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个宫廷是我的(118)+番外

刘佳氏、沈佳氏等几位老人儿,更是带头先给点额行起参拜皇后的大礼来。

点额面上也是欢喜得涌满了红晕,却还是小心嘱咐,“……这事儿就算咱们都心下有数,可终究还不到这么掀开的时候儿。在皇上正式宣告之前,咱们可不能再这么着了。”

刘佳氏和沈佳氏等人对视一眼,都是含笑道,“奴才们都明白。只是今儿刚得了这信儿,就当真是按捺不住。”

“且叫奴才们孟浪这一回吧,过后自当谨言慎行,静待皇上正式下旨宣告去。”

点额便也含笑点头应允了,“好~~你们都这样说了,我便自也随你们孟浪一回就是。”

众人全都这样地喜笑颜开,偏骨朵儿在畔只能是强颜欢笑。

.

众人散去,侯佳氏留下来,亲自伺候点额卸去头上钿子。

侯佳氏天生明艳,便是生完了孩子,且身子受了些损伤,可是恢复得却也还是甚好。

至少眉眼之间,不减风姿。

点额从镜子里瞧着,心下也只能是叹息。

“咱们阿哥爷既然已经封了亲王,那咱们的身份也跟着改变了。福晋是否要先受封为亲王福晋去?”

虽点额自成婚,身份就已经是皇子嫡福晋。可是因为皇子还没有封爵,而且皇子的封爵可能为亲王、郡王、贝勒好几种,所以皇子福晋的身份也是不同的。

此时十五阿哥已经为嘉亲王,那么点额便是亲王福晋,可以册封为“福晋”;而十七阿哥的福晋,因为十七阿哥的爵位为贝勒,而只能受册封为“夫人”。

甚至,所谓的“皇子福晋”都只是口头的称呼,便与民间口头称呼谁家的媳妇儿为“夫人”一样,是没有册封的。

此时不说旁人,便连八阿哥永璇的嫡福晋章佳氏,小名庆藻的,夫妻早已成婚多年,宫内宫外早叫了多少年的“八福晋”,都还没有被正式册封为“福晋”。

而有没有朝廷正式的册封,便会直接影响到皇子内宅里女人们的身份去。

便是同为侧福晋,有朝廷册封的,那是天子亲赐的妻,二妻;而没有朝廷册封的,便是在内宅里享受侧福晋的待遇,却也依旧还是妾。

便如乾隆爷的两位侧福晋高佳氏和辉发那拉氏,乾隆初年起封之时,谕旨里都还是“庶妃高佳氏、庶妃那拉氏”,并不称“侧福晋”。

这就是因为乾隆爷一直住在宫里,没有出宫分府;而两年后乾隆爷就以宝亲王的身份继承大宝,所以二位侧福晋也还没有得到侧福晋的正式册封,故此谕旨里只能说“庶妃”。

而既然是“庶妃”,那将来能封什么位分,就没有祖宗规矩的保障,只能看自家主子爷心里的喜好了。

喜欢的,如高佳氏,使女超拔的“庶妃”,也可以初封贵妃,与皇后一样接受行礼;不喜欢的,如那拉氏,便是满洲名门出身,可因为是“庶妃”,初封只能是妃位而已。

【明天见】

第203章.203、指配:钮祜禄氏

203、

“嗯,那自然是要的。”

点额从镜子里瞟了侯佳氏一眼,没再多说旁的。

可是侯佳氏却也听明白了。

侯佳氏虽是辛者库的出身,是皂衣旗的,看似身份低微,可是他们家却也是世家了。

辛者库人,世世代代为皇家的家奴,难不准科举,只能为皇家做“家务事”。这样的人家儿却也因此,反倒对皇家秘辛更为了解。

在大清的历史上,可不是说你是皇子的嫡福晋,你将来就一定是大清的皇后。

有些嫡福晋只能得到一个“元妃”的称号,却要眼睁睁看着皇后的尊号给了后来的女人。

例如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元配为佟佳氏,努尔哈赤甚至曾入赘在佟家。可是后世追封,佟佳氏只为“太祖元妃”;而皇后则是孟古哲哲。

再如太宗皇帝皇太极,元配为钮祜禄氏,也正是额亦都的女儿,与廿廿同门。死后却也只得“元妃”称号,而皇后却是后来进门的哲哲和布木布泰。

甚至,就连“元妃”的称号,她都没能独自享有,皇太极还将元妃的称号给了死后的海兰珠……

“元妃”二字,虽然占了一个“元”字,但是重点却永远在后面的“妃”字上。

再是元配,也终究永远是妃,不是后啊。

虽说这样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大清入关之前,在大清入关之后,越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样的事情没再发生过。

可是中原文化是“影响”,而太祖、太宗皇帝的做法却是“祖宗规矩”,个中轻重,自有分别。

所谓“祖宗规矩不可变”,便若是哪位皇上不顾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执意只遵循祖宗规矩呢?那谁也挑不出个理来不是?

故此侯佳氏听出来了,点额说的是“那自然是要的”,而不是“那是自然的”。

一个“要”字,便含着太多的主动之意,点明了争取之心,以及势在必得之意。

“既如此,那咱们侧福晋就算是皇上亲赐的‘皇子侧福晋’,却也未必是名正言顺的‘亲王侧福晋’喽?”侯佳氏笑意盈盈,从镜子里看着点额。

点额挑了挑眉,轻垂眼帘,“按规矩来说,是的。如果没有朝廷的正式册封,那即便是皇上亲赐的皇子侧福晋,也未必就是‘亲王侧福晋’。”

侯佳氏长出一口气,掩饰不住笑意,“如此说来,咱们阿哥爷封王,可是对侧福晋来说,却倒未必全是好事儿!”

点额没有抬头,只淡淡道,“如果不计那个虚名,只关起门儿来的话,就算没有朝廷的册封,可是该是侧福晋就还是侧福晋,一应的吃穿用度都差不了的。”

“可如果非要去争那个名分的话……那倒真的就不一定了。一切都要看皇上和阿哥爷的心思。若是皇上和阿哥爷想给,便如慧贤皇贵妃一般,使女都能超拔了;可若是这二位主子不想给,那元配都只能是妃。”

侯佳氏深吸一口气,从镜子里盯着点额,“按说,生育过的,便是使女,也理应得超拔的?”

点额缓缓抬头,“嗯。如刘佳氏,她诞育了大阿哥和三格格,儿女双全,又是长子生母,她便必定是个福分大的。初封的位分,甚至不会低于侧福晋。”

“只可惜,你诞育的是个格格,我倒劝你,不必跟刘佳氏比。”

侯佳氏便笑了,“奴才心下自然明白。刘姐姐不仅诞育了大阿哥和三格格,刘姐姐毕竟还是阿哥爷身边儿的老人儿……”

侯佳氏目光里闪过一丝精芒,直直盯住侯佳氏,“福晋早就教导奴才,便是要争,也跟新人争,没的跟老人儿们去争……”

“奴才不但不跟刘姐姐争,同样只产女的沈姐姐,奴才一样儿不争!”

点额终于缓缓抬眸,定定看了侯佳氏一眼,“嗯,难为你将我说过的话,都记得如此牢靠。”

侯佳氏道,“从奴才进所儿,嫡福晋的每一句教导,甚至每一字,奴才都绝不敢忘,全都记得真真儿的。”

上一篇: 摄政王的小闲妻 下一篇: 提刑大人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