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昼暖新晴(番外)(8)

待他坚持从载他回来的车马中亲自下来时,他一眼便看见面带笑容的妻子怀抱着裹得严实的儿子站在众人当中,一如当初初见时,感动而满足。

此年春闱,共取士三百八十九名,开本朝人数之最。殿试后分科取第,头甲三人,二甲赐进士出身,共计一百六十五人,其余皆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和绩之位列二甲第一百零三名,赐进士出身,后授庶吉士。

阖家欢喜雀跃,不可言表。上门贺喜之人络绎不绝。

三年后,外放江南某小县为县令。为官期间,不卑不亢,政绩颇佳,上司对其好评不断。太平年间,平平安安,加之今上十分仁厚,爱惜人才,和绩之官运也不差,与上司下属皆相处得十分愉快。一路升迁,十年后,返回京城时,和绩之已经是正四品的顺天府丞了。而不管他迁往何处为官。随身的只有一位原配夫人花氏,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其妻花氏十余年专宠,夫妻恩爱的事更是羡煞了一干官场女眷。而谁又能想到今日的正四品恭人,曾是当日买身的小丫头呢?

作者有话要说:不知不觉这文居然写了整一年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啊!

接下来应大家的要求,准备写写黛玉的番外。把《红楼如梦》和这篇拢在一块儿写,反正都是红楼梦一场,大杂烩吃了吧!嘿嘿!也预备让旭、晓、晨出来亮亮相,也算圆一圆当初《红楼如梦》一文里没有写尽的一些遗憾。

番外篇之三

加个小剧场,还有一篇冷笑话

陈大奶奶和氏雅晴一早便起来了,由着丫头伺候着穿衣梳头,看见还躺在床上的丈夫,道:“你快起来,我今儿要出门。”

她丈夫陈济咕哝得翻了个身,道:“今儿都是十六了,还做什么去?昨儿元宵还闹得不够热闹么?家里的事竟不料理。”迷迷蒙蒙又要睡去了。

和氏看着丈夫懒洋洋的样子就来气,道:“我要往娘家去一趟,你也陪我去。”

陈济道:“你娘家也没什么事吧,今儿一早过去是做什么?”

和氏一边戴上金坠珠耳环,一边道:“你个糊涂脑子,我回去自然是有要紧事的。”

陈家家境本也不俗,有房有地有铺面,只是他不善经营,前两年急攻冒进亏损了不少,到底伤了根基。这些年多靠了妻子娘家的势力才起复的,自然对妻子言听计从,只好起身道:“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么一大早的就叫我起来。”

和氏道:“花朝是我三婶的生日。前些年他们在外面也就罢了,今年却是回家后第一个生日,自然要好生替我三婶过一过的。”

陈济听了,笑道:“三婶的生日自然是要好生热闹一回的。只是你也太心急了,这花朝是二月十二,这才正月十六呢!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急什么?”

和氏啐道:“呸,你知道什么,三婶如今是诰命夫人,那品级摆在那里呢,这每年的生日自然是有定例的。到了二月,自然有人料理起来。若是这样,不过成了俗套了,还有咱们什么好显心意的?倒是咱们这时候就说起来,那时三婶知道了,不说那戏酒排场是出自那里的,也能知道我们的孝心。咱们家的事多亏了我三叔三婶的面子,不然那些布匹生意可该如何结果?这人情也得日常慢慢温着,不然临时抱佛脚,即便人家理你了,到底做事少了几分心。”

陈济道:“娘子说的有道理。”说罢,便起身穿衣。夫妇二人吃过早饭,便叫人套了车往和家去。

多年过去,和家老宅业已破旧,前两年便由和老爷做主彻底修了一回。在和家旁边的空地上建了一所新宅子,原来的老宅也花了大力维修。如今的和宅比当初珍珠初嫁过来时,足足大了两倍有余。

陈家离和家不远,马车两个时辰便到了,和氏下了车,见到新府门擦的油光发亮,上头挂的元宵灯笼还似乎在炫耀这宅子的光彩,又看看自己夫婿普通的样貌,只觉心头暗恨,再一次感叹:自己怎么就没晚生两年。这样的新屋子就能多住两年,也能找一个更体面的夫家。

好在陈济对自己还算温柔体贴,便压下心头遗憾,进了门,门房早迎上来道:“大姑奶奶来了。”早有丫头往里报去。

和氏雅晴便道:“大太太在吗?”

其实她想问的是三太太在吗,但是这一进门不问自己的亲娘反倒问自己的婶母,显得自己不孝不说,更会落人口实。只好问陈氏在不在。

门房笑道:“大太太自然在的。”

雅晴想了想,便又道:“那大老爷呢?”

门房道:“大老爷往田庄上去了。倒是老太爷在呢!”雅晴便不言语。

“大姑奶奶大姑爷小心,请。”

雅晴点点头,便往里去,又对丈夫道:“你去那边给祖父请安,我去和娘说话。”夫妻两个在二门上分了道。

到了内院陈氏屋里,便见几个媳妇丫头进进出出,显是陈氏正在理事。门口的丫头看见她忙报了进去。

雅晴挥挥手,便进了屋。

陈氏见了大女儿,不由奇道:“这会子你怎么来了?”年节都过完了,还有什么事让女儿回娘家的?难道是……

“莫不是女婿又出什么事了?”

雅晴忙笑道:“娘快别慌,你女婿好着呢,只是家里没事,就回来瞧瞧。”

陈氏道:“没事就好,倒唬了我一跳。”

雅晴笑道:“我们现在好着呢!能有什么事?”

陈氏暗暗叹息道:“但愿吧!”

雅晴道:“怎么不见茹儿?”

陈氏正要说话,却见三妹雅茹掀了帘子进来了。

雅晴便道:“做什么匆匆忙忙的,老虎在后头吃了你不成?也没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雅茹不妨见长姐在这里,惊得站住了脚。她自小被这个姐姐给管怕了,畏她比畏陈氏还甚。即便她如今也十五了,长姐的余威却还在的,当下便低了头,放慢脚步,款款行了礼:“母亲好,大姐姐好。”

陈氏点点头,雅晴方才无话说。

陈氏便拉了她过来在身边坐下,道:“你别怨你姐姐说你,她也是为你好。”

雅茹从小性子急,听雅晴的话,倒是积威所致,对母亲倒还更怕些,此时见雅晴正端了水喝,便低声啐道:“姐姐自管好自己的女儿就是了,都出嫁了,还来管我。”

这话本是含糊说着,谁想雅晴耳朵尖,便听见了,当下便将那茶盅往桌上一放,茶水便溅出了不少,冷笑道:“你当我爱管你啊?你若不是我妹妹,我才懒得说你。等你到了梁家,吃了婆婆小姑子的苦,就知道厉害了。”

雅茹听了这话,昂首道:“姐姐当人家都是厉害婆婆刁钻小姑么?那梁家可是和善人家,最是和善不过的。我看过他家太太和三婶婶说话,可好了,我才不怕呢!”

雅晴冷笑道:“她那是和未来儿媳的三婶子说话么?那是和四品官的太太说话呢!你也不长个心眼,以后被人吃了,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