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554)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太夫人呐,你可要知道你们现在的主心骨是谁,若是平海候不再了,徐大娘子那样的年岁,那样的出身,便是续弦只怕都没人要呐!”

袁夫人这话一出,徐母还没有发作,便听一声冷斥:

“放肆!”

袁夫人回身看去,随后直接双腿一软,从凳子上滑下来跪在地上:

“臣妇,参见,参见长,长宁公主!”

长宁公主这会儿面颊微红,眸子染着怒气:

“你方才说什么?要以何人为妾?你可敢在本宫面前再说一遍?”

袁夫人闻言心里不由叫苦不迭,都说长宁公主温婉可人,怎么今日跟个胭脂虎似的。

况且,她哪里想到今日会在这里碰到长宁公主。

要知道,徐府虽然称得上朝中新贵,可是谁人不知道此前徐家是做什么的?

一个乡下民女,如今乍然有了显赫的身份,可在袁夫人眼里,做一个贵妾都是抬举。

可是这话她哪里敢对长宁公主直言,只看长宁公主那生气的模样,下一刻就能发作了她!

“这,这,这……殿下今日何故来此?”

袁夫人眼珠子骨碌一转,想要转移话题:

“平海候病重,殿下今日来此只怕是有些不合规矩吧?”

“本宫去何处还需要袁夫人管着了?”

长宁公主冷冷瞥了袁夫人一眼,徐母随后起身请长宁公主坐下:

“殿下,您先坐着,别为了这种小人生气,我都不气。”

“婶子您就是太好性儿了,这才被这些人这样欺负!”

长宁公主语气中带着袁夫人从未见过的亲近之意,这会儿她只傻傻的看着眼前这一幕。

随后长宁公主让她跪了好一会儿,这才仿佛重新看到她一般,淡淡道:

“你方才问本宫为何来此?”

袁夫人呐呐的点了点头,在她看来,平海侯府已是大厦将倾,长宁公主来此实在奇怪。

随后,长宁公主看了他一眼,目光含着冷意:

“本官来此,是为议亲之事。”

长宁公主看向徐母,起身恭敬道:

“婶子,我那不成器的弟弟思武托我来此,想要先问一问您,您以为他如何?”

徐母虽然早有徐瑾瑜打过招呼。可是今日长宁公主来的时间太过及时,这会儿徐母不免有些激动,她紧张的笑了笑道:

“我,我觉得思武是极好的。”

长宁公主随后一笑:

“那便好。我欲为思武求娶徐家大娘子徐钰琬为……正妻。”

长宁公主素来温软,可是今日却颇有气势,而等长宁公主这话一出,袁夫人直接懵了。

“正,正妻?!”

要知道,那魏世子虽然与长乐伯交恶,可只要有圣上在,他的爵位跑不了。

但倘若徐尚书一旦故去,平海侯府眼看就要不成了,徐家女娘在京中的地位可以想象,长宁公主这莫不是昏了头了?

第244章

“徐家女何堪为妻?”

袁夫人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原本还算平静的徐母听了这话,直接砸了了手里的茶碗。

飞溅的碎瓷在袁夫人脚边溅起,她立刻尖叫一声, 徐母整个人几乎气的的发抖:

“什么叫我家琬琬不堪为妻?你袁家不要脸,当所有人都跟你们一样?

我家大郎好的时候,你硬塞着把你家姑娘要给我家大郎做妾,现在又想做正妻,又想聘财丰厚,还想要让我家琬琬给你们做妾?

你袁家的妾是什么很荣耀的事儿?不若我老婆子也去给你袁家做妾好了,也不知你袁夫人敢不敢收?!”

“你!你!你!”

袁夫人何曾见过这阵仗, 登时被吓得浑身哆嗦, 长宁公主喝了一口茶, 淡淡道:

“正好本宫许久不曾见过舅舅的, 不知舅舅若是知道为国南下北上,小小年纪便荡平边疆危难的徐大人尚还卧床, 便被人欺到头上, 要以其姊为妾的事儿会如何!”

“殿下,殿下, 方才是臣妇失言!方才是臣妇失言, 臣妇这就走!这就走!”

袁夫人从地上爬起来, 踉踉跄跄的跑走了,长宁公主看着她的身影,闪过了一丝冷漠。

徐母等袁夫人走后, 这才直接靠在椅子上, 叹了口气:

“大郎中毒后, 这些勋贵们一个个倒是跑的快,当初那袁夫人还说什么娶琬琬为妻, 只求嫡女为妾的话,也不知她把膝下儿女当成了什么。

今个来这儿净说些作践人的话,便是公主方才不发作,我也要将她赶了出去!”

长宁公主听了徐母这话,眼中闪过了一丝担忧:

“婶子不若闭门不见客好了,免得平白气坏了身子。”

“好公主,若是以前我不见也就不见了,这会儿若是不见,没得让人家以为我们大郎非她们不可,索性都打发了!”

徐母如是说着,可却不免头痛的揉了揉额角,在小石村时倒不必这些繁琐的社交,可是大郎一步步往上走,她们这些人岂能拖大郎的后腿。

徐母这话说完,一旁此后的丫鬟不由小声道:

“若是太夫人能让大人早些娶了夫人,也不必这般作难了。”

徐母待人和善,几个下人都是从一开始便伺候身侧的,这丫鬟名唤灵月,大胆伶俐,这话一出,徐母也没有怪罪,只道:

“你当我不想?可我瞧着大郎那就个冷玉人儿,也不知何人能暖化了他。”

长宁公主听了徐母的话,只是垂眸一笑:

“瑜郎君外冷内热,是个重情义的人,怎就是冷玉了,婶子这话我可不能依。”

“公主说的不错,可是你瞧瞧大郎他,满打满算见过的女娘就那么几个,哪一个不是待人家冷冰冰的?我都不知道我这辈子什么时候能喝到媳妇茶!”

徐母忍不住碎碎念着,长宁公主在一旁静静的陪着,手中凉扇轻摇,唇角含笑。

二人说了一会儿话,徐母这才反应过来:

“公主今日来此可不是和我这老婆子说闲话的吧?”

“我的来意已经告诉您了呀,您若是点头,三日后我便请荣华大长公主做媒,上门提亲您看可好?”

徐母听了这话,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她在京中这么多年,倒是知道这位荣华大长公主。

荣华大长公主乃是先帝最年长却最长寿的妹妹,距今已经九十岁的高龄了,有她从出生开始便是掌上明珠,之后与当时的镇国大将军结了姻亲,生下两子一女,夫妻恩爱白头。

可惜十年前大将军过世,但即使如此,荣华大长公主依然精神矍铄,便是长宁公主手里爆火的岁华园,荣华大长公主都去了数次,乐此不疲。

无论出身,姻缘,亲缘,荣华大长公主都称得上是皇室里数一数二的福气之人,长宁公主请她来保媒,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荣华大长公主年事已高,便是两位将军都不愿意吧?”

“没有的事儿!荣华大长公主一听说是为徐大人的姐姐保媒,立刻便应了下来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