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着精美的蜀锦爱不释手:
“蜀锦真漂亮!”
“多钱?”
得到诸葛亮统一吩咐的蜀国商人笑眯眯:“2枚蜀五铢。”
“2钱,这么便宜!”魏国商人吴国商人齐齐惊喜,“蜀五铢钱是吧,我这就去换。”
等到换钱的时候,就发现问题了。
魏国商人看着蜀国的直百五铢钱,十分嫌弃:“你说什么!这一枚钱就值一百钱!”
吴国商人掂量了一下直百五铢钱,确这铜钱的重量不足:“这不是坑人吗,这点钱哪值一百了?”
这么轻这么小,这是铜币,又不是黄金!
但是蜀国商人也很硬气:
“买蜀锦必须用蜀五铢,爱买不买。”
终,魏吴商人不得不咬着牙:“买!”
他们觉得,大不了,回国把蜀锦的价格高一点,把钱挣回来就可了,还没发现其中的秘密。
就这样,重量与价值不足的直百五铢钱换成了魏国吴国的铜币,让蜀国缺铜的危机得到了缓解。
“这是吴国的铜钱。”
“这是魏国的铜钱。”
铜钱源源不绝地流向蜀国朝廷,刘备心地看着越来越多的铜钱:
“这些铜钱可比蜀五铢值钱多了。”
刘巴笑眯眯:“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了他们蜀锦,正经交易,你情我愿。”
“哈哈。”诸葛亮抚须一笑,这一场货币战争,还没结束。
他吩咐道:“把这些铜钱熔了重新铸成直百五铢钱,后去魏吴买些粮食布帛和武器。”
“哈哈,为了蜀锦,那些商人一愿意!”刘备已经清楚了其中奥秘,大为喜悦。
实上也如刘备所想,魏国吴国的商人和贵族为了蜀锦,选择了用价值百钱的粮食布帛等资,来交换蜀国并不值百枚五铢钱的直百五铢钱。
就这样,蜀五铢,也就是直百五铢钱,成为了三国的“国际通用货币”,蜀国的经济危机被转嫁了魏国和吴国。
同时,因为大量蜀锦涌入魏吴市场,导致魏吴的零散手工织锦业被冲击的始衰落。
三国时期还是一个温度降低的阶段,秦岭淮河北地区的温度普遍下降,山东、河南等的蚕桑业也受到严重影响,中原地区的桑蚕、丝织品行业受到重影响,从东汉三国后便衰弱,直到宋朝才重新崛起。
从魏晋到隋唐期间,所谓的华夏丝绸,其实百分之九十就是成都产的蜀锦,诸葛亮通过一场货币战争,不断掠夺了魏国吴国的财富,资,还让蜀锦取得了丝织品市场上近乎垄断的地位!
.
魏国的文人贵族始叫苦:“可是没蜀锦,我的皮肤受不得这个苦!”
三国魏晋时期,蜀锦非常受到喜爱还个重原因,五石.散的流行。
五石.散服用之后,皮肤会变得非常敏感而且脆弱,如果穿粗布麻衣会被摩擦的感到疼痛,只能穿精美的丝绸。
贵族又喜好华丽,蜀锦不但符合他们的需求,也符合他们的审美。
不但男男女女身上穿,床上的帐幔挂,亭台楼阁也悬挂,无处不需。
这样疯狂的需求,哪怕是魏蜀战争明令不许购买蜀锦,依大量商人走.私蜀锦。
.
吴国,孙权冷笑:“你直百五铢钱,我就不能也铸大钱吗?我也大泉五百!一钱抵五百钱!”
恰好,天幕提到了吴国。
【魏吴发现蜀五铢钱的真相时,已经晚了。魏国吴国的铜钱大量流失,资也大量流失,只换来一堆蜀五铢。】
【于是,孙权受到刺激,也大搞货币本国化,铸“大泉五百”,一枚抵五百钱来用,两年后又铸造“大泉当千”,一钱当一千钱,与民间百姓强制兑换,换取了价值五百或者一千的资,听起来活学活用是不是?】
【但是,百姓没了资,民间没了足够的货,你的钱币失去了购买力,就大幅度贬值。】
朱元璋始反思,却还是觉得些奇怪。
他曾经为没钱了印就是了,大明宝钞印的很勤快,现天幕这样一提醒,原来货不是印钱就了的吗?
朱元璋的财政政策简洁明了,带着他强烈的个人色:
军费没了,印钱;
赈灾没钱,印钱;
赏赐官员,印钱。
他觉得挺作用的,军费没了官兵差点造反,一发大明宝钞,可买到东西,官兵不都安稳下来了。
赈灾时缺粮食资,发了大明宝钞就可去买粮食了,不也度过了灾情。
还官员,他赏赐了大明宝钞,官员也没抱怨和反对的,不都是用的好好的,什么问题?
前朝的宋元不都是用纸币用得很好,大明为什么不可?
王公贵族也觉得奇怪。
“民间怎么会没货?没天灾,粮食秋季丰收。只妇人勤奋纺织,布帛也不缺。”
满朝文武文臣武将,但是并没懂经济的商人,于是大臣也觉得奇怪。
“货就算东市没,西市也会。南方没,北方也。农民手中没,商人可运来。甚至中原没,塞外,海外也会。”
“中原地大博,怎么可能没。”
人联想到了天幕提到过的大明诸侯祸患,含沙射影暗示道:“莫非跟大汉地方上垄断金矿一样,被垄断了?”
所谓的“地方上”,实际上指的是地方诸侯。
朱元璋眼神一凝,却没发作官员。
这话也是个问题,大明末年的诸侯连地方上的税收都截了,地方资截了算什么。
看来不是大明宝钞的问题,是诸侯的问题。
天幕也说了大汉的诸侯截留黄金,大明的诸侯更多,果是个隐患!
【重的是,这样的货币无法对外流通,吴国没蜀锦一样的硬通货,对外无处使用大泉钱,终带来的通货膨胀只能自己消化。】
孙权:“……”
所,他不但被坑了一把,还因为跟风学习,导致了更大的危机?
曹操原本就领教过诸葛亮的可怕,这一时刻,感受到了更大的可怕。
“这钱币,真是让人头疼。”
曹丕深为。
董卓之乱后,曹操和曹丕其实曾经都努力过,想恢复汉武帝的五铢钱,但是终因为种种原因失败了。
曹丕后来废货币,直接用谷布帛交易,曹操看来完全能理解,粮食贵,干脆直接易算了。
到现才发现,不行,若是用直百五铢钱购买粮食与布帛,岂不是更坑?
还吴国的什么“大泉五百”“大泉一千”,若是来买魏国的粮食与布帛,一枚铜钱买五百斤谷,一千匹布帛,想想就崩溃!
“不行不行,货币还是得研究。”曹操按着阳穴,他的头疼又发作了,这一次是被天幕绕的。
曹丕感觉自己遗传老父亲的头疼病了,因为自己也始头晕:“话虽如此,找谁研究呢?”
一时之间,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如果能找到人,他们至于废除货币制度吗?
曹操忍不住叹息,想起了自己垂涎三尺的关羽,现又多了一个曹魏完全没同类的经济大佬诸葛亮,不由对刘备发出羡慕的声音:“刘备麾下真是人才济济,好想挖他墙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