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去找康熙认爹了没有(263)+番外

作者:藤萝浠月 阅读记录

胤辰,这是苏辰记在皇家玉碟上的名字。

然后现在他们看见了什么?

王爷的名字出现在丙班的倒数第二个位置。

就问问,这排名是随意排的?还是有先后?

众人面面相觑。

如果随意排的,也没有人会把王爷的名字放在最后面吧。

所以说这肯定是按照大家的卷子优秀程度排的,王爷是在倒数?

当然,失望没有和王爷分在一个班的还在少数,毕竟甲班还里面还有太子和大阿哥、三阿哥嘛。

虽然大阿哥是甲班里垫底的那个。

苏辰和保成、胤禛一起来上学的时候,对上的就是好些人一言难尽的目光。

他们看看小个头的四阿哥,连四阿哥都进了乙班呢。

胤祺随后进来学院,他也是丙班的,不过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丙班的肯定都不爱学习,他们可以一起玩。

不过现实是,在丙班每个人也都要认真听见,因为辰亲王主动要当他们班的纪律委员,就和朝廷上站班的那些御史似的,哪个做小动作辰亲王都会记下来。

然后扣他们学分,一个人在开学的时候先有十个学分,扣一学分就要罚一张抄写,等全扣完的,就不准去学院的餐厅吃饭了。

今天中午餐厅的菜有糖醋小排,胤祺吃过两次,到现在还念念不忘,所以在得知这个惩罚之后,胤祺只能把后背挺得直直的,认真听老师说话。

哒哒哒。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真有趣。

下课了我去试试后面的小黑板。

丙班年龄和苏辰差不多的基本上都不爱学习,当然也混杂着几个才入学的小萝卜头,学习气氛还算可以。

乙班是后劲班,和胤禛差不多大的小萝卜头有两三个,但不论是小萝卜头还是八九岁小少年,他们全是知道努力的人。

甲班学生则是在家在外面经常被人夸赞的优秀少年人,这学习氛围就更卷了。

他们学习的内容也比乙丙两班快很多,因此一天课程结束后,苏辰等保成和胤禛一起回去,便看见这俩手里书包装的书本一个比一个多。

至于小六和小七,他们还在上书房开蒙。

上书房以后就是三岁以上的阿哥们上幼儿园的地方。

学习为辅,玩乐探索为主。

学院放学的时候上书房早已放课,但小六小七没走,他们一直在乾清宫等着,看见三个哥哥便冲上来,要拉着他们一起去御花园玩滑梯。

有了正式的学上,这一天天过下来便规律了很多。

二月二,龙抬头,御笔书写的皇家书院匾额做好在这个好日子挂了上去,康熙还带着大学士们过来开了个学院动员会。

把基本上全是为着前途而来的学生们激动到不行,康熙君臣走后课堂上的氛围依然那么热烈。

丙班里,打酱油的苏辰和听课基本上听不太懂从而两眼茫茫然的胤祺显得那么,遗世而独立。

今天御膳房做出来一筐筐春饼、龙须酥,分送到各宫之外,这边的文华殿也分得了一份。

苏辰更喜欢吃春饼,卷上包含春天气息的各种菜,咬一口便是满满的春意。他那一份龙须糖就给了保成,吃过饭正要喊胤禛胤祺回教室,俩小家伙不知道哪里不合你一拳我一拳的就打了起来。

苏辰两步过去把他们俩隔开,一手提着一只后领子,胤祺还不甘心的伸着小爪子要够胤禛。

“大哥你偏心,胤禛打了我好几下。”够不着之后,胤祺呜呜呜。

苏辰好笑:“你还手了没有?”

胤祺:---

“你技不如人打不过,怎么还说我偏心?”彻底把俩人分开,苏辰抱着双臂看这俩仰头瞧着他的小团子,“说吧,为什么打架。”

保成没拉架也没走,只是好笑的看着,唉,他哥真是喜欢小孩子,以后哥哥家的孩子过得肯定很好。

不过,他可以把他的孩子也给哥带,让他的孩子和哥家的孩子也如同他们这样亲近。

这个主意很好。

保成的算盘已经打到了十几年后。

苏辰给俩小孩断官司,胤祺负主要责任,谁让他抢胤禛的龙须酥吃呢,分给他的那份还有剩的两块也被没收了。

俩小孩一人扣一分,然后叫写一张罚抄。

胤祺又哭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苏辰就看他一抽一抽的坐在那儿抓着笔抄写,忍不住偏头向窗外笑了笑。

没欺负过小团子,根本体会不到这种乐趣啊。

下午放学,苏辰哼着小曲儿带着弟弟来到乾清宫,今天后面跟着的有三个弟弟,分别是胤祉、胤禛、胤祚。

胤禛苏辰每天都要带的,只今天胤祉在他放学后就在外面等着,说要和他们一起来乾清宫跟阿玛请安,胤祺听见了也嚷着要一起。

于是后面的一个弟弟,变成了一串。

保成下午依然不上课,学习治国之道是他现在的必备课程。

乾清宫大殿内有人,苏辰放轻脚步带着几个弟弟外面过去,听见一耳朵,说的是攻取雅克萨的事。

去年冬天奉命去探查雅克萨附近兵力的郎谈和彭春回来了,他们将罗刹在雅克萨的陈兵虚实以及活动情况摸得很详细。

想要立军功的两人主张集中兵力攻打雅克萨,郎谈说三千红衣大炮即可把罗刹人驱逐。但康熙不同意,一时之间的驱逐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希望能在黑龙江建木城,屯兵,永戍。

这件事去年从东北回来,康熙就已经和大学士们讨论过几次,支持他的声音并不多,直到大家都知道索额图明珠二人及其党附全被安排学“外语”,今年夏天就让他们出海,反对的声音才少了些。

但康熙知道,大部分臣子依然认为黑龙江那样的偏远高寒之地,不值得建城驻守。

郎谈和彭春的回归,以及宁古塔将军巴海上的进攻雅克萨的折子,都再次激起朝廷中的驱赶派情绪。

驻黑龙江,不仅前期要大批运送过去粮食,还需要建设驿站,而这其中牵连到的修路、开河将会耗费不计其数的银两。

年前东北寒冻,验视辽河、伊通河深浅的载粮船并没有北上,需要等到解冻化冰才行,一旦验视出来具体的深浅,运粮河段需要的大船也要开始打造。

如此,又是一大笔支出。

户部官员都愁的脑门儿更加锃光瓦亮了。

苏辰不知道这件事还在商讨,他带着弟弟们到西暖阁,没去阿玛的住处闹腾,而是去了阿玛让人在隔隔壁给他们腾出来的小花厅。

小太监冯春在外面核对药材、珍珠等,突然听到后面有人问:“冯春,这是给谁的赏赐啊?”

回头一瞧,从高到低排排站着四位小主子,最高的那个正是来西暖阁跟来自己住处一样的辰亲王,他们手里都拿着糕点,一边吃一边好奇的看着他这边。

冯春忙笑道:“王爷还不知道吗?贵妃娘娘被诊出了喜脉?”

贵妃娘娘?

哪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