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还玉京(26)

作者:苍梧宾白 阅读记录

他说完拔腿就走,惟明一把将他扯了回来:“等等!”

迟莲:“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这些全都出自我的臆测,根本没有真凭实据,我们这么兴师动众地闹起来,如果只是虚惊一场,后面会很难收场的。”惟明叹了口气,放缓了语气,“说到底,要是我没闲得无聊去椿龄闲逛,就不会有现在这些事了。”

“可万一是真有事呢?”

惟明难得放下了脸色,语气平淡到近于冷漠:“你还不明白吗?就算证实了这个仅凭只言片语推断除出的结论是真的,它也是与跟你没有半点关系的别人的事,到那一步时,你打算怎么办?”

他们已经风平浪静地走出了椿龄观,那些所谓线索说到底也只是蛛丝马迹,就算是装作没有看到、不去深究,也没有任何人能指责他们大意失察。

可如果执意追查下去,就意味着他们要主动卷入无序失控的漩涡之中,或许会离他所期望的轨迹越来越远,无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迟莲,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要我别多管闲事,对吗?”迟莲突然反问道,“假如今日只有殿下一个人在这里,您也会毫不犹豫地当做什么都没看到?”

惟明哽住了。

出乎意料,迟莲并没有继续逼问下去,就好像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无论惟明说什么也不会动摇:“其实,以前也有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我虽然很不称职,但毕竟是个神仙,天底下的事,只要与自己无干,哪一件不是闲事?可如果连送到眼前的事都不管,恐怕也没资格说什么普度众生吧。”

“管闲事很麻烦,这我知道,我也吃足苦头了。”他抬眼注视着惟明,很认真地问:“如果这次真的捅了马蜂窝,殿下会替我托底吗?”

幽林中吹来一阵凉风,几十株花树簌簌摇晃,无端淋了树下两个人满身飞花。

不是谁都有管闲事的底气,也不是光有一腔热心和善意就足够,在冷热中煎熬过、撞得头破血流后还能勇敢地向前一步,每一次为他托底的人是谁呢?

惟明无言地站着,一边反复咽下无来由的复杂滋味,一边任凭自己在那如水般的目光里越陷越深,无可救药地沉沦。

“要是我也托不住的话,”他沉沉地叹了口气,再一次在迟莲的眼神中败下阵来,“那就一起掉下去吧。”

椿龄观。

四御阁殿门紧锁,殿中寂静得落针可闻,神像端坐在一片晦暗之中,面容模糊成一片惨白。

“相传太微天尊居所降霄宫中有一方清凉琉璃池,池水能映照人世间千载流变,池里生着一朵千叶红莲,是三十三重天上唯一一朵红色的莲花。”

黑衣道人略一招手,花觚中的莲花就飞进了他手中,他拈着那支新鲜带露的粉白花朵,低头与地上那张与他一模一样的面孔对视,带着笑意与期待轻声问:“我没有去过白玉京,你告诉我,这个传说是真的吗?”

第18章 行藏时(五)

“王爷,大国师。”

易大有从外头进来,仔细掩上门,轻声回禀:“已经问清楚了。”

陇山行宫是皇家内苑,名义上由少府监统管,但实际上庄园田亩等一应事宜均由内侍省所设的奉宸司管理。想知道椿龄观道士有没有被借走,其实只不过是问一句话的事。但麻烦就麻烦在以迟莲和惟明的身份,无论谁去问话都有点微妙。关键时刻,多亏惟明想起手下还有个最合适的人选,请王府管家易大有替他们跑了个腿。

易大有果然不负众望,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把事情打听明白了:“椿龄观中共有道童五人,道士七人,现任观主迟安寿是前代观主的同门师弟,前观主去世前,曾亲自上表让迟安寿接任观主。他主持观中事务这些年来,一向清静无为,从没出过什么乱子,与内署关系也还算过得去。”

“至于用人一事,行宫内署的人都说历次接驾从没用过椿龄观的道士,因出家人尚属外男,怕不慎冲撞了贵人,因此只令他们谨守观中,无事不要随意外出。”

惟明与迟莲无言对视,易大有继续道:“王爷担心的有道理,若真有个万一,行宫上下一干人都得跟着吃挂落。如今提前发现是好事,所幸没有酿成大祸。”

惟明摆手道:“这话不要对我说,还得是咱们大国师杀伐决断。”

迟莲无语撇头,惟明一笑,又对易大有道:“晚点时候我和大国师再去椿龄观看看,你也别闲着,咱们朝中有人,去跟他提个醒,万一真那么不巧,碰上最坏的局面,也好请他在前面替咱们周旋一二。”

易大有闻言也笑了,应了声是,领命而去。迟莲没听懂他俩之间的哑谜:“我是错过了哪一段?朝中有人,是谁?”

惟明一脸神秘地凑近他:“这可是惊天秘密,别说出去哦。”

他这语气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秘密,迟莲不怎么捧场地答应:“好,不会说出去,请讲。”

惟明端着茶杯,摆了个说书的架势:“你别看易大有现在只能我这落魄王府里当管家,但他当年可是正经八百的内侍省出身,与皇帝身边第一得意之人——尚恒尚大总管是同年入宫的师兄弟。”

“他从前管着上驷院,算是内侍里比较拔尖的那一批,本来前途大好,谁知道不小心开罪了康王,被那孙子在背后算计,受伤断了腿。”惟明说着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内侍省翻脸不认人,要将他逐出宫去,唯有尚恒念在昔日情分上替他奔走,刚好那时赶上我成年开府,尚恒就托到了我这里。想要东山再起是不能够了,但作为清静养老的去处,还算是不错的。”

“殿下还真是喜欢往家里捡人。”迟莲揶揄了他一句,“要是我没记错,康王的母妃就是那位吴贵妃吧?您这么做,是下定决心与他们划清界限了?”

惟明早逝的母亲曾是吴贵妃身边的宫女,双方间既有这样一份渊源,惟明还将康王讨厌的人收归麾下,无异于亲手断绝了与康王一系交好的可能。

惟明才不管那些:“天家父子尚且互为仇雠,何况手足。难道我把易大有交给他,康王就会把我当他亲兄弟?不可能的。况且我收留易管家也不是为了跟他过不去,主要是康王那个人做事实在不怎么样。”

迟莲:“此话怎讲?”

“上驷院是宫中养马之所,除了平时宫中用的御马、外邦进贡的名马,还有两匹战马,是已故神武大将军卫辰吾的遗物,卫家被抄后,这两匹马被带进宫中,交给上驷院饲养。”惟明顿了顿,后知后觉地问,“你知道卫辰吾是谁吧?”

迟莲诚实地摇头。

惟明只好从头给他解释:“卫辰吾是本朝第一战神,曾率军讨平北域十三国的英雄人物,可惜六年前在定方关病逝,后人不肖,仗着他的余荫在京中横行霸道,几年前落得个剥爵抄家的下场,如今京中已没有卫家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