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琅嬛府主(143)

当然王夙深知她这个对手只可能比四年前更加可怕,那个时候她是勇猛狠厉,现在是捉摸不透,深不可测。

“请坐吧。”王夙秉持军人一惯的风格,干净利落的说。

仆从打扮的容渊此刻站在王夙背后,上前为两人各倒了一杯茶,然后又退回了王夙的身后,微微低头,默不作声。

冯开扫了一眼容渊,目光并没有在“她”身上做长时间的停留。她已经断定了容渊并不会武功,至于他为什么男扮女装,这就不是她考虑的范围了。

“我给你发的信上的内容,向来你已经认真考虑过了。恕我开门见山,不知道你的决定是什么?”王夙盯着不急不忙的冯开道。

冯开放下手中的茶杯,嘴角含着一丝微笑:“王将军还是和以前一样,一点都没有变。那我也不多废话。四年前开始,江南四州就停止向北方输送军用物资,目的向来你也很清楚。你为什么会认为我会松口答应你的要求呢?”

王夙眯了眯眼睛:“你和四年前倒是变了很多,以前你是不会这样拐着弯说话的。你若是根本不想卖粮食,何必冒险来到泉州。虽然说这里离彭州很近,可是逼近是泉州范围内,只要我稍微动心想要把你留下来,你的性命就可能留在我的手里了。说起来,我倒是佩服你的胆量,竟然真敢来——我知道要你松口没有那么容易,开出你的价钱来吧!”

冯开微微抬起头:“你说的没有错,如果我根本不想卖粮食,绝对不会来。不过提醒你一句,即使我现在转身就走,我也自信你和你的那些人,也是绝对不会伤到一根汗毛的。王将军,你别忘了,凤仙教好歹也是武林人士出身,我虽然不能在这里做些什么,但是若是想要脱身,还是容易的很。说起来,胆子大的是你才对吧。若是让你那个皇帝知道你和我这个敌人头子私自见面的话,你猜猜,她会怎么想?”

王夙冷眼看着她,周身是压抑着的冰冷气息。

冯开见她动了怒,知道凡事点到为止,于是道:“你要求的粮食数量,我可以给你。价格按照市价算就可以了——但是我有条件!”

王夙哼了一声:“你说。”

冯开凝视着王夙的眼睛:“这批粮食是你以赈济北方灾民的名义买去的,所以,必须用在北方受灾的百姓身上。但是站在敌人的立场上,我并不放心这粮食最终的去向,为了保证这批粮食不成为将来你的军队攻打江南四州的军粮,我要你立下契约:如果将来这粮食真的没有用在它本来应该用的地方,王家不得参与对江南四州的战役。”

王夙稍稍楞了一下,讽刺的笑道:“冯开,你开出这样的条件来,不怕我拿到了粮食转头就毁约?”

冯开老神在在的回答:“我既然开出这样的条件来,自然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若想要撕毁契约,我也只当自己看错了人。不过,这个契约还是要白纸黑字写给我——等你毁约的那天,我好拿出来当着天下人的面恶心恶心你。”

王夙无声的笑了起来:“可若是有其他人带着军队南下呢?”

冯开眼中露出不屑的光芒:“若来的不是王家的人,我又何必在意?”

王夙微微张了唇,目光落在冯开的身上,虽然知道对方是有意抬自己的桩,但是心中还是生出莫名的感激之意,良久才道:“冯开,若你我不是在敌对的立场,倒是可以做个朋友。”

冯开嘴角微弯。

冯开离开白松城的过程还算顺利,虽然她能感觉到身后有许多双眼睛盯着自己,但是凤仙教发展到今天,也不再是一群基于义愤而恣意妄为的乌合之众了。她即使不仔细看也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暗卫小组,一路保护着自己。虽然对自己的武功还是很有信心,但是这还是让她感觉到满意,自己代领凤仙教众辛苦建立起来的整个体系效率并不比已经传承千年的刘氏皇朝差劲。

到了彭州城,她便在城中分舵里休息。

她现在最倚重的长老之一宋黎走了进来,将她离去这几日发生的重要情报一一报给了她。待她做完批示后,已经到了晚膳时间。

望了望外面已经黑了天空,冯开也感觉一次疲倦。她舒展了一下身体,放松了一下精神,合眼养了一会神,然后问道:“先生那边有什么消息?”

宋黎道:“并没有消息。”

冯开刚刚还是稳重精干的义军领袖模样,下一刻就变作了无奈的忧郁青年,没有一点王者气度,反而没有气质翻了个白眼:“那先生又在做什么?还在教那群小萝卜头写字?”

宋黎低下头,苦笑道:“是。”

冯开叹了口气:“先生想什么,不是我能弄得明白了,既然她爱这么着,便这么着吧。”想了想,有些犹豫的问:“阿宁有没有信来?”

是宋黎点点头:“还送来一双新鞋。”

冯开咧开嘴笑了:“在哪里,我去看看。”

无芳城。

“宁哥哥,先生呢?”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围着一个青年男子,满怀期望的问。

青年男子正在院子里淘米,回头瞟了她们一眼:“去河上了。”

孩子们满脸失望的发出一声“唉”。

青年男子笑着摇摇头,她们哪里是来念书的,不过是来听故事的。

孩子们只好乖乖回了各自的位置,无精打采的开始练字。这是规矩,先生不在的时候,就练大字。

这个时候从房里出来一个略年轻些的男子,看了这一群孩子失望的脸,有些同情,挤兑道:“哪有这样的教书先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家是学生偷懒不来学堂,她倒好,当先生的人三天两头溜出去玩。”

淘米的男子低头专心用手筛着米粒,头也没有抬的说:“小雨,我看你也别怪先生,若不是你家主子怂恿,我怕先生也不会去。”

小雨撇撇嘴,他也只是说说而已。那个人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能维护老师,真看不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无芳城郊的碧双河上,一条小舟在芦苇间荡漾着。悠扬的琴声在河面上飘荡,如同这悠闲的河水一样,仿佛水雾一样在河面上萦绕湍洄。

一名年轻女子站在舟头,一手背后,一手把玩着一把精致的白纸扇,诗兴大发的吟诵着:“白河青山红日远,船头迎风声盈耳。云琴,这句可好?”

船内的琴声明显停滞了一下,然后传来一句评价。

“狗屁不通。”

第 111 章

听到这毫不留情的评价,年轻女子的脸明显黑了一下,然后很快从打击中振作起来,手中的白纸扇展开,在胸前轻轻摇着,一派风流倜傥的模样。

岳云琴瞟了她一眼:“拿着纸扇也不像才女。”

船头正以才女自居的年轻女子脸上的表情终于龟裂,转身看着岳云琴,黑眸带着些许不满:“云琴,你犯得着总是这样打击我吗?我知道你是书香门第出身,母亲又是大儒,眼界可是高得很——你这是鄙视我没念过书?”

上一篇: 师徒戒断症候群 下一篇: 督主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