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曹寿。比董偃更英俊,而八千户侯的出身自然也比平民的董偃高了无数。最重要的是,他过世的父亲救过太后最心爱的幼子、她的亲叔叔梁王——这应该能让太后快活,可能也是长公主选了这个人的目的。
只是,长公主为什么将这个上等中的上等丈夫人选,送给她这个并不十分显赫的公主?
“平阳侯——”
“阳信公主——”
刘风拼尽全力压抑住内心的不满:她有了丈夫,她有了封号,自己却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曹寿似乎并没有发觉她的情绪。他今年二十一岁,非常需要一位门第合适的妻子,幸运的是长公主为他请来皇家公主相见。而且这位公主的未来……
“曹侯——”
“公主请唤臣甫时。”
刘风注视了对方一会,看来他是真心想与自己接近呢。“甫时……”
正在她想继续问的时候,女官趋前提醒:“公主,长公主到了。”
笑吟吟地缓缓而来的姑母见两个少年人面色如常,知道双方都不讨厌对方,于是亲亲热热地领了两位小辈入席用酒菜。
两三碗清冽的酒下肚,身体开始发暖。曹寿被长公主鼓动着,拔剑而舞。长公主此时对着刘风笑了笑,后者虽不知长辈的用意可也回了个笑容。
直到回程的路上,刘风才突然想起那个笑容的含义来:姑母认为她喜欢文武双全的男子……姑母在讨好她。
***
猗兰殿中的主人们与长公主母女的来往越来越密切了。太后非常高兴曹家的这位公主丈夫人选,此外,除了阳信县的赋税人役,还让皇帝将阳信县附近的一个县也封给刘风:这两个县加起来超过一万户。现在她是帝女中最有钱的,也是最有势的。
骇人的日蚀之后不久,太子刘荣被降为临江王。
猗兰殿里从不谈论国事,更不允许讨论宫中夫人们和年轻姬妾们的纷争。但这些都不能掩饰母亲的微妙地位。栗夫人那边的失势已经成了定局。程夫人、唐夫人她们明显不得宠……
皇帝经常来猗兰殿。喝几盏酒,和夫人、女儿、儿子们聊几句,尤其过问阿彘读书的情况。
“……彘儿想改什么名呢?”
“父皇,刘彘不好听吗?阿风姐姐和阿娇姐姐都说一想到我的名字就高兴。”
刘风和陈娇互相看了看,以掩饰狂笑的冲动。
果然,小猪猪刘彘的皇帝父亲大笑了好一会儿才克制住。“一国之君,在祭天时怎能自报贱名。”
“父皇让儿子自己取名?”
“对!”正副妻们都不在场的时候,皇帝很有和子女玩耍的兴致。
女孩子们也都看向刘彘。
让人失望的是,那小家伙准备了很久了,一点没有苦思穷想的惨状,居然摇头晃脑道:“儿子想改名为彻,彻者,通也、道也。上彻天、下彻地,中彻民。”
所有人都呆住了。
“小彘真聪明!”陈娇凑上前去,亲了小家伙嫩嫩的脸蛋一口。于是方才还侃侃而谈、小大人模样的刘彘脸儿顿时通通红。
***
四月的时候,宫人们将厚暖的褥垫和莞席扯去,换上细腻凉爽的篾席。少府那边送来更多的饰物,包括嵌有黄金朱雀的屏风、雕有八龙的巨大玉几,还有大批华贵得令人咋舌的丝衣。同时,几乎所有在京中的宗室和侯夫人们都来拜会王美人和她的子女们。
要不是与曹寿的婚事已成定局,刘风的夫婿人选会有数十位!
她的母亲会被封为皇后!
她的弟弟会被封为太子!
“阿风,不可与平时不同。”
母亲在一齐用饭时淡淡提醒着。刘风惊醒,自己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没过几天,跟猗兰殿有关的诏书几乎三天一道。母亲被立为皇后;嫡出长女刘风封阳信公主,婚配开国功臣世家的平阳侯;嫡子刘彘改名刘彻,为皇太子。
王家翻身了——至少外人们这样认为。
可猗兰殿里仍然很平静,宫女宦人们被新任皇后严令不得谈论封后立嫡之事。[4]
有两个宫女因为拿了别人给的好处,被杖打后逐出宫廷。此举惊动到长信宫,太后特地找了皇后和刘风去,在大致过问之后连连夸奖。
不久之后,有人来报信:栗家的官员都失势了,连已经被降为临江王的前任太子刘荣都可能被下狱。
而,那些报信的、通气的人,都被赏了金子。
这一切,母亲都让刘风在旁。虽没仔细说明,她也明白了:要守拙、要谨慎,荣华富贵瞬间就可被夺走。何况,宫中还有皇帝父亲、有太后、有长公主,很多的宗室和大臣们。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助力、或者敌人。
当皇后打发走两个王氏远亲之后,找来刘风。
“你的亲舅舅并无才干,虽然被封了盖侯纯粹也没有大用,田蚡、田胜有些聪明,可贪了些,现在也不能用。至于平阳侯,”母亲冷静地看向不免有些羞涩的女儿,“不可太过信任。长公主以后会成为我们的亲家,虽是亲上加亲,也要……多看看太后的意思。”
刘风感觉嘴里有些苦味。曹寿来拜访过几次,甚至还在宫里宫外偶遇过几次。他是个很有礼貌、也很体贴的男人,而且在京中很受贵妇和年轻宫女的欢迎。可是——
“母亲,我听说平阳侯在封地……有小妻……”
“京里也有。但他的妻子到死也只会有你一个!记得,那些女人生的儿子们也必须奉你为母。而爵位和封地也必定是你的儿子继承。所以,平时大方些,并无不可。”
刘风低头。
大方啊……她大概……能做到吧。
------------------------------
[注1] 西汉的深衣以曲裾为主,东汉的深衣以直裾为主。有学者算过,那时贵人们的拖地前后摆,最长的将近四米……
[注2] 马车不是普通人能乘的。天子用驷马车,一般贵族两匹马拉的马车。
[注3] 汉代冬衣:有钱的穿皮裘(和现在一样贵重,好多只白狐腋下的软毛做成的一件白裘价值可能超过几千两黄金,而现在一公斤黄金价值应该已经超过二十万人民币了……),平常的穿鹿皮(古代的鹿比现在的多得多)、羊皮(有张照片,就是晋商和他们身上白色的羊皮大衣),还有夹棉(但不是现在的棉花,棉花是后来传入我国的)襦(袄)。
请注意,本文的年代中,毛皮是不能直接穿在外面的,特别是讲究仪表的贵族男女和士大夫们,必须至少再穿件外衣把动物毛毛遮掩住,有时外衣外再加礼服(和现代截然相反)。极穷的则没有冬衣,在特别冷的季节只有活活冻死了。
[注4] 明代才有“太监”的称呼,而且当时是抬高宦官的意思,表示与皇帝接近。汉代没有太监之称。
出嫁
京城中的阳信府建好后,曹寿来娶亲了。
刘风的嫁衣是一袭金纹的玄色大礼服,内里是大红纯衣,踏在灯火辉煌而平静的红筵上,脑子里完全想不起任何东西。口中舌下是宫女在皇后的命令下硬要她含着的母丁香,又凉又辣但芬芳惊人——母亲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