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233)+番外
扶苏:……
史官举着笔,纠结自己是写还是不写。
蒙卿都退出去了,怎么光留他一个啊?蒙卿走的时候,怎么不拉上他呢?
——史官的存在感太低了,被所有人同时忽略了过去。
秦王政教育完儿子,让人回位子上坐好,这才重新召回了蒙毅,开始处理政事。
父亲已经不念叨了,扶苏也像个没事人一样。蒙毅进来行礼时他还微笑颔首回应,仿佛之前真的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对于太子的厚脸皮,蒙毅是佩服的。
他回自己的案几前坐下,转身去收拾身后的衣摆时,一抬头和角落里史官哀怨的目光对上了。
蒙毅:……
啊,忘了,这里还有一个人。
蒙毅悄悄看了一眼太子,心想太子还记得这里有个人吗?感觉可能不记得了。
那就继续当他不存在好了,千万不能挑破这件事。
蒙毅若无其事地坐好,低头认真办公。
史官:……所以当真没人在意我吗?那我记了?我真的记了?
最后史官还是顶着会被太子杀人灭口的压力,把事情完完整整记载了下来。而后生生熬到这天深夜王上和太子都去休息了,才做贼一样地溜出了章台宫回府休息。
秦王政洗漱上床的时候才想起来,殿里好像还有个史官。
而且他本来想和儿子算茶肆里那笔账的,结果又被扶苏糊弄过去了。
臭小子别是故意乱扔利剑的吧?
秦王政很快否定了这个猜测。
爱子虽然爱用小手段争宠,但从不会刻意伤害自己的身体。只是有的时候没轻没重了一点,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想到白日里扶苏差点受伤,秦王政到底还是唤来侍者,取消了之前对太子的惩罚。
受惊一场,多吃点甜的也能安抚一下情绪。
扶苏夜里做梦都是父亲念叨他,小时候的心理阴影长大了真的很难摆脱。尤其是长大后还冷不丁又遇到一回,立刻勾起了他的回忆。
就好像许多后世人毕业之后还老梦到考试没复习、假期没写作业一样。
早起扶苏精神有点萎靡。
秦王政见状越发认定爱子昨日肯定被吓着了,一时有些后悔佩剑出门。
咸阳已经足够安全,根本不会有刺客跳出来袭击他。更何况暗处还有许多士兵护卫,也用不着他自己拔剑迎敌。
早朝后喝上了甜甜的牛乳,扶苏还有点懵。
不是罚他今日不许吃糖的吗?
难道是父亲昨天忘记吩咐侍从了?
后头几日扶苏发现了更多的反常,比如父亲把所有佩剑都收起来了。以前会在章台宫各处都放几把用作展示,现在统统不见了。
扶苏询问父亲。
秦王政头也不抬地答道:
“怕你玩剑伤了自己。”
扶苏:……
这个黑历史到底什么时候能够过去?
黑历史怕是过不去了,扶苏的佩剑也被秦王没收。
秦王政还让琉璃坊的人制作了琉璃灯罩,卡上机关,命令侍者记得阻止太子靠近烛火。
琉璃灯罩确实比之前的那些安全许多,头顶有细小的气孔提供氧气,卡上机关之后不容易掉落。便是孩子调皮撞倒了灯台,烛火也不会落出来。
扶苏反驳道:
“琉璃易碎,撞掉之后不仅烛火会烧出来,还有碎片容易伤人。”
秦王政点头:
“所以寡人让他们盯着你,不许你靠近烛火。”
扶苏:???
他是什么会不小心撞翻烛火的稚童吗?
秦王政用眼神回答:寡人觉得是。
扶苏选择用转移话题的方法保住自己仅剩的脸面。
他拾起一封奏折:
“父亲打算封燕王喜为燕侯,还是燕太子为燕侯?”
这几天燕国王公贵族都被押入了咸阳,暂时看管在客舍里。陈县那里在挑选人放出去,好给燕国贵族腾位置。
秦王政懒得多找几个县关人了,县多了要分派过去看守的士兵也多,浪费人力。
燕国这对父子看着都挺配合的,应该不会闹事。所以封了燕侯之后,直接留在咸阳居住算了。也免得送去陈县之后,万一被不信邪的魏侯和楚侯忽悠着上了贼船。
秦王给六国旧王封侯,主要是为了安抚六国遗民,尤其是六国贵族们。
所以到底选谁,其实要看谁更得民心。
赵王迁是个例外,赵国境内更受爱戴的是前太子赵嘉。但赵嘉老想着复国,秦王当然不能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赵侯的名分给了赵迁,反正还有李牧在呢。比起赵嘉,李牧的招牌更响亮,而且在咸阳的赵国贵族们大多都知道李牧的去向。
不在咸阳的那些,闹就闹吧。都是被秦军搜刮过的丧家之犬,根本翻不出水花。
秦王政提笔在奏折上批复:
“封燕太子为燕侯,让燕王喜跟着他住在侯府之中。”
这意思就是叫燕侯盯着他爹了,秦王不想再去管燕喜的死活。燕侯打算怎么收拾他爹都随意,别和秦国扯上关系就行。
旨意传达下去之后,燕喜哭天抢地。
凭什么逆子被封侯了?他才是燕国的国君啊!
燕侯则窃喜不已。
他就知道自己之前的经营不会白费,而且他那些隐晦的示好,肯定已经被秦王看在眼里了。
否则怎么会被单独放出来呢?
要知道最早来秦的魏侯都还被关着!
燕侯给了燕国臣子们一个放心的眼神。
现在把燕国贵族关起来,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燕国里识时务的臣子不少,秦王肯定会找机会任用的。
燕侯和臣子们上演了一场“殿下您一定要保重自己”和“诸位放心,我为了燕国黎庶绝不会以卵击石”的戏码,随后双方都很高兴地各奔东西了。
燕侯在咸阳打着“燕国已经两次刺秦得罪秦王,我再轻举妄动恐会叫燕国庶民越发遭受秦国欺压”的旗号,十分配合秦王的一切命令。
燕国臣子在陈县宣扬着“为了燕侯我们不能沉溺在亡国之痛里,我们已经对不起大燕了,要对得起太子”的口号,积极表现争取减刑。
只有燕国庶民感动于他们的君臣情谊和对燕人的维护,决定老老实实接纳新分来的秦吏,不给太子他们添麻烦。
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就是每天出门要装出忍辱负重的模样,回家才能放肆高兴,实在有些折磨。
这样的日子希望能早点结束吧。
他们看隔壁韩人就很轻松,可以光明正大地事秦,根本不用做戏。
凭借的是什么?
凭借的就是韩地已经归心了!
韩人已经不在乎韩侯和韩国贵族是不是投秦了!他们认命了!有的家伙甚至都开始自称秦人了!
希望他们燕国的庶民也能早点认命。
燕侯早上出门看见韩侯一脸春风得意,有些羡慕。
虽然燕侯来得晚,但他运气好。魏楚还被关着,所以他可以第四个挑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