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权臣年少时(135)

作者: 梁北音 阅读记录

苏平河的心里也像吃了蜜一般甜。

要知道,她在现代网文圈里可是个小扑街选手,何曾想那些现代老掉牙的梗,在古代能这么吃得开?

“这事全权交给我来处理,你就坐等收钱好了。”楚怀夕拍拍胸脯保证道。

“多谢你,怀夕兄。”苏平河也确实没精力去管这些事,毕竟每日的学业已经够叫她伤神的了。

“我怎么瞧着你最近神色又疲惫了许多,学业很吃重吗?”

苏平河点了点头:“四书我已经全学完了,《诗经》每日都在背着,《春秋》也还好,但现在周夫子开始教我《周易》了,真的太难了,我一听就犯困。”

“你已经开始学《周易》了?”楚怀夕惊讶道,“那不是明年才要学的课程吗?”

“周夫子说以我的资质,明年才开始学就来不及了,今年必须把四书五经的内容全部学完,明年巩固一遍,后年就开始直接以答题为主了。”

楚怀夕听她这么说,心理也隐隐有了一丝紧迫感:“你这么拼,肯定很快就要超越我了。”

“我跟你不一样,你是楚尚书唯一的宝贝嫡子,就算你考不上进士,楚尚书也会帮你谋个好差事的。”苏平河幽幽地叹了口气,“我若是不拼命,我跟姨娘就永远要被人踩在脚下了。”

楚怀夕见她原本是天真烂漫的性格,一提及身份之事就会愁容满面,不由心疼道:“平河,若我将来得了势,定会帮你和你姨娘过上好日子。”

苏平河闻言灿烂一笑:“好啊,但你得努力先做上官再说,别到时候混得还不如我。”

楚怀夕看着她灿若星辰的一双桃花眼,心里第一次有了努力读书考功名的念头。

——他想要长长久久地拥有这一双世界上最绚烂夺目的眼睛。

一日的课程结束,苏平河又照例去找周书越加学,没想到刚赶到周书越的寝室,楚怀夕竟然跪在了周书越面前。

“求周夫子也每日多教弟子一个时辰吧,弟子也想考上进士!”

周书越看了看刚进门还一脸惊诧的苏平河,哭笑不得地对楚怀夕说:“楚生,你基础本就较平河要好上许多,只需将书院每日教授的内容都认真记下,考取进士不成问题的。”

苏平河气不打一出来,心想楚怀夕你这家伙,一声不吭地还跟我卷起来了是吧?

“平河现在学的《周易》,弟子就从来不曾学过。”楚怀夕道,“弟子不贪心,只需要每日旁听一个时辰便可,周夫子仍旧是照常教授平河课业,无需为弟子做任何改变。”

周书越有些为难,他终究是青麓书院的夫子,只为苏平河一人开小灶本就不合规矩,如今又有什么立场去拒绝楚怀夕?

只是……他私心上确实只跟苏平河投缘,委实不想再多教一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 聊斋里的鬼屋

苏平河实在不想看周书越为难,遂主动开口问:“你真的只要旁听就够了?”

“千真万确。”

“那你搬个凳子去窗外听课吧。”苏平河道,“不然你在房里,周夫子总归多多少少要考虑你的感受,那样会给我们增添负担。”

周书越听苏平河这般安排,本觉得有些过分,正想制止,却没想到楚怀夕竟然一口答应了。

“好!就这么办!”

说着楚怀夕又朝周书越作了个揖,欢天喜地地绕到窗外去了。

周书越愣了半晌才无奈地朝苏平河摇了摇头:“你真是太顽皮了,现下是秋季无碍,冬季外头严寒难耐,该当如何?”

“为了求学,冻上一个时辰算什么。”苏平河心里的气还没消,根本不想去考虑楚怀夕的感受。

于是这样,屋里一个窗外一个的教学模式,就正式开启了。

周书越刚开始还有些不习惯,总是下意识扭头去看楚怀夕的状态,但见他当真一心求学,听得入神,也就慢慢不再关注他了。

这日,加学结束,苏平河因还要留下来再抚琴半个时辰,楚怀夕便先告辞了。

楚怀夕前脚刚走,苏平河便兴致勃勃地问周书越:“夫子,你对种菜了解得多吗?”

周书越边收拾书本边问:“我在家乡时,经常跟孩子们一起种菜,了解的虽比不上菜农,但肯定比你要多一些。”

“那明日休沐,夫子可有闲暇?”苏平河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我想请你陪我去一趟姨娘的田庄。”

“去田庄做什么?”

“我想去寻一些适合冬季耕种的蔬菜种子。”

“冬季怎么种蔬菜?”饶是像周书越这般博览群书的人,也没见识过这样天马行空的主意。

苏平河委屈巴巴地撅着嘴道:“年年冬天都没有新鲜蔬菜可以吃,我早就受够了。”

“我也要去!”没想到楚怀夕去而复返,竟然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苏平河一脸黑线:“你去做什么?你又没种过菜。”

“我家在城郊也有田庄,跟着去说不定能帮上忙。”楚怀夕讨好般地摇摇苏平河的手臂,“好平河,就带我一起去看看嘛。”

在苏平河眼里,楚怀夕常常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面对他这种撒娇卖萌的做法也实在颇为头疼,只好勉为其难地同意道:“罢了,带你一道去吧,没准还能做点体力活。”

楚怀夕欢呼雀跃:“太好了,我明天辰时去苏府接你!”

“不用了,这回坐我家的马车吧,扶光身手好,有他一同去我也放心。”

上回楚怀夕受伤卧床数月的事还历历在目,这回可不能再叫这个公子哥儿受伤了。

翌日,苏平河先接了周书越,又去楚府接上楚怀夕,三个人一同往城郊的东梧村而去。

“我姨娘在东梧村和丰庄各有一个田庄,东梧村的田庄是蒋嬷嬷的儿子在照料,前些日子我已经托蒋嬷嬷打点过了,今天我们就只去东梧村。”苏平河对楚怀夕介绍了一下此行的目的地,又问,“你家的田庄在哪里?”

“在东山河那一带,好像离着东梧村也不算远。”楚怀夕道,“我只在小时候去过一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

就知道你只是找个借口跟出来玩,苏平河心里想。

城郊的路渐渐变得颠簸,苏平河被颠得头昏脑胀,忍不住问:“扶光,还有多久到?”

“还有一刻钟差不多就能到了……但是前头好像过不去了。”

苏平河心下纳闷,推开马车门一看,就见不远处聚集了一大群的村民。

村民们分两拨人马,手上都拿着锋利的农具,明显在为什么而争执。

苏平河示意扶光泊停马车前去打探。

扶光很快回来了:“好像说是东梧村的一个什么姑娘丢了,东梧村的人在跟西梧村的人闹事呢,因为那姑娘的情郎在西梧村。”

“那跟咱们关系不大,你看看能不能从哪边绕道走,尽量别惹上这些村里的是非。”

扶光左右看了看,指着右边的一条小路道:“咱们先从这条小路绕着试试吧,应该正好能通过一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