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真少爷科举升官日常(555)

作者:折秋簪花 阅读记录

长宁公主看着徐母那有些担忧的神情,笑吟吟道。

徐母听后,终于松了一口气,随后也笑道:

“还是大郎厉害!”

“瑜郎君……自然是顶顶厉害的,只不过,是如今京中风气不大好罢了。”

长宁公主如是说着,语气中的欣赏不容掩饰,徐母听后也不由骄傲道:

“那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儿,便是一直听大郎的!”

若是当初大郎没有顶着病弱之躯,也要迈上科举这条路,那她们一家子现在还不知如何呢?

或许,不会一家团聚。

或许,早已命丧黄泉。

如此种种,都从当初大郎一念改变了。

长宁公主安静的听着,与徐母坐了一会儿,随后这才表示:

“婶子,我听说瑜郎君他有些不大好,不知我能否看一看他?”

长宁公主如是说着,可是捏着茶碗的指节却因紧张有些微微发白,兰青看了长宁公主一眼,心里不由叹了一口气。

徐母不觉什么,直接道:

“当然能了!公主现在怎么也跟我客气起来?大郎又不是什么小姑娘,不给外人看,还能不给咱们自己人看?”

徐母逗趣的一句,让长宁公主不由抿唇笑了出来。

随后,二人相携着去了徐瑾瑜的院子。

方才的空档,陈为民正好过来为徐瑾瑜行针,毒血放过之后,后面的行针便不必那般骇人。

等徐母和长宁公主到的时候,陈为民还未收针,二人只得在明堂坐着等了片刻。

所幸徐瑾瑜这里并不是寻常人家自持身份,只有些待客用的名贵摆件的枯燥乏味。

但见桌子上摆着两盘糕点,皆是喜欢的咸口,里头少了一块,下人本要撤走,长宁公主却表示无碍。

里头徐瑾瑜还让人再端两盘府上新做的八珍糕和云腿小饼,因为趴着的原因,他的声音有些低沉,这低沉又混着温润,让人不由失神。

长宁公主隔着层叠的帘子屏风谢过之后,这才抬眼看向四周,但见那周围挂着的字画皆是出于徐瑾瑜之手。

用笔内敛,却自有筋骨,墨色丰沛,隐隐可见挥毫泼墨的洒脱,此间种种,长宁公主一一看去,倒是难得在一枝墨梅图处停了下来。

那墨梅图的所作时间,乃是在去岁冬日,正值徐瑾瑜在凉州之时。

其上并无题字,但长宁公主却仿佛可以感受到里面的情绪,她不由抿唇轻笑。

“公主笑什么?”

徐瑾瑜的声音传来,原来他已经收了针,穿好衣服走了出来。

这会儿屋内只有几个下人在一旁站着,徐母方才被丫鬟请走了,陈为民则去休息了。

长宁公主忽觉精神一松,随后巧笑嫣然道:

“我只是没想到瑜郎君,竟也是个念家之人。”

偏偏少年又别扭不愿表露,故而并未题词。

只是,凉州一代不生梅花,也难为少年可以凭着记忆便将这墨梅画的这般活灵活现了。

徐瑾瑜看向那副墨梅图,难得有些脸热,那时什么事儿都已经处理妥当,偏偏因为天寒他不能启程,他想回京,想家人,想娘做的好吃的。

可是,他堂堂节度使,总不能提笔画一碗红烧肉吧?

只得一支京中才有的墨梅,寄托思念之情。

可徐瑾瑜又不愿被人知道,故而索性直接免了题词,任谁也不知道他们以为的威风凛凛、扶大厦于将倾的徐大人,内里还是一个恋家无比的少年,柔软的不可思议。

可偏偏长宁公主倒是眼利,一语道破,徐瑾瑜不由轻咳一声,小声道:

“公主可知看破不说破,且为我留些颜面吧。”

长宁公主笑了笑,没有再看下去,而是与徐瑾瑜相对而坐,看着徐瑾瑜那依旧苍白的面色,长宁公主眼底的笑意消散,有些担忧道:

“瑜郎君如今……可还好?”

“我很好,公主放心吧。”

徐瑾瑜亲手烹煮起了茶水,可长宁公主生怕出了什么意外,毕竟徐瑾瑜面上病气并未散去,便是让他提一壶水,总让人怕他把自己累到了。

“我来吧,瑜郎君正好尝尝我烹的茶,如何?”

徐瑾瑜听了长宁公主这话,笑道:

“那我今日可有口福了。”

随后,长宁公主从徐瑾瑜手中接过茶匙,不经意间指腹相碰,二人不由一愣。

长宁公主镇定下来,倒是若无其事的开始烹茶,并与徐瑾瑜说起近日京中之事。

京中事本不过是些各家的八卦,可长宁公主的语气实在温和,用笔又妙趣横生,倒是让徐瑾瑜听出了几分趣味。

之后二人气氛倒是一派和乐融融,只不过等徐瑾瑜问起今日袁夫人上门之事,长宁公主却不由一顿:

“此事,乃是与京中流言有些关系的。”

随后,长宁公主简单说了一下京中之人对于冲喜的风言风语,徐瑾瑜听后,抿了抿唇:

“看来,我中毒这些日子,有人是坐不住了。”

长宁公主点了点头,随后道:

“对了,瑜郎君,那袁家女或许真有助瑜郎君的东西……”

长宁公主说到这里,唇瓣有些发白,但她还是继续道:

“方才在婶子处,我并未直言,乃是我想请瑜郎君自己拿个主意。

丰登楼传了消息过来,那周大人和袁大人私下曾经说起,他们手里有当初的临安侯交给他们的秘药,可以暂时延缓瑜郎君现在的毒。”

“他们是那么说的?”

徐瑾瑜笑了一下,可是眸色却直接冷了下来:

“一个个的如意算盘打的还真响,我还没死呢,便惦记起我家的东西了!”

“瑜郎君!”

长宁公主声音高了一度,随后看着徐瑾瑜,平缓了呼吸:

“慎言。民间有传闻,若是经常提起……只怕会被阎王点去。”

徐瑾瑜听了长宁公主这话,不由失笑:

“此前倒不知公主竟也听信这些。”

长宁公主只抿紧了唇瓣,低低道:

“原是不信的。”

“那……”

徐瑾瑜正要再说什么,长宁公主却低下头忙碌起来,不多时,一碗画了一枝白梅的点茶便映入眼帘。

倒是完全复刻了徐瑾瑜方才画的那枝墨梅。

“点茶之法,如今已不大盛行,却不想公主技艺竟是如此精湛!”

徐瑾瑜不由有些惊艳,长宁公主确实微微一笑:

“雕虫小技罢了,夏日无梅,今日以茶送瑜郎君。”

长宁公主这话一出,徐瑾瑜愣了一下,随后笑道:

“多谢公主。”

待二人吃过一盏茶,长宁公主起身告辞,转头便去成帝处告了袁夫人一状。

成帝听了长宁公主的话,本来心里就因为当初没有处置了楚清晏而对徐瑾瑜心怀愧疚,随后直接气的下旨痛批了袁平信一顿,还降了袁平信的官,直接跌为四品官员,倒是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周世耀一声大人了。

不提袁平信冷不防被这道旨意砸到头上时有多么惊慌失措,这边徐瑾瑜送走了长宁公主后,倒是失神了一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