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青玉案(16)+番外
祝青青眼睛一亮:“那宣纸岂不是最适合拿来写婚书?此书不朽,此情不渝——多好的兆头啊。”
方廷玉拿余光瞟一眼祝青青:“好难得啊,无情的祝青青也有这么多情的时候。”
祝青青摇头:“非也。我只是想到,这倒是个不错的卖纸噱头,用‘此情不渝,此书不朽’来打广告,在纸上印一些吉祥图纹,撒一点金箔,再做些精美的装帧,价格应该可以再翻几倍。”
方廷玉无言以对,半晌才说:“奸商!你不是个读书人吗?怎么这么会打如意算盘?”
祝青青理直气壮:“我这是干一行爱一行。”
纪春生道:“青姑娘这个想法倒是新鲜,我觉得可行——前面就是捞纸间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捞纸?”
捞纸,即把纸浆变成纸张,是宣纸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纪春生带他们进了捞纸间,先让他们看师傅们操作,边看边讲解:“捞纸要用到的工具是帘床、纸帘、帘尺这三样。两个人抬着帘床,把纸帘放在帘床上,用帘尺压住边缘,侧着把帘床下入纸浆池,左右各捞一下,然后抬起帘床,取下纸帘,把粘在纸帘上的纸张揭下……”
方廷玉突然计上心来,凑到祝青青耳边小声说了一句话,祝青青“扑哧”一笑。
讲解完后,纪春生让他们自己试试看。方廷玉和祝青青自然是同抬一张帘床,纪春生自己去和海棠搭档,留下二叔没得选,只好和一位老师傅配合。
二叔不情不愿地走到仅剩的空纸浆池旁,抬起帘床,却发现少了一样东西,东张西望、探头探脑地找。方廷玉笑着问:“二叔,您找什么呢?”
二叔纳闷地说:“我这儿的帘尺去哪儿了?”
方廷玉提高音量,故意说:“找帘尺啊?原来我二叔没有帘尺。”
二叔还未察觉到其中的玄机,附和道:“是啊,我怎么没有帘尺?”
话一出口,整个捞纸间里的人都哄堂大笑。
二叔这才察觉自己被方廷玉摆了一道,脸“唰”地就白了:“小兔崽子,你耍我,是不是你把我的帘尺藏起来了?”
方廷玉一边笑,一边继续揶揄他:“俗话说,面子是自己挣的,您没有‘廉耻’怎么能怪到我头上呢?”
二叔气结,把帘床往纸浆池里狠狠一摔,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方廷玉眼看着他走了出去,这才转过头来。
对面祝青青笑吟吟地看着他:“以前没看出来,你嘴巴这么坏。”
方廷玉用帘尺压紧纸帘:“承让承让,比不过你。准备好了没?一、二、三,下水。”
纪春生凑过来看他们捞的纸:“不错,作为新手,很可以了。”
祝青青十分得意:“我看过书的,《天工开物》里讲了宣纸的做法,里面说捞纸的窍门,厚薄由人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我手上小心着用力呢。”
方廷玉咕哝:“祝博学,就爱显摆。”
纪春生伸手取下纸帘,帮他们揭下湿纸:“这是你们捞的纸,等焙干了,可以拿回去做个纪念。”
方廷玉纳闷:“这么多纸一模一样,一起贴在火墙上焙干,到时候还认得出哪张是哪张吗?别给我们拿错了。”
纪春生笑道:“孙少爷要是不放心,可以在自己的纸上做个印记。”
过后,方廷玉果然跟着他去了焙纸间,眼看着他把自己捞的那张纸贴上火墙,在火墙前蹲守了半天,等到纸焙得微干后,用手指蘸了红印泥,在纸眉处重重地按了一个手印。
祝青青在旁边手托着腮看他折腾,嘲笑他:“真幼稚。”
夏天结束,从泾县回到徽州,老太太的病果然好了很多。
但老年人的病情最易反复。第二年秋天,西风乍起时,她又病倒了。
这次的病来势汹汹,第一天还不过只有风寒症候,才过了三天,老太太就已经卧床不起,到第十天,已经难进水米了。
岳汀兰的父亲岳濯缨于医道上是个高手,他来探病,为老太太看诊后悄悄对二叔说:“有什么想见还没见到的人,赶紧写封信叫他来吧——乃文最近有消息没?”
整个方家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作为老太太先前的丫鬟和未来的方家孙少奶奶,祝青青也停了在老铺的学习,留在家里贴身伺候,每天就睡在奶奶房里。
方廷玉也想暂时休学,却被奶奶极力阻止,他只好每天忧心忡忡地去上学。
这天冬阳高照,难得一个干爽晴朗的天。问过大夫后,祝青青听奶奶的吩咐,开了门和窗,通通风,让阳光照进来。
老太太的精神也比往日好了些,挣扎着下了床,倚在美人榻上,边晒太阳,边和祝青青说话。
“你明年就十七了吧?”
“嗯。”
“小宝明年也十八了。咱们徽州古来就有‘十三爹十四娘’的说法,说的是男人十三当爹,女人十四做娘。按照规矩,你们也是时候成亲了——我开玩笑的,瞧你,眼圈都急红了。别担心,奶奶不逼你嫁给小宝,当初说是权宜之计,就是权宜之计。”
当初在大寿上,那一出“花田错”过后,奶奶突然宣布要把祝青青许配给方廷玉。过后在小屋里和祝青青私聊的时候,她说了自己的真正意图。
她知道祝青青一定是个书香望族家的遗孤,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秘密,也有自己的志向,是绝不会甘心永远留在方家做一个卖身丫鬟的。但祝青青毕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除了满腹诗书,毫无所长,不能维系自己的生计,只能权且留在方家。
偏生方家二老爷天生好色,盯上了祝青青。奶奶纵然能维护她一时,但终究有撒手而去的一天。
奶奶这才想出了把青青许配给方廷玉的主意,好打消二老爷的念头。也正好借着这一层身份,让祝青青好好管束一下方廷玉,让他文静一点,好好读书,以后走仕途。不要跟他爹一样,满脑子都是从戎报国、上阵杀敌的念头。
“交代后事的时候,我会留下话……”
祝青青打断她:“哪里就到交代后事的地步了?看您今天这精神头,我看您还能再活个至少三十年呢。”
奶奶笑了:“就你嘴甜,专会说花言巧语哄人——别打岔,我会留下话,吩咐小宝不许在二十一岁前成亲。你明年十七,还有四年时间给你。这四年里,你要好好跟海棠学做生意。”
“您就对我那么有信心?万一四年后我还是没能力飞出方家呢?”
奶奶瞟她一眼:“要是四年你还飞不出方家,那还想什么巴黎,乖乖留在我们方家当我的孙媳妇吧。”
祝青青半真半假地说:“那可不行,我要留下来了,汀兰可怎么办啊?”
老太太“扑哧”笑了:“就你刁钻!”
她的神情突然变得怅然:“汀兰……汀兰是个好姑娘,最难得的是有一股痴气和憨气。这一点上你不如她,你太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