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262)+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沈荃笑着点头,等辰亲王走了,他才把书放到最前面的一张宽大桌子上,转身把黑板以及黑板旁边贴着的课表一一看过去。

桌子上放有两盒粉笔,一盒白色的,一盒是彩色的。

沈荃新奇,拿出一根走到黑板前,写了几个字出来。

粉笔敲击黑板的声音引起同样也在新奇的学生们注意,抬头看去,只见上面用白色的线条组合成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巳时三刻收卷。”

一瞬间,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摸笔,摸不到,大部分都下意识要喊小厮,张口才想起,小厮根本不在。

找找。

桌斗里有笔还有磨好墨的砚台,另外还有如今在贫寒士子中比较风行的两根削好的铅笔。

有选毛笔的,也有看着纸上空白少,选了铅笔的。

苏辰和去乙班送卷子的保成在外面走廊汇合,然后一同回甲班。

这时甲班里面已经来了一个授课官员,是年前那几天他们阿玛特地请来的汤斌老大人,不过阿玛没有提让保成拜汤斌为师的意思。

苏辰松口气,其实阿玛让保成拜师他也会阻止,着实是在历史上,保成身边的这些人,在他被皇阿玛放弃之后反过来插一刀的没在少数。

所以才说真正有坚持的人很少很难得,大部分人都会为利益裹挟,无事时你好我好,一旦面临危机便会改旗易帜。

苏辰也根本不想保成有自己的班子,但又不想让他一点势力都没有,所以现在大家在一起读书,保成身边能围绕一些简单的实心任事的人就好了。

两场考试中间有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去餐厅吃吃喝喝补充完能量,紧跟着是第二场考试。

这个中场时间,苏辰去后面的女生教室看了看,没想到女孩子们比他们这里氛围要好很多,她们没有考试如今已经到了自我介绍的阶段。

不考试是因为有的女孩子读书了,有的则全学女工了。

腹有诗书的就有算有恐怕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所以大家从蒙学一起读。

其实苏辰更倾向于让女孩子学一些技术类的,比如医学比如算学。

他还不能让时代一下子超前到所有人都接受女人出来做事,如今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为防风言风语,女子学院这边的教师全是上六十的老翰林。

黄宗羲是女子学院的院长,当日苏辰回来后带着药材和太医去黄府探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大佬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健康。

昨天苏辰才去找他说女子学院的事,大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真正博学的大儒,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是和近现代的思想有共鸣的,黄大佬不仅没有说女子学院和男子学院安排在一起不合适,对苏辰想的安排反而还很是赞赏。

不过即便有黄大佬任院长,来读书的女子还是没有前面的男子多。

苏辰还以为会有很多人为了自家女儿能嫁个好对象的“前途”,而主动送人进来呢。

唉,现在的主流还是女儿要藏在深闺中,所以不能急。

去前面的时候,苏辰碰见了黄宗羲,停下来和老头儿聊了聊中午的饭食,“有糯米藕,您多吃点。”

黄大佬喜欢吃糯米藕,这事还是苏辰上次去探病知道的,今天他就很体贴的让人安排上了。

听得黄宗羲微笑连连的,“又让王爷费心了。”

几年前,他如何能料想到被人如此重视,过上如此能清晰看到未来道路的生活?

开学头一天就是考试,第二天会根据大家的水平分出具体的班级。

带着几分忐忑心情来皇宫读书的少年们在傍晚出宫的时候,都换了一副轻松的心情。

陪着皇子们读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

“明天还要选班长,你们都选我怎么样?”

“选你?你是有什么能力吗?”

“我请你们吃饭。”

也有人在说:“咱们能不能跟王爷分到一间课室?”

还是不习惯说班级。

“廷玉肯定能和王爷一间课室。”有人说道。

张廷玉走在后面,听见了说:“不是说了吗?按照学习水平分的。”

那人没想到八卦叫本人听见,回头笑着道:“你学识还不好?肯定和王爷差不多啊。”

张廷玉抽了抽嘴角,不知道该不该跟他们说,不是他学识不好,而是王爷学习太菜。

他估摸着王爷的水平,很可能会分在丙班。

第130章 小矛盾

说话间走到宫门外,外面已经停了一排的马车。

东华门本来就不怎么让大臣们上下衙门走,所以现在等在东华门的都是来接各家子弟的。

张廷玉上了自家马车的时候,才注意旁边上车的人。

年希尧察觉到视线,看过来点头笑了笑。

年遐龄只是个笔帖式,没想到他的儿子也收到了王爷的宣传单。

张廷玉回家把疑惑讲给父亲,张英笑道:“倒是不稀奇,王爷见过年遐龄,对他颇为感兴趣,还问他家子侄呢。”

所以把一个宣传单给了他家的长子,很在意料之中。

张英问道:“那学院如何?”

他今天被皇上召去议事,虽然他以后能去学院讲课,但今天是没有过去的。

张廷玉就把种种安排说了,张英听完,点头道:“王爷实在,做什么事都图一个方便。”

如今只是租住在外城一个小院子的年家,年遐龄也在询问他儿子今天的所见所闻。

年希尧一一说了,尤其让他感觉非常好的是今天做卷子的方式,就那么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安安静静的写着卷子。

如果以后科举考试也能这样就好了。

年遐龄好笑的摇摇头,又问年希尧卷子做的如何。

年希尧很有把握:“儿答的都很好,不出意外能和王爷分在一个班。”

年遐龄是个聪明人,他自己就是一个京城小吏,有这样好的机运,他不想让儿子参与皇子之间,跟大阿哥或是太子谁走得近都不好,但王爷就保险了很多。

上,他是皇上最宠爱的儿子,下,太子爷是他同胞兄弟,跟王爷交好的话,未来一朝年家都不会太差。

父子俩正在说话,嗡一声,一支小箭射在门框上,四五岁大的小男孩走进来,指着被吓到的长兄哈哈大笑。

“羹尧,”年希尧严肃,“你今日又没有读书?”

他一不在家这小子就调皮捣蛋,把羽箭射的到处都是。

年羹尧跳进来道:“我读过了,我还想有一天跟大哥一起去皇家学院呢。大哥,皇家书院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玩?”

好玩什么啊,都是金枝玉贵的人,做事说话不提着十个心眼都不行。

第二天大家来上课的时候,就看见学院前门立着一个告示牌,上面贴着三张红纸,一个个人名写在上面。

分班结果出来了。

好些如同年希尧一样想要和苏辰一个班读书好亲近的人,在找到王爷的名字之后都呆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