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这个宫廷是我的(273)+番外

可是福康安却辜负了乾隆爷的期望,人到吉林去,只暂时将恒秀请旨革职,其余迟迟查不出个动静来。

十五阿哥叹了口气,“汗阿玛已经传下谕旨,申饬福康安瞻徇亲谊、包庇罪臣……“

“汗阿玛说‘本应治以应得之罪,因念其办理廓尔喀一事,不辞艰险,著有劳绩。是以姑从宽宥’。”

廿廿听罢也是皱眉,悄声道,“此事……莫非有和珅的影子?”

十五阿哥轻哼一声,“恒秀与福康安是何关系,和珅自然清清楚楚。这么大一笔亏空摆在眼前,这就是个大坑,福康安去办此案,岂有和珅不从中伸手的道理?”

“便连汗阿玛也看得出来,谕旨里还特地说,‘福康安审办此案,种种瞻徇,岂能于朕前调停混过?!若朕必欲彻底根究,无难再派和珅前往覆审……’”

廿廿便也是点头,“汗阿玛老人家看得清楚,若福康安出事,汗阿玛自然是要派和珅前往复审。和珅一旦权柄在手,自是会尽力往福康安身上栽赃。”

此事便又是旧事重演。和珅因忌惮福康安的功绩,便故意每每在福康安立下大功后,非特地赶在就在大功刚成之时,就联络党羽,给福康安扣上一个罪名去。

乾隆五十一年,福康安带兵平定台省,大功一件。可是紧接着,和珅便暗命大臣弹劾福州将军恒瑞,说福州将军恒瑞观望不前、延误军机。

这个恒瑞就是吉林将军恒秀的兄弟,乃是福康安姑姑的亲生儿子。

乾隆爷因恒瑞事问福康安,结果福康安的奏疏内只字未提恒瑞延误军机,反倒屡屡提到恒瑞有功……乾隆爷大怒,责问福康安瞻徇之罪。

第二回,乾隆五十四年,福康安以两广总督带兵平定安南之扰,也是前脚刚立功,后脚和琳就参奏福康安用官船运私家木料之事,结果被乾隆爷下旨罚三年的总督养廉银,以及十年的公俸去,成为福康安一生中一个不小的污点。

如今又是,福康安平廓尔喀的功劳刚定,后脚马上又有人参劾福康安瞻徇亲戚,徇私枉法。

廿廿心下转了几个圈儿,伸手轻轻握住十五阿哥的手问,“爷是担心和珅党羽越发嚣张?爷还是替福康安担心?”

这一回,十五阿哥却没着急说话,只是定定看了廿廿一眼。

廿廿心下便是微微一动。

此时不同往日,此时的阿哥爷即将接位,他现在心中所想、所有的立场,都在未来的庙堂之高,而不仅仅只是一个皇子和亲王的视角了。

朝堂之上,身为君王者无不令大臣之间彼此制衡。

和珅渐渐坐大,原本能与和珅分庭抗礼的是阿桂。只是阿桂如今也年近八十,渐渐心有余而力不足。反倒是和珅正是年富力强。

那么阿桂之下,能以军功震慑群臣的,便唯有福康安一人。

在自家阿哥爷即将接位的重大时刻,福康安与和珅,无疑成了摆在阿哥爷面前棋盘上最重要的两枚棋子。

一黑一白。

如何调度,如何捭阖,都关系着未来朝堂的稳定,甚至,是大清江山的稳定。

这情势,在古往今来的新君面前不断重演着。

便如雍正爷当年登基时,面前有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大党争;那么一年多以后摆在自家阿哥爷面前的,怕就是和珅与福康安各自为首的两派大臣。

廿廿缓缓道,“……福康安与和珅二人,一个带兵征伐在外,一个辅政于内。两人各自都有功过。”

十五阿哥定定看廿廿一眼,然后轻拍了拍廿廿的手,“这些事我竟不自觉与你说了,倒叫你心下跟着我一起负累去了。好了,爷说说心下便也松快了不少;你也别再多想。”

“这些劳心之事,爷不该在你这个年纪就说给你听。你且再自在几年,等你过了二十岁,长大了,爷再与你说。”

廿廿听罢便也笑了,“瞧爷说的……我现在都当额娘了,还没长大?”

十五阿哥揽过廿廿来,在她额头上亲了一记,“……就当一回额娘,便拿出来说嘴?爷其实那般没用的,嗯?”

这句话说的,叫廿廿的脸腾地就红了。

孩子过了六个月,她的身子也已经都尽干净了。原本因着过年,便又偷了几天的闲儿去……

可是显然,阿哥爷纵然国务繁忙,却还是没忘了掐算这个日子呀。

第363章.363、小孩儿们

363

十五阿哥在廿廿这儿腻歪了好一会子,因外头还有人等着要商量吉林亏空之事,这便暂且离去。

临走时还是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廿廿的下颌尖儿,“今晚,晚些儿睡。”

廿廿明白,这是阿哥爷叫她等他回来。

——她如今因为带着孩子,白日里时常也是筋疲力竭的,夜晚间只要天一黑,极容易就睡过去了。

廿廿含羞垂首,眸光却勇敢地高高抬起,绕着十五阿哥打了几个转儿,然后才含笑点头应下。

.

十五阿哥走后,星桂悄悄儿问,“格格,可是该请宜安格格过来说说话儿了?”

廿廿便笑了,却怔忡了一刻,随即摇头,“不,这回不用了。”

星桂也是一怔,“是因为宜安格格已经是郡王福晋,这会子倒不方便进内说话儿了么?”

廿廿摇摇头,“这回的事儿,不仅仅是和珅有错儿。”

从前时常请宜安来说话儿,是要借廿廿自己与和珅勉强沾上点儿的母家亲缘,以及十公主的这个桥儿,借以笼络和珅家。以此来探听和珅那边的动静,倒也能帮福康安防范些儿。

可是这一回……

阿哥爷的话,虽说表面上听起来还是不满和珅在福康安后头使小动作。可是内里,却也已然隐隐另有变化。

和珅对福康安这样做,已是再三再四,自然不能不再加以节制。

而朝中又有诸如阿桂、王杰等反对和珅的人,群起替福康安辩护。故此和珅这样一来,势必引起朝中两派大臣的互相攻讦,不利朝堂稳定。

——自古以来,大臣的党争都是巨大的祸患。

这事儿若是搁在前两年,无论是廿廿还是十五阿哥,在情感上偏向福康安总会多一些。可是这件事放到阿哥爷即将接位的节骨眼儿来看,却是和珅有错儿,福康安何尝就没错儿了?

星桂不解地看着廿廿,又不敢问。

廿廿轻叹一声,拉过星桂的手腕来,悄声解说,“……大臣弹劾福康安瞻徇,已经不是第一次。”

“我当年在宫里第一次听见这话儿的时候儿,我自是立时认定福康安是冤枉的,是和珅之流故意栽赃陷害。”

星桂点头。

廿廿又道,“当第二次听说……我又是不信,甚至还嗤之以鼻。”

“这第二次就是福康安带兵平定台省那一次。大臣弹劾恒瑞按兵不前、贻误战机……可是恒瑞是福康安的亲姑表兄弟呢,比恒秀这庶出的兄弟还更近一层。试想彼时是福康安带兵在前,她又怎么会按兵不动?”

上一篇: 摄政王的小闲妻 下一篇: 提刑大人使不得