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55)+番外
是以郦食其只能谦卑地表示:
“在下才疏学浅,实在帮不上公子什么忙。”
扶苏笑了笑:
“郦先生过谦了。”
郦食其只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大秦公子如此礼遇他,所求之事完成起来必然非常困难。
扶苏招呼他在亭中坐下细谈。
一杯蜜水推到郦食其面前:
“先生可能看出秦灭韩后留下的隐患?”
上来就是致命问题,郦食其跪坐下去的动作险些直接变成叩首请罪。
长公子也太吓人了,怎么能问他这个?他是个魏人,下一步是不是要问他灭魏的话会留下什么隐患了?
我好难啊。
郦食其心想。
扶苏就这么笑吟吟地看着他,什么都不说,逼迫郦食其回答。
郦食其脸上礼貌的笑容更加勉强了:
“这个……公子有话不妨直说,在下一定尽力相帮。”
前提是不涉及让他去说服魏国投降,他怕魏王诛灭他全族。
扶苏看他吓得不轻,心道年轻二十岁之后确实不如日后老成持重。要是上辈子那个郦食其,可没这么容易就被吓住。
欺负年轻人非君子所为,扶苏善良地放过了他,直接说正事。
“半年前秦灭韩时,有一部分贵族逃往了齐国。这群人包藏祸心,一心想要复国,留他们在外实在是个隐患。”
郦食其听他不再作弄自己,擦了擦额头的汗,认真听起来。
越听,他心里就越明悟,大概猜到扶苏想让他去做什么了。
只听扶苏继续往下说道:
“这还只是一点零星的韩国旧贵,日后还会有赵国、燕国、楚国……”
扶苏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扯出魏国来。
可是郦食其已经彻底明白了,长公子这是想要把那些逃跑的旧贵一网打尽。
没了这些旧贵,剩下的庶民翻不起什么浪来。就算当真造反了,也不一定想复国,说不准是想自己建个新国呢。
复六国容易引起天下怀念故国之人的响应,也可以得到其他五国旧人的帮助。但他们若是自己建立新国,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能发动的人数会锐减。
这也是为什么自古造反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能找出个故国来充当拉人的名头最好,找不到也得寻求其他认同感,让跟着造反的人觉得“我们都是自己人”。
只是郦食其听懂言下之意后,比没听懂前还要惶恐。
这种诛杀贵族的事情,还要一口气搞死那么多人,他郦食其何德何能啊?公子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扶苏安抚道:
“你放心,我只需你出使齐国。等得到齐王的信任之后,说服对方动手。”
郦食其:“……”
你不要说得那么简单好不好!好像我过去了就立刻能取信齐王一样!
“自然,大秦会帮你获取齐王的信任。我也不要你杀光所有贵族,大秦会抓走大贵族,剩下的都是小鱼小虾。”
只要大鱼留着,下面的鱼虾死多少都不起眼。
大贵族是最容易管的,就那么几条翻不起风浪来。当真开始闹事时,反而是那些抓不完的小人物层出不穷,反反复复地折腾。
扶苏还承诺郦食其:
“魏国人不需你动手,我们自己解决。”
不用和故国闹翻,郦食其确实松了口气。他对魏国虽然没那么忠心耿耿,但也不是很乐意招惹故国权贵。
左右现在已经被抓了,逃也逃不掉。秦国还有了很详细的计划,那倒不如老老实实地配合。
主要是秦国人忒不要脸,直接把他全家都抓来了,就留一些族人还在魏国。
就算是为了家人,他也不能反抗暴秦啊!
更何况魏国眼看着不成了,他还得为全族的未来考虑。
他在秦国混得好了,郦氏就能被秦王放过,他自己的子嗣还有族中子弟,也能尽快在秦国朝廷占有一席之地。
原先郦食其还会担心一下秦王继承人的问题,现在看来,继承人挺有手腕的。大秦短期内崩不了,不如先上船,等船有翻的迹象再找机会走人也不迟。
郦食其于是态度认真起来:
“公子此言确实有道理,只是我听闻齐王身边的相国后胜是他舅父,二人关系密切。有后胜在,只怕我说动不了齐王。”
扶苏悠哉地喝一口水,道:
“后胜已被大秦买通。”
郦食其:“……”
郦食其不明白:
“既然已经买通了后胜,还要在下过去做何?”
扶苏摇头,后胜和郭开不一样。郭开可以为了跳槽搞垮齐国,后胜却只是单纯地贪财。
现在秦齐之间没有冲突,他自然乐得行方便。
等秦国开始攻齐的时候,后胜可就不会犯傻了,会坚持出兵抗击。直到发现一点胜算都没有,才会劝说齐王建投降。
这种人可以让他帮忙做点小事,大事却不能谈。那样容易引起他的戒心,反而导致他劝说齐王建联合别国抗秦。
所以齐王身边还是得有点自己人的。
郦食其眉头紧皱:
“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去齐王建身边不难,以秦国使者的身份过去,自然能够得到礼遇。但后胜也会因此担忧他是过去分功劳的,于是防备他。
要怎么成功达成目的,不是目前这个粗浅的计划就能行的,还要细细琢磨,加以完善。
扶苏笑着安抚道:
“此事不急,你先去看一看武信君的手书吧。”
有张仪这位名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想必能助力郦食其更上一层楼。这段学习的时间足够他们完善计策了,左右距离攻齐还有八年。
作者有话要说:
读音是这个:郦li食yi其ji(利益机)
第26章 军事小白
郦食其就这么在咸阳住了下来。
张仪的手书算是他入秦得到的意外之喜了,像这样的好东西,以前他作为普通求学者是想都不要想能接触到的。
郦氏在魏国可以说是基本没什么水花,郦食其一家的离开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战国末年举家搬迁的人不在少数,大家只当他们是去其他地方避祸了。
郦食其原本还想把族人留在魏国以防万一的,但是在秦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秦国是真的安全啊。
人丁兴旺的家族怕的是什么,不就是战乱流离失所么。郦食其没法保证到时候秦国攻魏时自家能不能躲开祸乱,倒不如赶紧搬走得了。
旁人避祸都往齐地跑,但郦食其知道齐国迟早也得被打下来。所以算来算去,还是巴蜀最太平。
要不是巴蜀被秦国牢牢把持着,多的是人想躲那里去。
就在郦食其给族人去信让他们赶紧入秦的时候,大秦终于开始点兵了。
灭赵之战,正式打响。
秦王政点王翦为主将,预备趁赵地饥荒一举拿下赵国。
商议军事战略时,将领们最终决议兵分两路。
一路由王翦和羌瘣带兵,由井陉出发(河北井陉);另一路由杨端和带兵,从河内出发(河南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