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戳一个漏,看你还怎么说。
怎么说?人家上下左右那么一打量,见着周围没别人,立马就丢了刚才那装腔作势的劲,丢了背篓就扑了上来。
“臭丫头,揭人不揭短不知道啊!啊,过来,弹弓给我,有我在,还轮得到你出手?”
看看,就知道这不是个安分人,可见说她乖巧的,那都是眼瞎。
不过这个现在说不合适,只要一想到烤麻雀的味儿,那一直没什么油水的肚子就开始闹意见,这会儿还顾的上什么安分不安分啊,抓紧的捕捉战利品才是最要紧的事儿。有刘宝丫其实也挺好,老手嘛,不单能有麻雀到手,还能保证她分分钟创新出新运动项目来。
对滴,你们没猜错,打弹弓那系统也认!嘿嘿,这运动的范围定的,边界真够模糊的。
老手出马,一个顶两,刘宝丫的假小子属性一激发,那就再也不是她自己了,和沈冬抢着上手攻击之后,等到她们下山,二十多只麻雀送了命。
“要是能油炸,肯定更好吃。”
颠着背篓里属于自己的十二只麻雀,沈冬满脸都是遗憾。你说这年头为啥油就那么少呢?吃根油条,手里的残余油脂都得舔干净,抹头发上当回发油都算是奢侈败家。这炸麻雀……唉,就是家里有,她都未必敢做,生怕被围攻。
“瞎想什么呢?炸?能有炸麻雀的油,留着做菜都能吃一年了,你可真是够能想的,做梦都没这么夸张。”
夸张?还做梦?呵呵,好吧,确实做梦,也就是梦里,她才能想象那炸薯条,炸鸡翅,炸丸子,还有最爱的轰炸大鱿鱼……
流着哈喇子,沈冬一路想着各种油炸食品回到了家,并获得了一片的欢呼声。为啥欢呼?麻雀就这么点,也不可能分给他们呀?
不,不是为了分麻雀,而是他们被唤醒了记忆,打开了枷锁,终于知道怎么自力更生,解决馋嘴问题了呀。
“哎呦我这脑子,怎么就忘了这茬,走走走,咱们也去把弹弓找出来,明儿我们就上山去。”
“我也是糊涂了,往年年干的事儿,就灾荒时候没处寻,停了两三年,居然就丢开了这么一个好东西。”
“怎么样,一起?”
“行啊,一起,不定在山里还能寻到点别的呢。”
完蛋球,山里的麻雀怕是要绝种喽。
作者有话说:
第48章 生烦,开始
山里的麻雀其实算不得多, 58年那会儿国家号召除四害,说麻雀是粮食贼,那会子麻雀就遭受了一大波的攻击,到了灾荒年, 人们为了一口吃的, 也没少祸祸, 如此接二连三,长年累月的折腾, 哪怕如今四季正常了, 数量也没以往多了,又久经考验, 各个都是小机灵鬼, 想大数量的被抓, 那真心不可能。
可山里终究是山里,只要有心, 自来是不缺零星的小猎物的,比如兔子什么的, 这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小家伙就相当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心,成了上山小伙儿们手里的战利品。
“呀, 这,这, 小兔子好可爱啊, 是要养小兔子吗?”
沈冬放学回来走过巷子口,猛地就听到了这么一句!脑子里莫名就做了配音:小兔兔辣么可爱,怎么能吃掉!
咦, 鸡皮疙瘩瞬间起来了, 这都谁在说虎狼之词?侧头, 看不到,退一步,再找,很好,边上一个小院子门口,有个穿着时髦的小姑娘真满脸天真的看着一个汉子手里绑着的兔子。这人……
“看什么呢?”
还没细细分辨,预估下那人是谁,沈冬的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是刘宝丫,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她和刘宝丫好像是缘分到了,时不时的总能碰到。
“那人是谁?”
本就是从小一处长大的,如今又总是凑一起,沈冬没客套的意思,下巴一戳,就低声直接问了起来,
“哦,你说那个人啊,许是这一波来支持建设的学生吧。”
支持建设的学生?喂,离着那什么运动好像还有好几年吧,这就有人来了?还有不是该去乡下吗?怎么在他们镇子上?虽然她有思想准备,穿越即架空,很多时候未必和她知道的历史是一个样。可这差的是不是远了点?
“什么支持建设?咱们这儿建设什么了?”
既然不明白,那就直接问,许是周围都是爽快人的缘故,沈冬多少也被影响了几分,如今和熟人说话那是越来越不知道什么叫含蓄了。
“嘿,你这可真是问对人了,你猜怎么的,我昨儿去教务处,正好听到了个大概。”
刘宝丫这会儿那眼睛亮的发光,真不愧是王春花的闺女啊,这八卦起来的模样一样一样的。甚至比她亲妈还多了点套路。
“说说,赶紧说说呗。”
这拿捏的小模样,不就是想让她求一回吗,行,就满足你,反正我小,不丢脸。
“据说是因为基层工作人员文化水平太低?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吧,所以从各个大城市,动员了一批高中生来支援三四线城镇的基层干部群体。”
基层干部群体?还指名了档次?
沈冬嘴角一抽,再扫向那个城市女人的时候,满眼都是怜悯。
“要是这么说,他们来,怕是不怎么受欢迎。”
“肯定的,连着工厂的正式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年增加的人数有限,各个机关单位里就更是了,他们一来,平白少了好些位置,能不让人记恨?”
嘶,姐姐,你也挺懂嘛,我还以为说的太多了些。沈冬惊讶的小眼神很明显,刘宝丫想当看不到都不能,撇着嘴解释了一句。
“我妈昨儿就在发愁了,说是这些人过来,也不知道民兵队那边会不会也插一手,我二哥在巡逻队干了这么久的白工,好容易有了点机会,要是别顶了,估计我妈能拿着菜刀和他们闹起来。”
原来是这样?果然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涉及到自家了,就没有笨蛋。
“我看你好像还行啊!没怎么担心嘛。”
“你也看见那人了?就这样的,民兵队能要?拉到吧,这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
由此可见,爱八卦其实也挺好,最起码在看人上,挺锻炼人的。这些人啊,除非真的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来,不然基层的活儿还真就未必坚持的下来。
“干什么,干什么,盯着我儿子干嘛?我告诉你啊,这是我家的兔子,别以为来支援建设的,就能随便盯着别人家的东西。”
拐角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小姐妹两个八卦还没聊完,备受瞩目的地方剧情又有了新发展,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拿着鸡毛掸子冲了出来,护在那个提着兔子的男子面前,冲着女生大声的嚷嚷着,手里的鸡毛掸子挥舞的还挺有节奏感,引来了不少笑声。
“孙家媳妇,你这唱大戏呢,怎么还带扬马鞭的。”
“不过那兔子是真不错,明儿我让我家的也去看看。”
“这姑娘好像才来了几日吧,怎么就和孙家媳妇怼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