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54)+番外
果然还是杀了最方便吧,就是无故斩杀那么多贵族,容易引起六国反弹。
扶苏指尖轻点桌案,开始思索要如何借刀杀人。
能不自己动手是最好的,找个注定要死的家伙来背锅。全程最好都不要有秦国插手,免得沾上一身腥洗不掉。
之前针对韩国逃走的旧贵,扶苏的想法是让齐王出手。齐王身边的相国后胜收了大秦的好处,可以帮忙说动齐王犯蠢。
一事不劳二主,扶苏觉得齐王建确实挺合适的。人傻,钱多,胆小,且听劝。
但后胜不是傻子。
只杀一点韩人他能出手,杀光别国贵族,后胜是绝对不会干这种自掘坟墓的蠢事。要说服他这么做也不是很容易,倒不如想法子绕过他直接去忽悠齐王建。
论起忽悠人,哪有比纵横家更擅长的呢?
可惜秦灭六国之际,纵横家隐退,基本没人蹦跶出来找存在感,想抓个壮丁出来都不容易。
因为现在这个时机不好,给不了他们什么展现自己的机会。
若说要力挽狂澜,没人有那个自信可以说动六国联合抗秦,阻拦天下一统的脚步。而投身秦国的话,大秦将领足够厉害了,又给不了他们什么施展的空间。
所以他们在等,等大秦一统后因为种种问题自行崩溃,那时才是他们的舞台。
这些聪明人其实都看出了秦国存在的问题,因此上一世才会出现天降陨石后,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死而地分”。
这不是神迹,只是那些人推测出了大秦极有可能发生的未来罢了。
可惜,他们错估了扶苏这位太子。
扶苏对外营造的形象太具有欺骗性了,一个仁善到有点天真的人,居然会为了保下方士而“顶撞”父亲。
那些远离朝堂的人,知道的消息有限,只能看到扶苏想给他们看到的。
刚开始他们还有策反的自己人在朝中,可以得到一些内幕消息。
后来因为始皇遇刺找不到刺客的事情,扶苏非常愤怒,下狠手整治了一批人,反秦人士就开始收到假消息了。
这一世扶苏能和父亲联手做戏骗楚国的钱,上一世他们父子俩感情更好,自然能做更多的戏骗人。
有志之士通过这些真真假假的消息错误地推断了局势,这是个致命的失误。
他们选择了耐心地等待始皇驾崩,然后抓住扶苏继位后赵高和胡亥联手搞事情的机会,一股脑冒出来捣乱。
结果被扶苏收拾得很惨。
钓了这么多年鱼,等的就是这一刻。
不过鱼儿里总有看得更透一点的,比如来自纵横家的郦食其。
郦食其一开始就没掺和进去,在大家争相蹦跶出去的时候,他冷静地躲在陈留当个小小的门吏,观望情况。
本来是想挑个合适的明主跟随,没成想观望着观望着,发现事情不太对头。于是赶紧缩了回去,深怕被人发现。
等到扶苏以雷霆手段收拾完胆敢造反的家伙后,他郦食其又可以了。
收拾收拾隆重出山,来向扶苏陛下投诚。以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陛下派他出使西域,与西域各国建交。
大争之世没找到表现的机会不要紧,太平盛世也不代表一点机会都没有呀。
他都老大不小了,再不自己创造个舞台去展露一番才华,过两年寿数到了,临死也没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那多亏啊!
扶苏那时确实有安抚西域的想法,因为他要打匈奴,得保证西域不借机生乱。所以也就没计较这老小子之前打的那些小九九,当真派他去了西域。
事实证明,郦食其确实很有本事。直到扶苏驾崩,西域也没出来蹦跶过。
扶苏算了算郦食其的年纪。
如今虽然距离他上辈子继位还有将近二十年,但郦食其一开始出场就是个小老头。所以二十年前的郦食其,至少也有个二三十岁。
何必等二十年后再出来一展才华呢?赶上大一统,那功劳不比联合西域大得多?
扶苏直接下令让人去搜捕郦食其。
不知道对方现在是不是还在上辈子那个地方待着,反正先找着。
郦食其这个人比较滑溜,礼貌地请不如直接抓来,他还敢反抗不成?
巴清那头收到消息,立刻就安排人直奔魏国去了。这个时候的郦食其比以后好抓,他还没准备藏起来呢,一打听就找着人了。
当年轻的郦食其一脸懵逼地被“请”到咸阳面见秦王和长公子时,他整个人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
不是,他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读书人,都还没入仕做官,这都能被暴秦盯上???
秦王政目光挑剔地打量着下头这个家伙,着实没看出来他有什么本事。
片刻后,他同儿子说道:
“他如今学成出师了吗?”
言下之意,二十年后这人很有本事,可能是因为这二十年的沉淀打磨。提前二十年把人抓来,万一本事还没学到家,岂不是要办砸了差事?
扶苏悠然自得:
“郦先生天资聪颖,想来即便没有出师,也能很快学成。我记得武信君当年留下了不少手书,倒是可以借两卷给郦先生看看。”
武信君张仪,秦惠文王时期的大秦国相。提起纵横家,众人第一反应便是苏秦和张仪。
说起来张仪也是个魏国人,他们魏国还挺擅长出纵横人才的。除了张仪和郦食其之外,还有范雎等人。
不过,这些都是大秦的了。
郦食其一头虚汗地听了半晌,总算明白自己是怎么被秦国盯上的了。
搞半天他学纵横术的事情不知道被谁透露了出去,估计还大吹特吹了一波他的才华。弄得秦王虽然疑心他面嫩人小还没学到真本事,也依然愿意给他点时间成长。
郦食其苦笑一声。
到底是谁多话?太坑人了吧!
抓都抓回来了,秦王政也懒得再把人给放了。不过是留下来培养几年而已,他又不是等不起。
“那此人便交由你……”
话说到一半,秦王政忽然想起儿子身体不够强健。不行,不能什么都丢给儿子负责。
于是秦王政话锋一转:
“把人送去阴嫚那里,让阴嫚盯着点。”
爱女聪慧异常,最近又在搞学术,正好郦食其接下来也要去搞学习的事情。把他交给阴嫚正合适,小姑娘不是天天念叨着要替父兄分忧吗?
扶苏无奈点头:
“也好,不过我还有几句话要嘱咐郦先生。”
秦王政微微颔首:
“去吧。”
他倒也没有时时刻刻都想盯着儿子,说两句话而已,时间不太长就不要紧,应该累不着。
扶苏便领着郦食其出了门。
“郦先生可知,我找你来所为何事?”
没有前因没有后果的,郦食其哪里能猜到。如今大秦的局势似乎也用不上一个纵横家,他这样的人才真的挺多余的。
难不成秦王还指望他跑去其他五国,凭借口才直接说服五国臣服投降?他可没那么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