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雪雨万里风(12)+番外
那船都不是本湖的船,因为本地船都知道这个岛非但没有客栈和食物、还有水鬼拉人,所以这应该是从远地走水路辗转而来的……倒霉蛋。
“快点!这风会把船都掀翻的!把东西都卸下来!锚全部放下!都动起来!”里芳在风雨里吼着。
船头船尾船舱都有人、男人,倒不会因为是个小姑娘指手画脚而不理睬。事实上他们都被这风吓住了。
俞靖没把警惕放在脸上,但始终在里芳身后附近,看似帮忙、实际是戒备。船上刚开始出现六个人跳上跳下,最后一个从舱内出来的中年人却让双方都愣住。
率先转开视线的是俞靖自己,他让里芳先回去准备些干布干衣、现成吃食和空杂物间——让他们打地铺。
“别忘记收些膳宿钱。”他当着船上人的面说道。
“当然!当然要给的。”中年人立即接过来。
里芳扫了他们几眼,没多说什么,提了渔具和部分收获就要走。
“这个桶我来提。”俞靖抢下沉重又湿漉漉的木桶,桶里装着捕来的几条大小不一的鱼,虾则是借水涨起来的时机逃了。
“先让他们到石屋里烘干衣服头发。”她关照。
等里芳走远,俞靖回头,抢先道。“李先生,我改了名叫俞康。这岛上都是些寡妇孩子和老人,而且都姓俞。”
中年人眨眨眼,“康……靖康……好,好名儿。俞……好姓,我也打算姓俞了。呃,叫什么呢?就叫俞贞吧。”
周围人默了会,纷纷苦笑开。
“我也要想个名儿。”
“是呀是呀。”
“唉,先把这怪风应付过去再说!”
“对对,先搬东西!呃,这风真会把船都掀了?又不是海上,怎么会?!”
“俞姑娘说可能会掀翻,那你们就要做好准备了。她们之前经历一回大风,连屋顶都被吹进湖里。”
“这么厉害!”
胡子拉茬的男人们面面相觑。好吧,既然有先例,那做好万全准备总是对的。
“来,俞、康老弟,你也来搭个手吧。”
“不行,我得先把鱼带回去,不然你们晚上就只有冷白饭可以嚼。”
“有饭总比没饭好。”大家都不在意,甚至连活活饿死也没不觉得如何可怕。“有一碗冷饭,我大概就能撑到风停开船。”有人这样说。
“我可不行。”俞靖驳回,“我要吃连骨头都酥掉了的面鱼,配莼菜银鱼汤,嗯,饭最好是肉丁和鸡蛋一起炒的,饭后的茶只要一般的炒青就行了,香露毕竟要卖钱的、不好多加。”
他右手木桶左手鱼篓在前面带路,回程时顺手把路边几朵开得快败了的零散栀子花摘走。“这花特别香,和月季一起蒸出的露特别好卖,再不济晒干了放在茶水里也风味别致。对了,你们身上还有点膳宿钱的吧?没有的话,就用做工来抵吧!”
“……”
“……”
第 5 章
岛上来了七个陌生男人!而且看上去很斯文有礼、也都有力气干活,顶多就是外表邋遢了点,没关系、胡子头发衣服处理一下就会变得人模人样。
妇人们都很高兴有男人陪着说话、也能被吆喝着做这个做那个,连孩子们也喜欢拉住外来的汉子们问问城里是个什么样子。
而里芳一直还是那副冷静模样,而且毫不客气地指使新来的干活的人在窗子外头钉上木条、把房子周围的竹木先行砍倒、井里井边的水桶放进房子、扛了干的柴火和青叶放进另一处专放杂物——以及外来人——的大山洞,甚至每个人必须帮忙将茅坑里的东西全浇到地里。
俞靖带头冒着雨去干,其余人连反对的话都讲不出来,只得摸着鼻子跟着做。
等快掌灯时,这些新来的男人们又累又饿又冷又委屈地被带进里芳家第一进空厢房时,里芳奶奶已经备好一壶热乎乎略略有点烫口的姜茶。
“来,先把湿衣服换掉,喝几口姜茶去去寒气。别喝太多,等下有汤面,喝太多茶水会吃不下的。”
大家的行李也放在这里的,正好换上,可空空的肚子也开始乱叫。
正当有人提议自己烧火解决吃食的时候,俞靖帮着里芳的娘提了两篮汤面和几张旧草席踏进显得有些拥挤的旧厢房。石屋里挤满妇人,男子们只能被赶到这里来窝着,顺便打扫空屋。
这汤面当然不及里芳精心熬制的祈福面那么浓香,但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讲已经足够。而大竹碗里慷慨地加了很多菜、鱼丸和蛋花——对了,他们把两大筐果菜,以及费劲抓半天才聚拢的鸡也都送进了山洞,可谓劳苦功高,当然应该吃得好些。
等面和汤全数下肚,再到屋外顶风冒雨解决人之三急,回来时,一大壶香喷喷的茶水、一篮子点心、两大桶热水和七床干净的暖被薄褥也都送来了。可惜没人替他们洗碗。
里芳在亥时正的时候踏进来,她母亲和俞靖也跟着。
这时所有人都还坐着,主人给的两盏小油灯也都亮着。七条汉子有的披着被子、有的只是普通衣服,在外头如此可怕的风声中,没人睡得着:只要与地面石阶撞几下,船可能真的被毁了,那大家下一步该怎么办?
“晚上的风比白天的更大,山上的竹子都倒了。这回应该是风灾了。”里芳让母亲坐在屋内唯一一张凳子上,自己站着,不过让俞靖和其他男人都坐地上,这样子谁大谁小就比较一目了然了。“若是最严重的灾,连这屋顶和墙兴许都保不住。其他人都去山洞里临时躲避,各位是想留在屋子里还是进山洞?”
外来的人们互相看几眼:看岛上的人收拾家当逃难的模样,还是小心为上。
“那我们也去洞中一避。就不知有几个洞?”自称俞贞的中年人拱手道。
“大家分三个洞穴躲避,我、我娘还有俞康在中间那个,我们不睡、就两边照应,其他男、女分在我们左右两处,有事就叫中间的我们。吃食随身带。村里还有位腿脚无法行走的老伯,总也不能与婶婶婆婆们挤在一处,就烦劳各位帮忙照看。”
“那是自然!”于情于理,他们一群身体健全的汉子都该照顾个残疾老人,还有一堆女人们。“要用到我等之处,只管说。”
“等明后天风过去,各位如果能多停个一日,全村人都将感激不尽。”也就是说,还要他们出劳力,来抵偿避风的代价。
讲完,丝毫不给反驳或讨价还价的余地,里芳蓑衣帽子地出门,将几位不甚利落的老人的铺盖抱进山洞。
这岛上就属俞家小姑娘最大。
大家伙儿彻底明白这个奇怪的现象:所有人都得听她的。
子时过后,狂风卷起的石头、树木、杂物到处翻飞,有的甚至滚进山洞中,惊得所有人完全不敢入睡。
里芳一家三口几乎一直沉默着。他们的躲藏处不大,但是有里外三层,外头的砂石当然是进不来的,但在洞中听到的风声极之凄厉,夹杂着时有时无的碰撞声,偶然还有比较大的轰隆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