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320)+番外
灭后面四国的过程中基本没遇到什么天灾,偶尔一些零星小灾影响不大。有提前的准备,度过得十分平顺。
相比起这些小灾,扶苏更重视的其实是战争带来的尸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处理这方面,以免引发上辈子并未出现过的大瘟疫。
好在各地防治措施做得不错,大秦算是风调雨顺了三年。
之后其实也没什么大灾了。
下一场大灾在上一世始皇帝驾崩之后,距离还远着呢。倒是天象异常离得更近点,什么荧惑守心、天降陨石之类的。
扶苏和父亲提起这个:
“国运之说可以冲击天象之说,距离荧惑守心还有十一年。十一年足够我们将天象异常套用到新说辞里去了,何况庶民又看不懂什么荧惑守心。”
寻常庶民能认得几个星子就算不错了,谁分得清什么是荧惑、什么是心宿啊。荧惑守心还得观察好些天,盯着荧惑的轨迹看它有没有绕着心宿转,也就星官们有这个空闲了。
那群研究天象的家伙整日里闲着没事就爱乱编一些说辞糊弄君王,隔三差五说这个迹象不好那个迹象不行,给君王套上一堆枷锁。
这手法不就和街头的算命骗子一样?张口就是你有血光之灾,反正从不说好话。
扶苏觉得天象里就不需要唱衰的:
“既然是难得出现的异象,那就都是好事。”
还不是星官怕示警的内容从君王自身变成明年有灾祸,但是灾祸不来他们星官就会自打脸,于是找点能糊弄过去的说辞来。
比如荧惑守心,代表君王要驾崩,这个就很好圆啊。
如果君王明年没死,就是他们预警的功劳,君王靠着提前防备活下来了。要是君王死了,正好佐证他们说的对。
但天灾不一样,这个有没有迹象是很明显的。
像是旱灾,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端倪。不是你说“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所以旱灾没来”就能糊弄过去的,而且有些天灾人为无法预防和操控。
虽然上一世父亲确实在荧惑守心的第二年驾崩,可扶苏依然不信这个说辞。发现丹药的真相之后,他对所有迷信说法都抱有极大的怀疑。
“天降陨石这点也能提前准备。”
扶苏已经知道陨石落地在哪里了,上辈子被人钻了空子率先在上头写下了不祥的谶言。
这次他们可以提前告知庶民说预测到了哪里会天降神石,然后封锁周围。等陨石落地,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别人会刻字他们不会吗?
扶苏问父亲:
“父亲觉得是写大秦千秋万代好,还是写大秦国祚永存好?”
秦王政:……
秦王政选择了后者。
千秋万代听着怪怪的,不如国祚永存显得有文化。
扶苏点头:
“刻好之后就随意庶民去围观,等他们看过一轮再把那里圈起来。毕竟是‘神石’,不好任由人接近。”
说不准以后还能成为大秦子民供奉的对象呢。
反正刻了有利于大秦的话之后,反贼就不能继续刻别的了。而且他们还“预言”准确了陨石降落的时间地点,石头上的刻字就会显得可信度极高。
扶苏举一反三:
“十多年后的事情还是太远了,我们要不要提前做点神迹出来?”
庶民还是比较信这个的,既然是能够叫社稷安稳的办法,那就别拘泥于手段是否卑劣了。
伪造神迹而已,他连仙人的故事都瞎编过了,怕什么。
秦王政干咳一声:
“扶苏,你悠着点。”
折腾太多了容易翻车啊。
扶苏却已经说上头了:
“父亲巡游就是个极好的机会。毕竟之前父亲没有前往过六国故地,莫名其妙故地就出现吹捧大秦的神迹也显得突兀。”
但是现在秦王要去各地巡游了,抵达这个地方之后,这里留下了秦王的气息。所以此地受到了大秦国运的庇佑,出现一点神迹就理所当然起来。
像那种君王到了这个地方,结果这里正好降下神迹,太巧合了,次数多了傻子都不信。
可换成秦王走过的地方留下遗泽庇佑,因此气运改变出现神迹,就很合适。而且这招用的次数多了也不会翻车,因为它本身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扶苏说着就在纸上记录下来,明日叫人去查一查各地的信仰都是什么。照着做一些石雕出来,提前准备好。父亲离开那里之后就把对应的石雕悄悄放在显眼的地方,伪造成横空出世的假象。
“火药已经研究出一些成果了,可以用火药辅助。它炸开的动静很大,能够惊醒庶民,庶民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石雕,就会觉得是石雕出世、所以天降霹雳。”
根本插不上话的秦王政:……
“还有泰山封禅,这个也可以做文章。研究火药的不是偶然弄出了个烟花吗?不如把封禅仪式的时间定在夜间,然后等父亲念完祭告天地的祝词之后,立刻点燃烟花。”
烟花在天空炸响,加了矿物粉后颜色绚丽多姿。没见过的人只会以为是泰山神和天道降下了祥瑞,这是多好的造势手段啊。
秦王头一次生出了“幸好这是我儿子”的感慨。
这要是反贼的儿子,大秦简直倒大霉。
别人伪造神迹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手段非常粗浅。他家太子不一样,连火药烟花都整出来了,全是别人没见过的东西。
秦王不由得想起太子叫人折腾的一堆发明。
他的思路已经被扶苏带跑偏,开始思考还有别的什么可以协助大秦伪造神迹吗?应该有的吧,不可能只有这两个能用。
扶苏好奇地询问:
“父亲在想什么?”
秦王政回:
“在想你折腾出的那些东西。”
扶苏顿时了然:
“父亲莫非是有了新思路?”
秦王政摇头,他不擅长这个,而且也不是特别了解太子还弄出了什么新东西。
不过他提醒了儿子另一件事:
“火药和烟花以后总会拿出来用的,你现在用它们来制造神迹了,以后恐怕就不能再随便取用。”
扶苏却道:
“不要紧,反正火药暂时还无法运用到战争上。等能用的时候,都过去多少年了,大秦早就不必继续利用神迹巩固统治了。”
至于烟花,大不了一直留在手里充当祥瑞的气氛组。只是一种观赏性的物品而已,寻常节庆时又不是非用不可。
秦王政一想也是,便任由太子兴致勃勃地去折腾了。
第101章 启程
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新年如期而至。
年后不久,秦王车架便启程离开了咸阳城,顺武关而下,前往楚地。
一众被留在咸阳老实干活的儿女孙辈都哀怨地看着远去的车队,直到烟尘散尽,什么都看不见了为止。
荣禄依然乐呵呵的:
“大兄走了,你们不用再担忧大兄欺负你们了。”
将闾有点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