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姬千千岁(58)+番外
而杨思恒在这官场中周旋,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姬凡。杨思恒是姬凡的太子陪读,杨知儿又是他们兄妹名义上的母妃,杨思恒自然是皓亲王党的人。他的势力,日后便是会交给姬凡的势力。
这一切,杨承业想不通,也不会再知道了。他在这官场之中,所考虑到的,始终只有他自己。他看不到其他人所背负的,也看不明白其他人的步履维艰。他如同一个任性的孩子,看不懂别人的牌局,便想要掀了赌桌。即便最后做不到,也想要的是杨思恒为他的死负疚一辈子。
杨伯庸一开始看得就极准,杨承业他,果真是没有通透官场、斡旋其中的能力。
杨伯庸无力而颓唐地坐到椅子里面,沉默了半晌,忽地抬头对着青麓问道:“祁凤山主人,您以为我该如何处置我这儿媳?”
青麓一怔,抬眼望去,杨伯庸满脸是悲痛与疲惫。白发人送黑发人,纵然他之前表现得再镇静,终究是撑不住了。他明知应该如何处置史蕙筝最为恰当,然而却没有办法自己去做这个决定。
于是,他把决定权交给了青麓。
青麓张了张嘴,然而却没能说得出话。
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她看向临渊,临渊却在这时别开头去。青麓顿时领悟了临渊的意思。
接下来所有的路,她要自己作出决定,从这一刻开始。
妾想要毒杀正妻的孩子,这是什么样的罪行?青麓心里忽地开始大笑起来,史家姐妹长得本就相似,这一刻,史蕙筝的容貌在青麓眼里慢慢地与当年的史德妃的面容重叠起来。那一个清晨,青梵的惨笑声在她脑海中前所未有地清晰回响。
“杨承业杨大人不幸因为意外亡故,史夫人因为夫君亡故,伤心过度,殉情而亡。对么,杨大人?”
最后这一声杨大人,是对着杨伯庸的。杨伯庸闻言并不算意外地叹了口气,点头道:“祁凤山主人所言极是。”
史蕙筝听到这一句,猛地直起身来,惊恐万状地向后仰去。
杨伯庸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丢下一个小小的红色瓶子:“你自行了断吧。”
史蕙筝面色恐惧而扭曲,使劲摇头:“不要啊……不要啊……”
杨伯庸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你听着,只要你死了,今天在这个院子里的事情,一个字也不会传出去,你为了承业殉情而死,我便会追你为承业的续弦正妻。这样思久便是我杨家的嫡子。以后杨家,有思恒的一份,自然也有思久的一份、
若是你不死,你所做的事情,思久就会知道,你要他怎么看待自己的亲爹亲娘?你要他以后怎么做人?”
史蕙筝浑身一颤,陡然间眼睛一亮:“只要我死在这,思久就是嫡子了?”
青麓诧异地抬头看去,史蕙筝脸上先前的恐惧居然慢慢消退得无影无踪,反而是有些兴奋的意思。为了儿子,史蕙筝居然也是可以不惜一切的。青麓这一刻决心忽地有些动摇。她是不是错了?
史蕙筝伸手捡起那鲜红的瓶子,盯着杨伯庸:“你发誓,发誓思久以后就是嫡子了!”
杨伯庸在那眼光中更是颓唐:“我发誓。”
史蕙筝听完这句,毫不犹豫地拉开瓶塞,一仰头,把那一瓶药喝了下去。
“扑——”倒地的声音之后是长久的寂静。
毕竟死亡,总是寂静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
☆、动手
京城杨氏,独子杨承业,因为夜以继日地照顾病中的儿子,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妾史夫人悲痛难当,居然殉情而死,其心可悯,追为正妻。
发丧三日之后的朝堂之上,武帝感念杨伯庸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因而地关切道:
“杨爱卿,你痛失爱子还望节哀顺变。只是不知思恒的病可曾好些?”
能得到武帝直呼小名的待遇,可见杨思恒在武帝心中地位甚高。群臣不由嫉妒。杨伯庸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行了个礼。就这三日的功夫,他头发居然白了大半,看上去陡然便苍老了许多:
“谢陛下关心,愚孙承蒙陛下福泽,又幸得一云游奇女子出手相救,如今病情已然好转不少。”
武帝闻言不由地对这位传说中的“云游女子”大为感兴趣:“哦,有这等事?不知这位奇女子身在何处?果真能治好思恒,朕要厚赏她。”
群臣眼中都有了嫉妒的神色,女子入朝为官并不是没有先例。而此刻武帝看上去正是要重用那个女子。而若是厚赏那女子一官半职,再或者更高的什么,那女子必定记着杨伯庸的举荐之恩,杨家更是得利颇多。
杨伯庸俯首上奏道:“微臣也曾想赠送那女子厚礼,只是不愿接受微臣的谢礼,唯求能见陛下一面。她曾言,若微臣将此玉献给陛下,陛下想必会愿意见她。”
武帝眉头紧锁,一时想不出来有什么玉能与自己有什么渊源:“哦?什么玉,呈上来给朕。”
群臣一片哗然,左丞相李策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陛下万万不可!杨丞相曾言此女乃云游之人,上不得台面。若是陛下贸然召见她,不仅是辱了陛下身份,更是可能借机对陛下不利啊!
陛下三思!”
这时,那块玉已经经由大太监重恩呈到了武帝手里,武帝看到那玉佩的刹那,忽地抿起了嘴。
李策自然看得出武帝这个表情必定是这块玉对他有所触动,心中更是认定杨伯庸这回要引见的这个女子必定与武帝有旧,于是拿眼神暗示一旁的史捷。史捷会意,不由心中大急,急忙出列,跪在地上,口不择言道:
“陛下!此女来历不明,陛下需要明察,万万不可轻信这种不三不四之人!”
武帝被这一声所惊,才从凝视中回过神来,神情顿时不悦,一拍扶手呵斥道:“放肆!尔等再对温阳帝姬出言不逊,莫要怪朕不念旧情!”
此语一出,连杨伯庸都吓得缓慢跪倒在地口称请恕罪。
温阳帝姬回朝,居然还是要借一个假身份回朝,这其中究竟牵扯了多少。武帝对秦姜皇后的遗孤温阳帝姬和皓亲王不闻不问多年,这一回究竟会是什么态度,究竟会如何影响朝政,谁这个时候心底都没有把握。
群臣的内心在这一刻已然活跃到了顶点,算计、思考几乎不能停止。
“杨爱卿留步,散朝后到御书房,朕有事相商。其余爱卿,若是无事禀报,今日便退朝吧。”
李策阴沉着脸,拖在群臣之后走出大殿,一个长相清秀甜美的丫鬟碎步追了上来:“国舅大人,国舅大人!贵妃娘娘思念大人,邀请大人前去一叙。”
李策乃是李贵妃的兄长,然而此刻,他面色阴鸷,回头压低了声音对那丫鬟恶道:“我现在没空见她!你回去告诉娘娘,当年她没杀得死留下的祸害回来了!”
那丫鬟也是个知根知底的,闻言吓了一大跳,细长素白的手指捂住嘴:“皓亲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