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陆景堂改租这处房子,屋子够大,陆文元立刻买了菜种子回来,在后院垦了一小块地种菜,也能给家里省点儿菜钱。
后来陆景堂又在京郊买了些地,这京郊的地,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谁也不晓得陆景堂哪来的路子哪来的钱,总之地契是在家里好好搁着。
陆家人更是不懂,只知道这地也不多,他们家二郎可是当官的呢,当官的有几亩地,多正常啊!
那县里头的大户,动不动成百上千亩地连一块儿,他们这算什么。
总之家里有了地,陆文元就活泛了,天两头要跑去看一看,要不是离得远,非得每天过去。
景年吃了戏弄,还挨阿娘一顿教训,等晚食上来,更是后悔莫迭。
陆杨氏以为陆景堂的客人会留下吃晚饭,特意让厨娘买了鸡鸭鱼肉回来,家里的厨娘老家是南方的,尤其擅做鱼,不管是烧鱼还是炖鱼,都做得好吃极了,一点儿腥味都没有。
还有一些其他景年爱吃的菜,看着那一大锅子奶白鱼汤,鲜味儿隔老远就能闻到,吃了饭,他却只能喝一碗,景年可难过了。
还是陆萍心软,悄悄跟他说:“明儿个阿姐给你用鱼汤下面。”
景年感动不已:“呜呜呜阿姐真好!”
第二日一早,景年吃了一大碗陆萍做的鱼汤面,背着书箧坐上了家里的骡车。
他每隔一日要去先生家里一趟,将先生留的功课带过去,也要留在林家上一日或者半日的课。
车夫赵二福熟门熟路地将车停在林家大门口,景年扶着他胳膊跳下车——这些车都高得很,他往下跳过几回,有一次险些崴了脚。
赵二福将景年的书箧也搬下来:“小少爷,我送你进去?”
“不用。”景年摆摆手:“二福叔,你晚上再来接我。”
林府离得远一些,赵二福可以先来接景年,然后换个道去接陆景堂下班,将兄弟俩一起送回家。
“欸。”赵二福应了一声,看着景年被林家下人迎进去,才赶着骡车回去。
景年到了林家,就跟到了自己家一样。
林鸿方独女早逝,家里就他一个主人,陈朔平日住在他自己家里,进了国子监之后课业繁忙过来得也少。
景年作为林鸿方的关门小弟子,几乎相当于林家的小主人,林家还有他自己的小院儿,午睡歇晌,或者雨雪天气路不好走,也会在这里住上几日。
林家的家仆对他也极为熟悉,门房将他送到二院,听到消息的忠伯已经出来了,笑出一脸褶子:“年哥儿来了,今日家中有客,老爷正在待客,你先歇歇,今儿厨房一早买的鲜果子,刚摘的枇杷,水灵灵的。”
景年一听见枇杷,嘴里就泛酸,白净的小脸皱成包子,偷偷跟忠伯告状:“忠爷爷,我不想吃枇杷,昨儿我阿娘买的枇杷酸得倒牙,我吃了个……”
“哈哈哈哈酸你还吃,你是不是傻?张嘴让哥看看,你那小米牙是不是都掉光了?”有些粗嘎的少年音由远及近,一个少年郎君跟景年前后脚从外头进来。
景年包子脸皱得更紧了,两手紧紧捂住嘴巴,往忠伯身后躲。
“小少爷……小少爷!”忠伯连忙拦住蹿过来的陈朔。
已经十五六岁的陈朔高高瘦瘦,一身箭袖锦袍,扎着高马尾,倒也称得上少年意气。
让忠伯拦着没碰到景年,陈朔笑嘻嘻道:“让我看看怎么了?上回掉了牙,差点儿没把房子给哭塌了,这回掉颗牙,你家是不是被眼泪淹了?”
“没有掉!”
景年气得跺脚,他正逢换牙期,一年多前在林府读书,午时厨房做了道葱烧排骨,骨香肉嫩,景年啃了一块儿又一块儿,直到他感觉咬掉了一块骨头,嘴巴里怪怪的,吐出来才发现是他的牙。
当时景年都吓呆了,他的牙掉了!
牙掉了以后怎么啃骨头吃肉啊!
好丑的!
崩溃的崽崽在饭桌上嚎啕大哭,林鸿方哄都哄不住。
恰好那天陈朔也在,景年哭,他笑,景年哭得越大声,他笑得越夸张。
后来林鸿方把他撵了出去。
再后来景年回家告状,陆蓉跟陈朔打了一架,打完又被陆景堂收拾了一顿。
但是这件事,陈朔笑了他一年多了,现在还在笑,因为景年还在换牙……
阿姐跟他说,要再过好几年才能全部换好,景年愁死了。
好在小伙伴年纪跟他差不多大,都在换牙,大家大哥不笑二哥。
而且人家也不像陈朔这么恶劣,不就是大几岁么!
“你……你大鸭子,嘎嘎嘎!”景年想起他阿姐嘲讽陈朔的话,把嘴巴捏成鸭子嘴,躲在忠伯背后冲他做鬼脸。
正在变声期的陈朔:“……”
“嘿!我让你好好学!”陈朔气乐了,挽着袖子,俯身要去捉景年。
景年惊叫一声,扔下书箧,拔腿往内院跑,一边跑一边喊:“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啊!陈阿兄要打人啦!”
第346章
前厅,林鸿方端着茶水,心中的不耐渐渐增长。
今日他弟子来访,本是好事,偏偏带了几个不速之客。
堂上几人分散坐开,林鸿方单独坐在一处,右手旁是一个中年男子并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正是林鸿方弟子李明安和他外甥,当今圣上第四子,四皇子宗玘。
林鸿方可是个明白人,自古夺嫡多凶险,跟皇位扯上关系的,哪有什么好下场。
他年轻的时候,当今圣上还是皇子,同几个兄弟争得如火如荼,林鸿方金榜题名,在翰林院待了几年,干脆辞了官,在家专心读书做学问。
后来收几个弟子,也是精挑细选,他收老那会儿,可没想到后来李家会出个皇妃。
徒弟收都收了,又没犯错,总不能把他逐出门去。
林鸿方捏着鼻子认了,后来再收徒,更是谨慎,尽量在寒门里头挑。
不过老都出师好些年了,李家本家不在京都,林鸿方和李明安许久未见,徒弟进京,来拜见他这个先生,林鸿方原本还挺开心。
带个外甥过来就带吧,四皇子性子跟老有些像,如果不是皇子,林鸿方倒是愿意同这孩子亲近亲近。
就是搞不懂,他带自己外甥就算了,怎地还把……
林鸿方瞥了眼坐在他左手侧的少年郎君和小女娘,额角一阵抽痛。
老这个蠢东西,带自己外甥就罢了,怎地把五皇子和七公主也带来了!
如今中宫无子,仅两个嫡公主,圣上的几个皇子逐渐长成。
大皇子占长,但他母亲是圣上潜邸时的纳的旧人宫女,生下皇长子,也不过晋了个才人。
后来大皇子逐渐长大,母亲只是个才人面上不好看,太后懿旨,将吴才人晋至充容,乃九嫔之一。
连昭明帝自己都忘记他的长子的阿娘只是个才人,可见这对母子俩有多不受重视。
二皇子生母淑妃,出身徐国公府,乃当今徐国公之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