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425)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咱们俩做生意,哪用管那么多。”

“那不成,公归公,私归私,亲兄弟还明算账呢。”

“成,那我待会儿将银票交给小敏子。”

小敏子在理账上很有天赋,杨清宁便派他去了工坊,让他专职做财务。

“这还差不多。”

“阿宁,我让钦天监算了日子,五月初五是吉日,宜嫁娶,我想在那日与你大婚。”

“五月初五急了些,还是往后延一延吧。”

“距离那日还有四个月,准备大婚事宜应该足够了,为何要推后,可是阿宁还没想好?”

“并非是我没想好。”杨清宁解释道:“我想让皇上给各国送去国书,邀请他们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这样能更好的宣传咱们的玻璃,顺便和他们谈谈生意,从他们口袋里掏钱。”

凌南玉闻言松了口气,笑着说道:“阿宁说得对,咱们的婚礼自然越盛大越好,我这就去写国书。”

听凌南玉这么说,杨清宁不禁哭笑不得,道:“我的意思是赚钱,不是说要把婚礼办得有多盛大。”

“各国使团都来了,自然要办得隆重些,这是彰显我们南凌强盛的最好时机。”

杨清宁仔细一想,倒也是这么个道理,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凌南玉便又让钦天监算了算日子,与杨清宁商量后,将大婚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大婚之日定下后,他便分别写了国书,派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

大臣们付了定金后,便开始招呼下人,量门窗所要的尺寸,三日后汇总,交给了负责管理工坊的高勤。两个月后,等来了第一批玻璃,按照报名的先后,予以派送,以及安装。

鸿吉看着面前一车车的玻璃,忍不住一阵心疼,这些可是花了他两千多两。可当所有门窗都换成玻璃后,看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光芒的玻璃,那种心疼突然就消失了。

“好漂亮啊!”鸿妙儿忍不住赞叹道。

鸿子涵跟着应声,“是啊,这样屋里就亮堂多了。”

往后几日的早朝,满朝文武私下里聊得最多的就是玻璃,‘你家安玻璃了吗?’,‘安了多少’,‘早知道就多定点了’,‘还能追加订单吗’。

那些没有抢上名额的大臣,纷纷去关系好的同僚家中观看,不看还好,一看心里就更不舒坦了,纷纷派人去杨府送了拜帖,询问是否能订购,即便是原价也没关系。有生意上门,杨清宁自然不会往外推,在一番表演后,勉为其难地接下了订单,还是原价的订单。

时间一久,京都百姓都知晓了玻璃,主要原因是工坊每次给人送货,都是大张旗鼓,这么好的打广告的时间若是错过,那就不是杨清宁。那些商贾之家听说后,为了彰显身份,也想买玻璃,只是苦于没有渠道,而就在这时杨清宁的玻璃商铺开了张。

商铺就叫玻璃商铺,门头朴实无华,开业仪式也简简单单,就是在门口放了些鞭炮。可里面卖的东西可是新鲜玩意儿,都是各种玻璃制品,有用玻璃做成各种形状的摆件,还有做成微景观的各种尺寸的鱼缸,店铺的角落还立着个手写的牌子,上写着:玻璃订购处。

一开始生意是冷冷清清,就是几个街溜子出于好奇,进去瞧了瞧。半个时辰后,商铺里人挤人,商铺外也排起了长龙,排出去好几百米远,都是来订购玻璃的。价格在之前定价的基础上涨了两成,依旧是供不应求。

那些抢到优惠券、花了大价钱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顿时平衡了,还有些沾沾自喜,不由感慨:皇上果然还是照顾他们的。

与此同时,净美阁和香满堂同时上新化妆镜,也遭到了各家夫人小姐的疯抢,只可惜只有本店会员才有购买资格,且一张会员卡限购两个,以至于办会员的顾客翻了近三倍。

这番举措下来,杨清宁赚得盆满钵满,数钱都能数到手抽筋。就连凌南玉在看了那几个铺子的账册后,也不禁有些眼红,再看玻璃工坊的收益,顿时抱着杨清宁不撒手,兴奋道:“阿宁,你就是我的活财神!”

第158章 重回京都(17)

玻璃一上市, 让杨清宁赚了不少钱,但他丝毫不满足,又开始琢磨弄发电机, 有了电那才是质的飞跃。只是想要制成发电机,光有理论知识还不行, 还得弄来材料, 这才是攻克的唯一难题。

时间就在他的忙忙碌碌中流逝,很快便进了八月, 各国来参加大婚的使节团也陆陆续续到了京都。这次各国都学聪明了,派来的要么是位居高位的大臣, 要么是割据一方的藩王, 绝没有各国皇室的直系血亲。这样, 就算南凌再发生兵变, 他们也不怕。

这些使团来到南凌京都后,个顶个地成了购物狂魔,男人对各种玻璃制品很感兴趣,女人热衷于化妆品, 每日出门回来都是大包小包。只可惜玻璃商铺对外是限购,他们想多卖,也买不着。

有不少人在打听这玻璃从哪儿能够购买,在得知是皇家在售卖后, 脑子转的快的人, 便直接进了宫,与凌南玉商议玻璃的进出口问题。

杨清宁自进了八月,便搬进了皇宫, 准备大婚事宜,不过主要还是为了谈生意。为此他还叫来了户部尚书梁靖, 以及两位户部侍郎,与各国的使团进行和平友好的会谈。

梁靖与两名侍郎晕晕乎乎地从御书房出来,一阵风凉风吹过,才让他们回了神。

户部右侍郎于航出声说道:“没想到还能这么干。”

户部左侍郎蒋超叹息一声,道:“高啊!”

梁靖也随之叹了口气,道:“自愧不如啊!”

“可惜啊,这是皇上的私产,不能归入国库,若不然……”

这几天进宫谈合作的人很多,杨清宁只是简单地听了他们的意向,然后便将人打发了回去,随后又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相应的使团,询问其他人是否有合作意向,轻而易举地让使团内部出现裂痕。玻璃只在南凌出现,别国都未出现,这可是一块大肥肉,但凡不傻的自然不会拒绝。把水搅浑后,杨清宁又说玻璃制作困难,现在南凌都供不应求,不能满足多个国家的出口,所以会在诸多国家中先选择两个国家合作,这样国家与国家又开始了竞争,杨清宁稳坐钓鱼台,玻璃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户部三人被叫来,当了几个时辰的背景板,压根连话都没插上,就看着各国使臣唾沫星子直飞,吵得恨不能打起来。

经过几天的竞争,杨清宁与北慕和东吴达成合作,出口玻璃的价格比在南凌售卖的价格高出三倍之多。

与北慕和东吴签订合约后,凌南玉便派人在北慕与东吴相邻的城市中,找合适的地方建工坊,这样就可以减少运输的损耗。与此同时,苏州的工坊已经落成,从京都工坊分拨了一些人手,再在苏州本地招收一些工人,工坊便开始正式运作。

时间过得很快,杨清宁每日忙得晕头转向,若非凌南玉每日在他耳边提醒,他都快忘了大婚这件事。终于到了大婚的前一日,晚上两人又回了杨府,再次试穿了尚衣监送来的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