了,大家应该对他的了解比之前更深了不少——秦始皇嬴政,他身为千古一帝,虽然治国方针霸道专横,但站在后世朝代的角度、长远地来看,他对中华民族的功劳是无可取代的,他的功绩对于华夏的封建帝制来说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这位皇帝,他是经常被拿来和嬴政放在一起谈论的一位!那么他到底为什么总会拿来和嬴政放在一起说呢?”

李晓诗露出一个甜甜的笑,标准的八颗牙齿,报幕一样:“今天的主人公,我们的汉武帝,刘彻——他是西汉继高祖吕后文帝景帝后第四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皇帝。”

刘彻:恩恩,继续继续。

别停。

李晓诗语气十分官方:“如果说嬴政的功绩之一在于开创了封建帝制、他所开创的这项制度,经过汉朝刘邦、吕雉、刘恒、刘启的代代努力下终于逐渐被稳固,那么刘彻就是完美地接过了这个接力棒、带领着汉王朝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的人。”

“我之前刷视频的时候看到有人说起过,说如果没有了刘彻,就连始皇帝的功绩可能都要大打折扣。因为始皇开启的文明没有被巩固,那很可能会在不是道什么时候起就散了,重新恢复周朝那样了!”

“始皇统一了疆土,确立了制度,刘彻这里就是彻底统一了思想。他们两个一样开阔版图、一样玩弄政权、华夏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可以说都是他们弄出来的东西,后世的封建统治就算再变,也都是在他们的框架里改。修修补补,始终是换汤不换药。所以才会有秦皇汉武的说法,他们两个也才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

把别人的观点加以理解然后复述过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晓诗说起这些的时候,因为专业词汇太多,所以就算是自己的语言,也总有种棒读的感觉。

“我之前自我介绍过,说我是汉族人——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华夏,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生存的!汉族,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民族,我们的‘汉人’,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刘彻心里骄不骄傲高不高兴都另提,反正秦朝这些人是高兴不起来。

就算听到了李晓诗把他们陛下夸成了无可争议的千古第一人,他们也高兴不起来。

实在是摘桃的说法太深入人心了。

……我们开创的帝制,在你们老刘家手里大放异彩,是什么值得让人高兴的事吗?怎么听怎么郁闷啊!

嬴政倒还好。

这个刘什么彻的,游戏记录他也看了,确实是个有手段的。

但、刘彻祖宗都是他的“儿子”了,再多个儿子又能怎么样?

反正后世人随口胡说八道,也早就见识过了。

不如听政策来得实际。

李晓诗的声音从天幕中传来:“这节课依旧和之前一样,要分成好几个小版块来具体分析,它们分别是:‘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以及北击匈奴。”

“那我们就先来从第一个说起吧!”

关于这样细说自己的政策,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如临大敌,家底都要被掉了,但刘彻是不以为然的。

说就说呗。

推恩令这种东西,就算说了又能怎么样,那些人还能不接受吗?那他们的儿子愿意吗?

这本来就是玩的阳谋,说了也没什么,他从来就不惧这个。

李晓诗听不到他的心理,但就算听到了,她也还是要继续说下去的:“这还得从上次的课说起。之前我们说过汉朝用的是秦朝的制度,沿用的除了皇帝制度以外,还有郡县制。但是汉朝的情况和秦始皇时候又不一样嘛,因为刘邦在天下还没统一,秦末打仗的时候,答应了要给功臣们分封的。”

秦汉不分家,这一点所有的观众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了。

但刘邦分封,李晓诗之前确实没说过这个。

除了西汉以及这些清楚这段历史的人,许多其他观众都有点迷茫了。

分封制,那不是周朝的事情吗,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跟这个制度就有一定的关系吧?刘邦怎么还用?

嬴政则是神色微微一动。

王绾也立刻睁大了眼。

……原来是这样,原来还可以这样。

“西汉初期,那和始皇帝的时候是不能比较的,始皇帝可以以铁血手腕强行要求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但是西汉初年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啊——那是很艰难的。土地和人民都已经没有了活力,连匈奴都没得打了,甚至要用纳贡这种屈辱的方式。”

“连国家的安定都要靠女子的婚姻来巩固了,那还能说什么呢?这不正说明了,这个看似刚刚完成了一统的大王朝、正亟需休憩吗?哪怕这个和平是虚假短暂的和平,尽管匈奴一边拿钱一边拿人、还要在边境掳掠抢杀百姓,汉王朝也都不能再兴起战争了。”

李晓诗小脸严肃,认真地分析着汉初的局势,“那个时候的大汉王朝就像是一头受了重伤的狮子,在用和亲女孩和边疆百姓鲜血盖成的‘长城’这一边争分夺秒地休息回血。”

“到了这个时候,那都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了,而是真的打不起。如果这个时候又要强行按照秦法来沿用完完全全的郡县制,再起了什么内乱的话,那该怎么办?所以汉高祖在西汉采用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政策。不过虽然稳定住了当时的局面,也同样给汉王朝留下了持续很多年很多年的麻烦和隐患。”

从听到“分封”的时候起,嬴政就已经猜想到了后续的麻烦。

他为何不用分封改为郡县?不止是不愿意把统一的国土分给其他小国,更有为了避免那些麻烦的原因在。

但话又说回来,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时期也有一个时期的办法。李晓诗说得不错,他能够推行这政策,和他本人在这里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换一个人来,未必能有这样的效果——所以他之前才会那么急。

但现在,知道了急于求成不仅不会帮助大秦延续国运,反而会让大秦早早夭折。那他就不会再那样做。反正一直以来都是在尝试,另外尝试其他的方法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所幸知道得不算晚,还有时间,他还来得及去改变去和缓。

只是现在听到李晓诗这样说,他又突然来了点兴致,为那个被李晓诗说成是能够和他并称的“汉武帝”。

如果换成是他身在西汉“文景之治”后面对这些因为分封带来的麻烦,嬴政自忖是能够解决的。但不知这个所谓的和他一起“制定封建王朝规则”的皇帝,又是怎么样去解决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