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度关山(96)+番外

董晓东追出来,“小明老师,你明天来吗?”

“后天吧,后天晚上我过来。你这两天把教材先看一看。”明月叮嘱道。

董晓东冲她挥挥手,摸着后脑勺回屋去了。

出了转信台,走到狭窄的山道,明月忽然觉得肩膀一沉,紧接着,她就闻到关山身上才有的‘军味儿’。

“我不冷。”她抖了抖长及小腿的棉大衣。

“穿着。”他朝她望了望,语声温柔却不容人辩驳地说。

她没再说什么,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朝学校走去。

山里虽冷,可空气异常的清新。

身上的军大衣随着她的步速,有规律的摆荡着,军大衣做工实在,丝毫感受不到夜晚的寒意。

她朝前面穿着一件迷彩服的关山望过去,问:“你不冷吗?”

关山回头看看她,笑道:“不冷。”

看着夜色中那一线熟悉的洁白,呼吸着山间清冽干爽的空气,原本郁结在胸口的浊气,竟有了疏通松动的迹象。

她忽然有了倾诉的欲望。

在这样一个孤独冷漠的夜晚,她很想和一个人,一个值得交心的朋友诉说她自己那段不为人知的悲惨往事。

所以,当两人行至岔路的时候,她忽然指着月光下险峻陡峭的断崖,提议说:“你能陪我去断崖上面看看吗?”

断崖?

关山从明月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期盼,他点点头,毫不犹豫地说:“好。”

断崖有路,但是比山道更加险峻,杂草丛生,不时有乱石横在路上挡住去路。

关山开道,带着她沿着陡峭的山道向上攀爬。

幸亏断崖不高,两人很快就爬到顶。

月亮皎洁如水银,高高地挂在夜空之上。关山走到崖边一棵古老粗壮的松树下,站定,望着悬崖之下延绵不绝的青山,缓声说道:“你知道为什么没人肯上断崖来吗?”

明月走到他的身边,“我听郭校长说这里是个晦气的地方,村民有谁不想活了,就会跑到这里,纵身一跳,一了百了。”

关山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的景色,说:“每年都会有村民在这里自杀,我就曾经亲眼见过一位村民从这里跳下去。”

“你?”明月惊道。

“对,前些年。村里一位农妇,因为丈夫出外打工有了外遇,她绝望愤怒,最后选择从这里跳下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关山指着悬崖之下亮晃晃的石头地,“我在那儿找到她的尸体,人摔得不成样子,她的婆家人闻讯赶来,哭天抢地,恨不能随着死去的人一起走了。我只来得及遮住农妇幼儿的眼睛,不让他看到惨绝人寰的画面。后来,我听说农妇的婆家人借债将她风光大葬,出轨的丈夫回来扶灵痛哭,保证今后改邪归正,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可是……”

“可是他不到三个月就结婚了。是吗?”明月接着关山的话,语带嘲讽地说道。

关山看看明月,没有接腔。

明月弯腰,在一块平坦的大石上坐下,她神情坦荡地拍拍身侧空出的位置,“坐呀,关山。”

第105章 青松

关山目光一定,脚跟后移,缓缓坐在大青石上。

可能军人的习惯已经刻在他的身上,融入他的骨髓,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他都和时下那些得了软骨病的年轻人迥然不同。

他就像身旁的这棵古松,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正直、朴素、坚强。虽经风霜雪雨的摧残,却依旧挺拔威武不倒。看到他,明月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南朝诗人范云《咏寒松诗》里的两句。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只有被大风吹过才能知道节操有多忠贞,被大雪压过才能够看出内心有多坚贞。这种在患难里才能见到的真心,以及真正的人性,在关山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明月尤其欣赏他这一点,所以,她赞赏地瞥了一眼关山挺拔的侧影,徐徐说道:“关山,你想开导我,是吗?”

“你想告诉我,人世无常,凡事莫要钻牛角尖,如果学了那农妇岂不是可悲,愚蠢。关山,我懂你的意思,也谢谢你的关心。我不会那么傻,不然的话,当时我妈割腕自杀的时候,我就跟着她一起去了。”明月语气淡淡地说道。

关山放在两膝的拳头却猛地握紧。

他侧过头,目光里有探究,还有着怜惜和安慰。

明月弯起唇角,苦笑说:“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关山看着她,良久,说:“好。”

学校开设的新课孩子们上的津津有味。

每天听着他们撕破喉咙,大声吼着长亭外古道边和我家住在高高的谷堆旁边,或是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明月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哼唱起来。

看到他们用铅笔画出一幅幅稚嫩的图画,表功一样围着她展示的时候,她就会表扬每一个敢把梦想画在画纸上的孩子,毫不吝啬的,把世上最美的语言送给他们。

开学第四个月。

高岗村迎来了冬至节。

高岗小学也迎来本学期第一次考试。

语文数学英语。

只考这三门。

题是明月出的,郭校长负责抄写卷子,十八份试卷,分成三页纸,三科各一份考卷。

考试用了一天。

最后一科是英语。

考完试,明月收卷,郭校长在教室后面给柴火炉添柴。

刚过了大雪节气,宋华婶就送来两个大铁炉子。教室里放一个,她的宿舍放了一个。怕烧柴火引起中毒,宋华婶还给配了两根长烟囱,从屋里通到室外。这样既能保证温度,也能保证安全。

另外,这种炉子还能烧水,做饭,孩子们早晨来上学,把带来的干粮或是红薯土豆放在炉子夹层,一下课,就能拨开炉盖,吃到又焦又脆的馍馍,或是香甜软糯的土豆和红薯。

只是学校的房子太破,四下里透风,再加上柴火燃烧时散发热量不匀,所以室温也只在八九度上下。

上课时依然觉得冷,尤其是早上第一节课到第三节课,明月和孩子们冻得手指脚趾生疼。后来,明月想了个办法,用村民腌制西红柿酱的玻璃输液瓶,灌了热水,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个,上课时也可以拿着取暖,这样一来,就好多了。

孩子们穿得依旧单薄,大多是里面一件秋衣,外面一件加绒的外套,冬日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总能看到单薄瘦小的他们缩着脖子跑进学校,呼呼喊冷的画面。

在伙食上,她尽量做一些汤汤水水能够滋补发热的食物。譬如今天过冬至,她就做了暖心暖胃的酸汤水饺,为他们驱寒取暖。

卷子都收上来,明月站在讲台上,对孩子们说:“后天公布成绩。现在,放学!”

孩子们欢叫着冲出教室,花妞儿走到明月面前,轻轻叫了声明老师。

“找我有事?”明月放下试卷,看着花妞儿。

“老师,我明天带些草药,我奶配的,说是煮水喝可以驱寒健身。”花妞儿的性格比以前大方开朗了不少,现在和她说话时,敢和她目光对视,而且普通话也进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